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王肯堂
  • 姓名:王肯堂
  • 别名:字宇泰,一字损仲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金坛(今属江苏)人
  • 出生日期:公元1549
  • 逝世日期:1613年
  • 民族族群:

王肯堂(公元1549—1613年),明官吏、医学家。字宇泰,一字损仲,号损庵,自号念西居士。金坛(今属江苏)人。世业医。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因上书言抗御倭寇事被降调,万历二十年引疾归里。少时尝涉猎医术,罢官后即穷研医学,深造有得。尝博集医书,并结合长期临证心得,历十一年编成《证治准绳》(又作《六科证治准绳》)四十四卷,博涉古今,内容丰富,内有《杂病证治准绳》八卷,详述各种杂病。《杂病证治类方》八卷,分卒中、暴厥、中风、中寒等三十类,分类编辑杂病方剂。《伤寒证治准绳》八卷,所述以仲景方论为主,附以后世医家续法。《疡医证治准绳》六卷,则广集历代外科名医方论。《女科证治准绳》五卷,以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为蓝本,兼采各家之论。《幼科证治准绳》九卷,全书采摭丰富,条理分明,以证论治,立论平正,流通较广。又有《医镜》四卷(1641年),分述临床各科病证,指其大要,令一览即晓于辨证用药。《肯堂医论》(又作《新镌医论》)三卷(1602年)多据临床心得以阐发或评论医家内科杂病、妇科治验。另有《郁冈斋医学笔麈》系钱季寅将王氏所著《郁冈斋笔麈》中有关医药论述,选辑而成,其中所记西方历算及与利玛窦交往等史实,说明王氏颇注重泰西传入诸学术。又尝辑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又作《古今医统》,1601年),刊行自《内经》起至明代以前各朝较有代表性的医著四十四种,为现存医学丛书中较有影响者。

猜你喜欢的书

瓮牖闲评

《瓮牖[yǒu]闲评》,宋代笔记。今本8卷。袁文著。此书久佚,宋元各家书目均未著录,今本系《四库全书》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重加编次的。次第为卷1论经,卷2论史,卷3论天文、地理、人事,卷4论小学,卷5论诗词、书画,卷6论饮食、衣服、器用、宫室,卷7论释道、技术、物产,卷8为因果怪异。此书专以考订为主,于经史皆有辨论,条析同异,多所发明。音韵之学,亦多精审,凡偏旁点画、反切训诂,皆能剖析至微,深刻明了。所载典故事实,亦首尾完具,多为他书所未备。征引繁多,不免小有误舛,但全书大体考证精核,论述得体。

贪欣误

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称《新刻绣像小说贪欣误》,六回,题“罗浮散客鉴定”,作者不详,有清刻本。六回即六个故事。故事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了世态人情,富有生活气息。第一回“王宜寿”,言王基因无子嗣,娶妾柳柔条,生子王宜寿后,被大妇安氏所逐,在外行乞,凤凰山古庙安身,由帝君之助,托梦其子,宜寿登高涉险,与母相会。第二回“明青选”,言秀士明青选,学了道术,解救了周森夫妇冤案,成就了妓女玄英的婚姻。

素书译注

又名《黄石公素书》,旧题黄石公著,宋张商英注。后人经考证,认为此书乃张商英所伪撰。全书一卷六篇,篇目及内容是:《原始章第一》,论述有志于天下者首先要取得统治天下权力的政治主张及思想体系,“道不可以无始”;《正道章第二》,论述任人用人都要用人中之俊,人中之豪,人中之杰,“道不可以非正”;《求人之志章第三》,论述了帝王、将相和谋臣的安身立命都应吸取前人经验和教训,“志不以妄求”;《本德宗道章第四》,基本内容为15术,是对为政于天下的帝王、将相、谋臣的针砭之术。所谓本德宗道,最根本的要取得统治天下的权力以及治理天下的政道,“本、宗不可以离道德。”《道义章第五》,基本内容为48宜,其涵义是应临机制敌、临敌应变,而且在当时要符合一定思想标准,这样才能昭信义于天下。《安礼章第六》,主要讲53条事理与自然之理,有理就有礼,有礼就更有理,“理”指治理国家、军队的事理与自然之理的“治理”。全书围绕“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展开论述,主张“潜居抱道,以待其时”。此书十分重视谋略的制定,指出:“长莫于博谋”、“阴谋外泄者败”、“患在不预定谋”。此书是一本针砭封建王朝的统治术、用人术、理财术的著作,虽可能系张商英所伪撰,但其中不乏可借鉴之处。

学庸正说

《大学》《中庸》注本。明赵南星撰,三卷。南星字梦白,号侪鹤,别高清都散客。高邑(今河北元氏)人。万历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天启(1621—1627)中,因忤逆宦官魏忠贤而削籍谪戍代州,病卒。崇祯初追谥忠毅。所作有《赵忠毅集》、《味檗斋文集》等。其说《大学》一卷,说《中庸》二卷。每节衍为口义,逐句阐发,而又以不尽之意附载于后, 体例类近讲章。其解《大学》不从王守仁知本之说,而从朱熹格物之论,并补传一章也为之训解。其论《中庸》,不以无声无臭虚论性天,而始终归本于慎独。

删定止观

删定止观,三卷,。唐·贞元二年(786)梁肃撰。述并统例,吴克己序,附智者大师传论,一名天台法门论,释门正统所载梁肃传,日本元政跋。收录在《卍续藏》第九十九册。系节略天台宗三大部之一的《摩诃止观》而成。共计十章,即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指归。梁肃曾任唐代翰林学士,师事荆溪湛然,通达天台学。以有感于《止观》文义深广,初学者不易明了,因而删定要文撰成本书。

佛法金汤编

凡十六卷。明代僧岱宗心泰(1327~1415)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系编述自西周昭王至元顺帝约一七○○年间,与佛教有关之帝王、名家之传记及语要,凡三九八人,各传之终皆明载典据。心泰之时,佛教衰退,而儒道之排佛论盛行,故着此佛教外护者史传,欲促使排佛论者之反省,及佛教界之觉醒。洪武二十六年(1393),本书刊行时有十卷,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如惺重刊时为十六卷,时亦编入明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