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证治全生集
作者:王维德
外科专书,又名《外科全生集》。4卷。清王洪绪(维德)撰。刊于1740年(乾隆5年)。卷一载痈疽的病因、症候、诊法并列症29种;卷2扼要地论述外科诸病治则及王氏家传经验,并收有内、妇、儿各科病症治疗经验; 卷3为外科常用药的炮制法及常用方百余首。本书以“痈乃阳实之症,气血热而毒滞; 疽乃阴虚之症,气血寒而毒凝”为理论依据,创用滋阴散寒、阳和解凝等治疗原则,从而为疽症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著名的阳和汤便是这一治则的代表性方剂。与此同时,再次强调“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应是痈疽初期主要治疗原则。书中所载之犀黄丸、小金丹、梅花点舌丹等均为外科之有效方剂,迄今仍为临床医家所常用。但另一方面,王氏过分强调自家的经验,如把外症之白陷,一概作疽症论未免失于片面; 又在治疗上反对刀针排脓、反对使用丹药等,亦属偏见,反映其治疗思想保守的一面。但清·马培之注本对原书作了较为正确的评介,纠正了原书某些不足,故本书仍不失为一部有影响的外科专书。从清·乾隆到光绪年间多次刊刻,流传甚广,建国前亦屡有发行,建国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曾有影印本出版。
王维德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言存神佩符,开解体内十二胞胎结节之法。其内容文字与《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之后半部分(第38页以后)基本相同,但加入数十幅神真图像,疑为南北朝道士节取该经改编而成。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原题「象川无名子翁葆光注、武夷陈达灵传、集庆空玄子戴起宗疏」,书成于元代。原书三卷,并附《直指详说》一卷,有《四库全书》本、《道书全集》本。又《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收入是书,分作八卷。据编首序文,此书注者翁葆光乃张伯端再传弟子,因有感于世传《悟真篇》版本舛谬,注解有违原意,乃据陆思诚家传《悟真篇》真本,「课解真文」。翁氏依《阴符经》分章之旨,将《悟真篇》丹法分作三卷:「上卷以炼金丹为强兵战胜之术,中卷以运火金液丹为富国安民之法,下卷以九转大还丹为神仙抱一之道,谓之三乘大法,以应《阴符经》之正义。」其注属南宗阴阳派丹法,对后世颇有影响。元人戴起宗又为翁注作疏,阐发翁氏未尽之义。复撰《金丹法象》一篇,解释有关内丹术语。并著文辨析世传「薛道光注」之伪。书末附录宋元道士所撰内丹诗文数篇。
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
经名: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撰人不详,出於明初。假托太上老君及广救真人说天妃(妈祖)降世救苦护民之事。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妈祖神始自宋,称夫人、妃,元代始称天妃。该经盖出自元 明。太上老君命妙行玉女降生人间,玉女发十五誓愿,被封为天 妃。老君劝人称其名号,斋醮诵经,服符诵咒,以保佑航海平安 及除一切苦难。
东谷易翼传
二卷。宋郑汝谐撰。汝谐,字舜举,号东谷,生卒年无考,处州 (今浙江丽水)人。陈氏《直斋书录解题》谓其立朝多为善类,仕至吏部侍郎。《经义考》引《浙江通志》则云,中教官科,迁知信州,召为考功郎,累阶勋猷阁待制。《四库提要》谓陈振孙去汝谐世近,疑《浙江通志》失之。又归安陆氏《宋史翼》有一郑汝谐,字熙绩,平阳(今浙江平阳)人,博学强记,老不释卷,绍兴中入太学云云。当别为一人,姓名偶同。其书曰《易翼传》者,翼程子之传也。此书大旨,宗主北宋程颐“义理”之学;题为《翼传》,即“羽翼”《周易程氏传》之意。但书中亦有不取程氏之说,而别阐一理者。《四库全书提要》指出:“盖圣贤精义,愈阐愈深。沈潜先儒之说,其有合者疏通之,其未合于心者别抒所见以发明之,於先儒乃为有功。是固不必守一先生之言,徒为门户之见也。是书前有《自序》及其子如冈、曾孙陶孙《题语》。如冈称求得真德秀《序》,此本不载,盖传写佚之矣。
郑氏史料初编
本书(一册一八八面一一二、八○○字)分三卷,由「明清史料」乙编、丁编及戊编汇辑而成。盖「明清史料」中存有台湾郑氏关系档案甚富,总计不下五百余伴。此等原始文件,为研究郑氏史事之最好资料,因名「郑氏史料」。此为「初编」,系属关于郑芝龙之史料,共收二十八件;以后分别就郑成功、郑经及其子克塽关系史料续辑,称为「续编」与「三编」。本书卷一、卷二,收录明崇祯年间二十一件档案。由卷一所收十件中,可见郑芝龙受抚前后东南沿海所受寇祸之情况及郑之龙协剿闽粤寇盗李芝奇、钟凌秀之经过并与荷兰人之接触;由卷二所收十一件中,可知郑芝龙剿减海寇刘香老之经过及崇祯未年闽、浙海上情形。卷三,收录清顺治九年至十年及十八年档案六件;由此,可知郑芝龙降清后之境况暨被满清用作的饵招降成功及其下场。此外,续出之「明清史料」辛编尚有十二件与郑芝心龙有关之文件可为本书补充,见第一七四种「清代官书记明台湾郑氏亡事」书后「附录」;「壬编」亦有用于郑芝龙史料,后更集编为「郑氏史料初编补辑」,附录于第二九六种「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书末:分见前述两种篇
沙弥尼离戒文
失译人名,善女人字某言。某所受秽恶之身。充弊人流不堪下行。克己自悔。愿为弟子。受持正戒终身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