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堂医论

作者:王肯堂
肯堂医论

又名《新镌医论》。医论。明王肯堂撰。三卷。肯堂有《证治准绳》已著录。集平时所积医论、临证治验、杂记心得等编辑成帙,成书于万历三十年(1602)。约万言。卷上首为痘疹发微,论述痘疹病因、病机、预防、诊治及辨虚实、验轻重等;次论小儿惊风,主张随证施治。卷中为诊断、药物及杂记等,并载虞天民、龚云林等医案数则。卷下载三疟治验、妇科验方、七情、肌衄、伤寒发汗解等辨证施治中的若干问题。结合个人心得,论述临床诊断、辨证、方药及灸法,内、外、妇、儿等科的数十种证治。参论前人著述和治验,间附个人医案。有明刻本(题作《新镌医论》),一九二三年《三三医书》铅印本。

猜你喜欢的书

少将滋干之母

少将滋干之母

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小说,写于1949年,主要描写了一位名叫滋干的少年思慕在其年幼时便被他人抢夺为妻的母亲的故事。少将滋干之母在原氏为日本平安时代美名远播的佳人,因家道中落,嫁给比她年长五十岁的国经。老人对貌美少妻疼爱有加,但寂寞青春依旧难以填补,于是夫人韵事不断,终致发生左大臣时平公然在国经家宴上抢夺爱妻的丑闻。作者于书中不断援引其他著作的片言只语,以佐证故事的真实性,而不时浮现的个人观点,也替故事带来虚实参半、古今交叠的错置感,令读者犹如阅读纪实传说或趣闻一般,霎时味蕾翕动,五味杂陈。谷崎润一郎运用以《源氏物语》为首的日本古典文学的手法,创作了一则平安时代的瑰丽传奇。评论家龟井胜一郎认为《少将滋干之母》是谷崎文学所有要素之综合、最高之结晶。

火花

火花

《火花》通过一个年轻人的视角,展示了一个心地单纯、性情豪爽的银行家德莱恩跟社会习俗格格不入的一些表现,使故事悬念丛生,直到最后才揭示了这种表现的根源。伊迪丝•华顿对十九世纪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敬重在这篇小说中充分反映出来。

水经注疏

水经注疏

清杨守敬、熊会贞合著。四十卷。汇集明清以来研究《水经注》的诸方面成果,为郦学总结性著作。凡郦氏所征引故实,皆注明出典;于郦氏所叙水道,皆详其迁流,并于全祖望、赵一清、戴震诸家的校释,多有订正。初稿完成于光绪三十年(1904)。以篇幅庞大,刊行不易,曾先刊印《水经注疏要删》(1905)、《水经注疏要删补遗》和《续补》(1909);同时仍对原稿不断予以增补改订。1915年杨氏去世,曾以生前此书未能刊行为憾。后由熊会贞继续修订。直至1936年熊氏弃世,尚未最后定稿。1955年始由中国科学院向住在武昌的黄陂徐行可处购得熊氏请人过录的抄本,予以影印出版。因未经校定,故讹脱之处甚多。1971年台湾中华书局又将前中央研究院于1938年从杨守敬孙杨勉之处购得的另一部抄本(与徐氏所藏同一书手)影印出版。然后者因由熊氏在抄本上继续校阅修改,则较前者为优。但亦非熊氏最后定本。后由段熙仲氏以北京本为底本做了点校工作,继而陈桥驿氏又按台北本、参以钟凤年氏《水经注疏勘误》,结合个人研究对段氏点校本予以复校、增删、勘误,1989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排印出版,是目前《水经注疏》的最佳版本。

枕藏外科

枕藏外科

《枕藏外科》作者佚名,成书时间约为明末清初。书分“诸症”和“必用诸方”。“诸症”绘八十形图,每图一至多症不等,标示病症名称、部位,偶及性状,图后附文论其病因、病机、传变、治法、禁忌、方药、预后。图直观,文精审,相得益彰。“必用诸方”录九十余方,多汤剂,其次为散、膏、丸、饼、药酒方,方水煎,或酒、姜汤送服,外用方以敷、洗浴为主。本次整理以乾隆三十二年(1767)胡瑔刻本为底本。【图片见PDF版】

白话辽史

白话辽史

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元脱脱等撰。至正四年(1344)成书。一百十六卷。其中本纪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列传四十五卷, 附《国语解》一卷。记载辽代二百余年历史。此书为《辽史》白话文。

高王观世音经

高王观世音经

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主要称颂观音菩萨种种威力神通,谓念颂此经可救诸苦厄,火不能伤,刀兵立摧。《大唐内典录》之“感应兴敬录”首次予以著录,谓北魏天平年间(534—537)定州募士孙敬德梦中得沙门传授此经,因诵此经而刀砍不死。《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七将此经作为正经收入小乘单译经中,并附注说明理由。《开元录》将此经移入“伪妄乱真录”,认为此经“不因传译”,依例不得入正编。此后中国历代大藏经均未收入。日本《卐字续藏》收有此经,敦煌遗书亦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