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彻

作者:怀远
古今医彻

怀远,字抱奇,云间(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清嘉庆年间名医,生卒年代无可考。怀氏少洽儒术,壮岁弃去,遂隐于医,博览广集,揣摩经验,历二十余载著成《古今医彻》一书。凡“昔贤未发者补之,今人沿谬者正之,取所尝疗治多疑难而已效者,据证案末’,(顾序),体理灿然,博而有要。故曾多次翻刻,流传较广,并被编入《珍本医书集成》。是书凡四卷,卷一为伤寒,自两感证至夹症、坏症、遗毒,卷二、卷三为杂症,自中凤至眼、耳、口、鼻、痹、痈,卷四为女科,自调经、治带至胎前、产后等,末附医簌数则。从理论结合经验,由经验佐证理论,反复说明治病之必宜通权达变,不可拘执成见,因而不乏可资借鉴之处。

怀远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洞渊三昧帝心光明正印太极紫微伏魔制鬼拯救恶道集福吉祥神咒

太上洞渊三昧帝心光明正印太极紫微伏魔制鬼拯救恶道集福吉祥神咒

元始天尊述吉祥神咒、神咒玄章,劝人持咒。

太平经合校

太平经合校

道教典籍。170卷,中华书局 1979年版。今人王明编。汉代曾先后流传3种《太 平经》:西汉成帝时有齐人甘忠可的《天历包元太平 经》12卷,东汉末有于吉的《太平清领书》170卷、 张道陵的《太平洞极经》144卷,均已佚。明《正统 道藏》收录的《太平经》只有残存的57卷。此书以 《正统道藏》的《太平经》为底本,以《太平经钞》及 他书所载《太平经》文为辅进行校补,征引的典籍计 27种,是现存最完备的校本。该书内容庞杂,言及 天地、阴阳、五行、干支、灾异、鬼神,以及当时社 会的情况,是经较长时间积累、不同手笔的增修而 成。上承老子遗教,并受汉代图谶、神仙方术的影响。 在宇宙生成论方面,主张原初物质——元气产生天 地万物,天地人三才都是从元气自然而然化生而成。 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根据,认为宇宙万物的生成 和变化是由于对立物的统一:或是对立物相互联结、 相互依存,或是对立物依据一定的条件向其相反方 面转化。但它只承认对立物相互依存的同一性,没有 理会对立物相互排斥的斗争性,且把变化看作是循 环往复的过程。其中有些言论反映农民善良的愿望、 主张自食其力,财物公有。还提出要任用贤才,公平 办事,减省刑罚,反对穷奢侈靡。本书前列合校引用 书目,后有附录,收《太平经佚文》、《太平经复文 序》、《太平经著录考》、《太平经校后杂记》。

小儿推拿广意

小儿推拿广意

推拿专著。又名《幼科推拿广意》、《推拿广意》。三卷。清·熊应雄辑。约刊于1676年。上卷总论推拿之理,及儿科疾病诊断方法,并附推拿手法图说20余幅;中卷分述各种儿科常见病推拿疗法;下卷附方,选录小儿病的内服、外治药方180余首。全书内容切于实用,流传颇广。

缘情手鉴诗格

缘情手鉴诗格

诗格著作。唐李洪宣撰。李洪宣,晚唐人,生平不详。《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录为“樵人李宏宣撰”,又云:“未详何人,当在五代前。”书中所引诗例为方干、杜牧之作。方干卒于咸通末年,该书当成于此后。书中内容简略,无突出见解。“诗有五不得”言作诗避忌,乃袭自皎然《诗式》中之“诗有六迷”。此外,如所谓“束散法”、“审对法”、“自然对格”者,皆论作诗方法。有《吟窗杂录》、《诗法统宗》及《诗学指南》本,又有《全唐五代诗格校考》整理本。

六门陀罗尼经论

六门陀罗尼经论

佛教论书。古印度世亲著,译者不详。一卷。是《六门陀罗尼经》的论释书。阐述了六门陀罗尼的六义:一、慧圆满;二、慈力清净;三、自性清净;四、令知他所作障;五、摄一切菩提资粮;六、彼果正知及真如。接着阐述了六义的另一种说法:一、于苦时摄取有情界;二、于乐时摄取有情界;三、于自断资粮障;四、于他断资粮障;五、积集一切资粮;六、积集资粮为自利满及显他利满。然后叙述了从正遍知而退的六因及以四净心开示该陀罗尼。最后讲述修行所得的六功德。全文篇幅不长,疏释简明扼要。本论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二十一卷。

入定不定印经

入定不定印经

一卷,唐义净译。妙吉祥问菩萨之退行不退行。佛言:有五种之行:一羊车行,二象车行,三日月神力行,四声闻神力行,五如来神力行。前二种有退,名为不定。后三种不退,名为入定。即入定与不定之法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