郑氏秘传万金方

作者:薛古愚
郑氏秘传万金方

又名《女科万金方》。妇产科著作。宋薛古愚原撰,郑玉峰增辑。一卷。主要论述妇人调经及胎、产诸病及方剂。包括妇人生理、孕育、胎元论、保胎论、气血论、胎前产后脉论、产科歌诀及四物汤、催生太平丸等方剂。后有郑氏增辑八十四方,不立方名,简述主治、药物组成、服法。全书有论、有方,对研究妇、产科理论及临床运用均有参考价值。有崇祯二年 (1629) 抄本,存北京图书馆。

薛古愚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未发现的自我

未发现的自我

现代科技的巨大跃迁,给人类文明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富足。然而,正如歌德所说:“哪里有光明,哪里就有阴影。”在大工业和大众媒体的裹挟下,人变得千篇一律,个人的面孔越发暧昧不明,大众逐渐取代个性。 出于这种担忧,荣格在他生命的晚期写下了《未发现的自我》。在这本经典小册子中,荣格分析了工业社会是如何侵蚀人的个性,古老的欧洲文明为何无法阻挡这股潮流。在荣格看来,通过探究人的潜意识,精神分析师将激活那个被大众所遮蔽的自我,也重新唤起了那个古老的命题——认识你自己!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1831年出版的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 维克多·雨果的浪漫主义杰作。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 15世纪的巴黎。卡西莫多是流浪的吉卜赛人的弃儿,生 来奇丑:独眼、驼背、跛足。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 ·佛罗洛收留了他,成年后让他当敲钟人。“愚人节”的 夜晚,产生邪念的副主教指使卡西莫多劫持吉卜赛少女 爱斯梅拉尔达,但少女被国王卫队队长费比斯救出。少 女爱上了费比斯,当二人幽会时,副主教刺伤费比斯并 嫁祸于少女。法庭逼爱斯梅拉尔达认罪并判以绞刑。也 在爱慕着少女的卡西莫多在行刑前一天将她抢走,藏在 圣母院顶楼小房间内,对她百般照顾。巴黎下层社会的 流浪人为营救少女,围攻圣母院。国王派出军队镇压。 混乱之中,副主教抢走少女,威逼她选择:或上绞台,或 答应爱他。少女卑视他,宁死不屈。卡西莫多看透副主 教的丑恶面目,在少女上绞架同时,把副主教从顶楼推 下去摔死。两年后,人们在坟墓里发现卡西莫多的尸骨 和爱斯梅拉尔达的尸骨紧紧抱在一起,当人们想把他们 分开时,尸骨化为灰烬。小说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揭 露教会的黑暗与罪恶,表现了重要的社会主题,同时宣 扬了仁慈与爱情创造奇迹的人道主义。美丑善恶同归 于尽,则明显反映了雨果的宿命论倾向。雨果一生创作 颇丰,有诗集26部,小说20部,戏剧12部及许多评论、 散文等。1827年的《〈克伦威尔〉序言》成为当时浪漫主 义的宣言,1830年的剧作《爱尔那尼》标志着浪漫主义 戏剧对古典主义的彻底胜利。他的诗集《静观集》、史诗 《历代传说》等被视为法国诗歌史上的杰作。1885年雨 果病逝,法国举国致哀,送葬者达百万之众。《巴黎圣母 院》有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陈敬容的中译本。

阮籍集

阮籍集

三国魏阮籍著。又称《阮步兵集》、《阮嗣宗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前后变化较大。《乐论》大约写成于正始初年(正始年始于240年,终于248年),继承了儒家的礼乐观,强调礼乐的教化作用,认为“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通易论》、《通老论》写成于正始年间,强调儒道合流,名教与自然相结合,主张“臣之求君,阴之从阳”(《通易论》),认为名教的基础在于自然,理想社会应当无为而治,“君臣垂拱”(《通老论》)。《大人先生传》、《达庄论》写于正始之后,全面继承了老庄思想,认为自然、天地、万物同为一体,皆一气之盛衰;善恶、是非、死生都无所区别;理想的人生应当无慧无求,顺应自然,“恬于生而静于死”(《达庄论》);认为今日士大夫恪守礼教当与裤中之虱无异;理想的社会形态应当无君臣、无礼法。现存最早版本是明嘉靖间陈德文、范钦刻本,此外还有天启、崇祯间张燮编《七十二家集》本,明末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清严可均辑入《全三国文》本(1958年中华书局重印)等。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陈、范本为底本校勘出版两卷本,上卷文,下卷诗。

人参谱

人参谱

笔记。清陆烜辑。不分卷。烜字子章,平湖(今属浙江)人。乾隆时人。人参为中国特有之名贵药材,有延年益寿之功,关于其奇异的药效,传说亦多。王士祯(渔洋)欲撰人参谱而未成,其诗文见于《池北偶谈》等书。陆烜因生病检书而完其志。其自序云:“余得怔忡疾,医者谓‘非人参不可’,顾近日辽参贵逾珠琲,贫家安所得?因感是,遂遍忆旧览,检书几百种,披阅手抄,稍加论列,不十日谱成,而病若失。岂人参有买,能阴相耶?”此乃穷书生无钱贪人参补体而以著述人参以疗疾者。其书分释名、原产、性味方療、故实、诗文等目,特别是后二目中,辑录史籍所载人参故事多种,为从文学角度研究人参文化的深刻影响提供大量资料。此书毕竟所费时日不多,有未尽完善者。然文字简洁,便于披阅,亦其长处。有《昭代丛书》(辛集)本。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早期上清派经书,约出于南北朝,原为《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之一部分,后分出单行。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类,经文言「太一五神奉五符五籍,上请帝君混合之道,求长生神仙之诀」。所谓太一五神,系人体内执掌五符五籍,主宰人生死寿命之神,太一上请帝君度人符籍,经帝君混合定录,其人即可长生成仙。本篇内载「太一内精神符」(即五籍符)十二枚,据称皆为太上元精之气,依法佩带此符可求长生成仙。

一字顶轮王瑜伽经

一字顶轮王瑜伽经

亦称《瑜伽一字顶轮王真言观行仪则》、《一字顶轮王瑜伽观行仪轨》、《一字顶轮王瑜伽究竟仪则》等。密教仪轨经典。唐天宝十二年(753)不空译,田良立笔受。一卷。属持明密教佛顶部仪轨,说金刚佛顶瑜伽现行法,参入瑜伽密教观法。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