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是宫本武藏,是一本既为剑法,也为兵法的一本著作。宽永二十年(1643)十月,武藏隐居灵岩洞开始执笔写作-五轮书。正保二年,将五轮书传给寺尾孙之丞胜信,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二十五个条传给寺尾求马助信行,以后就离开这个世界。五轮书分为土、水、火、风、空五卷。土之卷主要说全书的概览,以工匠、农夫、商人、武人作比喻,说明士、农、工、商的活动情况其实都是殊途同归,有迹可寻的。水之卷主要说明二天一流派。以水为范本,则心灵也拥有水的特质。水的形状能随著容器的形体,或方或圆,小如雨滴大如汪洋。火之卷所记载的是战斗与胜负的事。以火之卷来谈战争,是因火可大可小,火的威势惊人。风之卷是记载当世中其他的兵法与其他各家流派。在汉字里,“风”即“风格”。空之卷讲述关于进入自然而然的真实之道的事情。即使领悟了道理,也不能被道理所束缚。
洞真太微黄书九天八箓真文
《洞真太微黄书九天八箓真文》,又名《玄都交带文》。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原为《洞真太微黄书》八卷之第八篇,后分出单为一卷。《三洞奉道科戒范》着录「上清太微黄书八箓真文」,即此书。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无上秘要》亦节引此经。经文称昔西王母以此经授西城王君,王君授许远游(东晋道士许迈)。内载篆书真文二百字,又有交带文二百字(即篆书真文之释文)。据称修道者若能恒诵此交带文,可使猛兽妖邪不敢侵犯;若佩之左肘,则可游六国,制天下,厌万兵,得见金阙皇君,役使鬼神。是为上清派诵咒佩符以辟邪厌胜之术。
八十一梦
长篇小说。张恨水著。 写于1939年。同年12月开始在《新民报》连载。1941年由南京新民报社初版。书名《八十一梦》,实则只有十四梦。而这十四梦之间,并没有内在的联系,所以名为长篇,实则是短篇的结集。小说运用“说梦”的形式,放笔直书,触及了当时社会现实的许多黑暗的角落,描画了各式人物的众生相:《号外号外》和《生财有道》揭露了某些人利用抗战捞一把的“生财有道”术; 《退回去了二十年》让人们看到了官场中任人唯亲、乱提乱拉的腐朽作风;《我是孙悟空》揭露了那些吃人肉、喝人血,杀人如麻的“有权有势”的大小妖精; 《在钟馗帐下》则辛辣地刻画了善于拍马的“势利鬼”(外号“有隙必钻”)、“贿赂胜于一切”的“阿堵关”以及以“浑谈”著称的“浑谈国”等人类丑角的肖像画等等。作者以丰富的联想和精巧的构思,在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中,夹以杂文笔调来“针贬时事”,字里行间不乏昝策之言和哲理之论,时时进发出讽刺火花,给读者勾画了一幅“青天白日”(指国民党党旗)下弥漫着冲天“妖气”的群丑图。陈铭德在1941年冬所撰写的《<八十一梦>序言》中断言: “《八十一梦》是恨水先生作品中的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冲破了旧时代旧小说之藩篱,展开了—个新局面。寓意之深远,含蓄之蕴藉,寄情之豪迈, 每一个读者,必当和我一样,起了共鸣,起了同感。是抗战声中砭石,也是建国途上的南针。”周恩来也在1944年5月16日重庆《新华日报》上撰文,给予作品恰当的评价: “我觉得用小说体裁揭露黑暗势力,就是一个好办法,也不会弄到‘开天窗’。恨水先生写的《八十一梦》,不是起了一定作用吗?”
苕溪渔隐词话
胡仔撰。仔字元任,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南渡后在世。以荫授迪功郎、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迁奉议郎,知常州晋陵县,后卜居湖州苕溪,自号苕溪渔隐。所著《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有绍兴戊辰(1148)自序,后集有绍兴丁亥(1167)自序。今所见本偶有后人增补。据其自序,该书系诗话汇编之体,而间附己说;为继阮阅《诗总》而作,凡《诗总》已收者不录;《诗总》编纂时元祐党禁未开,苏黄诗说未能收录,故本书与《诗总》实可相互补充,北宋一代诗话,大体可见于此二书。其前集卷五九所收19则、后集卷三九所收29则,为长短句门,唐圭璋师析出收入《词话丛编》,题《苕溪渔隐词话》。另其他各卷亦多有话词之语,合计约有200馀则。如后集卷三三“晁无咎”目下6则,有5则话词。其中有所引“李易安云”一段,通常称李清照《词论》,即首见于此。该书有《四库全书》本、《海山仙馆丛书》本、《四部备要》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校点本。《词话丛编》本据《海山仙馆丛书》本收入。该书与《诗话总龟》、《能改斋漫录》、《诗人玉屑》等书,互有重出,其内容大同小异,其间关系复杂,不易厘清。相比较而言,本书所录,以人为纲,以时代为序,相关者相对集中,便于读者;引用他书必交代出处,其出于亲见亲闻或出于己见者,则言明“苕溪渔隐曰”,以资区别。其考证亦多有据。其论词则尚雅黜俗,于淫艳绮靡之风,颇有微辞。又有论及词之创作技巧的条目,为后世词话中诸多“作词法”之滥觞。然此书持论间有不公,对他书如《古今词话》等几乎贬为一无是处,凡加引述,必以微辞嘲讽,对李清照、僧惠洪等当代词人,亦多恶意讥刺,似有宽于己而严于人之风。
华严经入法界品十八问答
一卷,唐 澄观述,华严经疏注。
净土往生传
凡三卷。北宋沙门戒珠着。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又称往生净土传、戒珠传。由梁、唐、宋各高僧传中选集净土往生者之事迹而成,自西晋僧显至北宋悟恩,凡收七十五人。据卷首自序述,戒珠自梁代慧皎、唐代道宣等十二家所撰之传记,及宋代赞宁所撰之宋高僧传中,选出僧显以下七十五人,编成本书。然其他如慧明等六十二人,以无临终来迎之事实,故不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