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阳和汤HIf中华典藏网

治鹤膝风,贴骨疽,及一切阴疽。如治乳癖乳岩,加土贝五钱。HIf中华典藏网

熟地(一两) 肉桂(一钱,去皮,研粉) 麻黄(五分) 鹿角胶(三钱) 白芥子(二钱)姜炭(五分) 生甘草(一钱)煎服。HIf中华典藏网

马曰:此方治阴症,无出其右,用之得当,应手而愈。乳岩万不可用。阴虚有热及破溃日久者,不可沾唇。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二陈汤HIf中华典藏网

治流注初起。HIf中华典藏网

橘红(五钱) 半夏(二钱) 白芥子(二钱,炒研) 茯苓(一钱) 生甘草(三分)加阳和丸同煎服。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千金内托汤HIf中华典藏网

治乳岩溃者,并治一切溃烂红痈,最效。阴症忌服。HIf中华典藏网

党参(或用人参) 黄 防风 官桂 川朴 白芷 川芎 桔梗 当归 生甘草分两随时斟酌,煎服。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败毒汤HIf中华典藏网

治红肿成痈,初起立消。HIf中华典藏网

花粉 黄芩 连翘 赤芍 银花 归身(各二钱) 生甘草节(一钱)水酒各半,煎好,以醒消丸送下,立消。惟疔忌用酒煎。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夺命汤HIf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疔毒,一切痈肿。HIf中华典藏网

银花 金线重楼(即草河车) 黄连 赤芍 泽兰 细辛 僵蚕 蝉蜕 青皮 甘草 羌活独活 防风分两随时斟酌,煎服。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四仁汤HIf中华典藏网

治大便燥结。HIf中华典藏网

吧旦杏仁 火麻仁 松子仁 柏子仁(各三钱,各研末) 滚水冲盖,俟温当茶饮。如热重加甘蔗汁半酒杯。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泻热汤HIf中华典藏网

治囊脱。HIf中华典藏网

黄连(六分) 黄芩 归尾 连翘(各一钱半) 木通 甘草(各一钱)煎服。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桂姜汤HIf中华典藏网

治喉痛顷刻而起,前无毫恙者,此虚寒阴火之症也。并治喉痹一切危急之症。HIf中华典藏网

肉桂 炮姜 甘草(各五分,各研极细末)滚水冲掉,将碗顿于滚水内,再掉,慢以咽下,立愈。但先以鹅毛蘸桐油,入喉卷痰,痰出服药更效。又法:以生川附切片,涂以白蜜,火炙透黑,收贮瓷瓶,临如取如粞大一粒,口含咽津,立愈。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枸橘汤HIf中华典藏网

治子痈。HIf中华典藏网

枸橘(全枚) 川楝 秦艽 陈皮 防风 泽泻 赤芍 甘草(各一钱五分)煎服。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龙胆泻肝汤HIf中华典藏网

治牙痈。HIf中华典藏网

龙胆草 归尾(各二钱) 银花 花粉 连翘 黄芩(各一钱半) 丹皮 防风 木通 知母甘草(各一钱)煎服。HIf中华典藏网

马曰:能泻肝火,解毒。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清暑汤HIf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暑热,头面生石疖。HIf中华典藏网

连翘 花粉 赤芍 银花 甘草 滑石 车前 泽泻(各等分)煎服,外贴洞天膏,补起即消,溃者亦敛。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紫银茶HIf中华典藏网

治杨梅结毒,恶疮复发者。HIf中华典藏网

牛蒡子 忍冬藤 紫花地丁草 白甘菊(各等分)煎服。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六味地黄汤HIf中华典藏网

治遗精,并治一切溃烂,不能敛口者,立效。HIf中华典藏网

熟地 山萸 山药 泽泻 丹皮 云苓煎服。如治遗精,删去泽泻,加入龙骨、线鱼胶二味。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十全大补汤HIf中华典藏网

外症溃后,老年虚弱者服。HIf中华典藏网

党参 黄 白芍 冬术 肉桂 云苓 归身 熟地 川芎 甘草(或生或炙,时议)分两随酌,煎服。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加味四物汤HIf中华典藏网

治毒根,与保元汤同服更妙。HIf中华典藏网

原方:川芎 白芍 归身 熟地今加:人参 肉桂 炒白芷 五味子 云苓 生甘草分两随酌,煎服。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加味保元汤HIf中华典藏网

治解凝敛口,并治毒根,与四物汤同服。HIf中华典藏网

原方:人参 炙草 炙今加:肉桂 草(宜用生,忌炙)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苏前汤HIf中华典藏网

治缠喉风,并治一切喉症。HIf中华典藏网

苏子 前胡 赤芍(各二钱) 甘草 桔梗(各一钱) 元参 连翘 浙贝(各钱半)煎服。HIf中华典藏网

马曰:治风火喉症可用。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赤荆汤HIf中华典藏网

治缠喉风,并治一切喉症。先服苏前汤,次服此方。HIf中华典藏网

川连 甘草(各一钱) 苏梗 牛蒡 元参 赤芍 荆芥 连翘 黄芩 花粉 射干 防风(各一钱半)煎服。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银荷汤HIf中华典藏网

治缠喉风,并治一切喉症。HIf中华典藏网

连翘 黄芩 防风 荆芥 麝干(各一钱) 银花(一钱半) 薄荷(八分) 黄连 甘草(各五分)煎服。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双砂汤HIf中华典藏网

治骨鲠。HIf中华典藏网

缩砂 草果 威灵仙(各等分)加砂糖少许,清水煎服。HIf中华典藏网

 煎剂类HIf中华典藏网

金乌汤HIf中华典藏网

治赤眼淹缠。HIf中华典藏网

杜仲 浓朴 桑白皮 槟榔(各一钱)不落水雄鸡肝一枚,去红筋,入白酒酿六两,隔汤炖熟去渣,以汤与肝食,隔两日再服一剂,立愈。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阳和丸HIf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阴疽初起,如红痈肿痛者忌服。HIf中华典藏网

肉桂(一钱) 麻黄(五分) 姜炭(五分,各研细末)黄米饭捣烂为丸,服之。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犀黄丸HIf中华典藏网

治乳岩、横 、瘰 、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等症。HIf中华典藏网

犀黄(三分) 麝香(一钱半) 乳香 没药(各去油,各一两,各研极细末) 黄米饭(一两)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陈酒送下三钱。患生上部,临卧服;下部,空心服。HIf中华典藏网

马曰:犀黄丸久服必损胃气,有虚火者勿宜,肺痈万不可用,乳岩、瘰 、痰核等症亦不宜用。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醒消丸HIf中华典藏网

治痈肿圣药,立能消肿止痛,并治鱼肚痈,及翻花起肛。醉盖取汗立愈。HIf中华典藏网

乳香 没药(各去油,各一两) 麝香(一钱半) 雄精(五钱,各研极细) 黄米饭(一两)捣烂为丸,如莱菔子大。忌火烘,晒干,每服陈酒送下三钱,醉盖取汗,立愈。HIf中华典藏网

马曰:已成脓者,万不可用。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小金丹HIf中华典藏网

治一应流注、痰核、瘰 、乳岩、横 、贴骨疽、善 头等症。HIf中华典藏网

白胶香 草乌 五灵脂 地龙 木鳖(各一两五钱,俱为细末) 乳香 没药(各去油)归身(俱净末,各七钱半) 麝香(三钱) 墨炭(一钱二分)亦各研细末,用糯米粉一两二钱,同上药末,糊浓,千槌打融为丸,如芡实大,每料约二百五十粒,临用陈酒送下一丸,醉盖取汗。如流注将溃及溃久者,以十丸均作五日服完,以杜流走不定,可绝增入者。如小儿不能服煎剂,以一丸研碎,酒调服之,但丸内有五灵脂,与人参相反,断不可与参剂同服也。HIf中华典藏网

马曰:实症可用,夹虚者不宜。HIf中华典藏网

又曰:此丹祛痰化湿,去瘀通络极效。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五通丸HIf中华典藏网

凡大痈生于要紧穴道处,将在发威之际,服此甚效。如与三黄丸间服更妙,并治肚痈。HIf中华典藏网

广木香 五灵脂 麻黄 乳香 没药(俱去油,各等分。)各研细末,黄米饭打和为丸,如梧子仁大。临用以川芎、当归、赤芍、连翘、甘草煎服,送下五钱,忌用参剂。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三黄丸HIf中华典藏网

治红肿热毒,疼痛,大痈,悬痈,杨梅疮,结毒等症。HIf中华典藏网

制军(三两,酒浸,隔水蒸软,打烂如泥) 乳香 没药(俱去油,各一两) 雄精(五钱)麝香(钱半) 犀黄(三分)各为细末,千槌为丸,如梧仁大,晒干,每服五钱,连服十次立愈。HIf中华典藏网

马曰:悬痈、肛痈初起时,用此最宜。若先患咳嗽而后生者,则非所宜。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子龙丸HIf中华典藏网

治瘰 初起,并治横 、贴骨疽。如瘰 ,淡姜汤送下。HIf中华典藏网

甘遂 大戟(俱研细末) 白芥子(炒研细粉,各等分)炼蜜为细丸,每日服三次,每次服三分,但甘遂与甘草相反,断不可同日服之。HIf中华典藏网

马曰:子龙丸即古方之控涎丹,只可施于壮实之人,二三服后,痰行即止,久服必致泄利不食,伤气伤脾,慎之。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梅花点舌丹HIf中华典藏网

治红肿痈疖初起,一丸即消。HIf中华典藏网

龙胆 冰片 腰黄 硼砂 血竭 葶苈 沉香 乳香 没药(各一钱) 破大珠子(三钱)牛黄 麝香 蟾酥(人乳化) 朱砂(各二钱)各研细末为丸,如胖绿豆大,金箔为衣,每服一丸,以葱白打碎,陈酒送下,醉盖取汗。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飞龙丹HIf中华典藏网

即蟾酥丸。小疖立愈,白疽忌用。HIf中华典藏网

寒水石 蟾酥(酒化) 蜈蚣(去足,各三钱) 血竭 乳香 没药 雄精 胆矾 铜青僵蚕全蝎(酒炒) 穿山甲(各一钱) 红砒 枯矾 朱砂 冰片 角刺 轻粉(各三分) 蜗牛(二十一个)各研细末,以酒化蟾酥为丸,金箔作衣,大如绿豆,葱白包一丸,酒送,醉盖取汗。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代刀散HIf中华典藏网

立穿一切外症。HIf中华典藏网

角刺 炒黄 (各一两) 生甘草 乳香(各五钱)各研细末,陈酒送下,每服三钱。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黎洞丸HIf中华典藏网

治跌打损伤,肿毒危重之症,内服、外敷皆效。HT 峒二字,外国地名。HIf中华典藏网

牛黄 冰片(各二钱半) 阿魏 雄黄(各一两) 生军 乳香 没药 儿茶 天竺黄 血竭参三七(各二两)各研细末,以山羊血五钱拌,晒干透,再磨为粉,加藤黄二两,隔水煮透,去净浮腻,丸如芡实大,晒干,忌火烘。以黄蜡为壳包裹,临用以一丸,陈酒送服。HIf中华典藏网

马曰:不及西洋十宝丹。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护心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毒瓦斯攻心,并治狗咬。HIf中华典藏网

绿豆粉(一两) 乳香(五钱,去油) 灯心炭(三钱)共研细末,生甘草一两,煎浓汁,搅调药末,令病者时刻呷咽,咽至大半,自然止呕,邪气清爽,接服醒消丸立愈。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角刺粥HIf中华典藏网

治横 。HIf中华典藏网

角刺末(六钱) 糯米(二合)布袋同盛煮粥,如有鲜角膏者,当用膏二钱,同糯米煮粥,日食至愈。鲜角膏见敷药门。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白芷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乳痈乳疖。HIf中华典藏网

乳香 没药(各去油) 白芷 浙贝 归身(各等分)为末,陈酒调服,每服五钱,醉盖取汗。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洞天救苦丹HIf中华典藏网

治一应久烂不堪,并瘰 、乳痈、乳岩溃烂不堪者。HIf中华典藏网

有子蜂窠(露天者佳) 尖鼠粪 楝树子(立冬后者佳) 青皮(各等分)炙研细末,每服三钱,陈酒送下,隔二日再服,愈。HIf中华典藏网

马曰:此丹治藜藿之辈则可,然溃烂不堪者,亦不相宜。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大枣丸HIf中华典藏网

治久烂不堪,将见内腑者,服之立效,并治瘰 。HIf中华典藏网

山羊屎(炒存性) 大枣头(去皮核)和匀,分两以好丸为度。每服四钱,用黑枣汤送下。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神仙枣HIf中华典藏网

治患疮日久,体虚,如疮最重者,外敷疮药,内服此方,更为速效。HIf中华典藏网

银花 归身(各一两) 甘草(三钱) 乳香(去油) 五倍子 黄 白僵蚕 白芷(各五钱)用水六碗,煎剩一半,取渣再以水六碗,煎至一半,共成六碗,去渣代水,以红枣二斤,煮熟,均四五日食完。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红枣丸HIf中华典藏网

治疮臌。HIf中华典藏网

大红枣子(四两,去皮核)先煮三滚,以枣汤洗净僵蚕,晒干,净末二两,二味打和为丸,以红枣汤送下。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愈疮枣HIf中华典藏网

治疮症。HIf中华典藏网

红枣(三斤) 猪板油(一斤) 陈酒(三斤)共入砂锅煮干,加水三斤,煎至一半,不时取食,暑天均五六次煮。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雪梅丸HIf中华典藏网

治喉癣。HIf中华典藏网

冰片 犀黄(各一分) 胆矾(三分) 雄精 硼砂 山豆根 儿茶(各八分) 白梅(二枚)共打为丸,均含十日。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圣灵丹HIf中华典藏网

治杨梅、结毒、广疮等症。HIf中华典藏网

珍珠 犀黄 冰片(各一钱) 钟乳石(二钱) 琥珀(四钱) 劈砂(三钱,研粉) 飞面(四两)各研极细,匀和,每服五分,土茯苓调汤含,再以汤送下。HIf中华典藏网

马曰:方虽平淡,而有奇功。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回疔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疔走黄。HIf中华典藏网

有子土蜂窠(一两) 蛇蜕(一条,不经地上者佳)泥裹 存性,研细末,白汤送下二钱。HIf中华典藏网

马曰:回疔散,能攻毒外出。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杜痔丸HIf中华典藏网

治外痔。HIf中华典藏网

地骨皮 生地(各三两) 黄芩 丹皮(各一两半) 槐花 焦苍术(各一两) 焦黄柏 甘草(各五钱)共为细末,白蜜为丸,早晚每次每服五钱,白汤送下。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双鳖丸HIf中华典藏网

治痔管,使其自出。HIf中华典藏网

苦参(四两) 川连(二两,酒炒) 当归 槐花 荜澄茄(各一两) 五倍子(五钱)六味共为细末,另以马蹄鳖二枚,每重八九两,柿饼四两,二味水煮,去鳖骨,捣烂入前药末,打和为丸,空心每服四钱,白汤送下,其管自出。HIf中华典藏网

 丸散类HIf中华典藏网

退管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漏管自出,或服双鳖丸亦可。HIf中华典藏网

黄荆条上子,炙燥为末,每服五钱,拌黑糖,陈酒送下,至管出乃止。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一笔消HIf中华典藏网

治痈疖。白疽忌用。HIf中华典藏网

大黄(二两) 藤黄(一两) 明矾 蟾酥(各五钱) 麝香 没药 乳香(各二钱)用蜗牛打烂作锭,晒干滴醋研磨,以新竺蘸药控患顶,圈围患处,至消乃止。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拔疔线HIf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疔毒。HIf中华典藏网

番砂 白丁香 轻粉 乳香 蜈蚣(各一钱) 血竭 麝香(各二钱) 金顶砒(六分)均研细末,以蟾酥(一钱),酒化和,打为丸,作短线形,刺疔出血,插入疔孔。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平安饼HIf中华典藏网

治毒根凸起。HIf中华典藏网

乌梅肉(一钱) 轻粉(五分)同研,不见粉亮为度,如硬,用津润之,断不可用水,研至成膏,照患口大小,作薄饼几个,以贴毒根,外用膏掩,日易一次。俟毒根不痛,落下乃止。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雄脑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瘰 敷药。HIf中华典藏网

樟脑 腰黄(各等分)共研细末,麻油调敷,每日以荆芥根煎汤洗。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合掌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遍身癞疥疮毒,并治阴囊痒、绣球风。HIf中华典藏网

硫黄(一两) 铁锈(一钱) 红砒(六分)共研极细如面,以葱汁调和,涂入大碗内,勿使浓薄,以碗覆于瓦上,取艾置碗下熏药,熏干,敲碗声与空碗声无异为度,将药刮下,再研极细,临用以右手中指罗门,拈满香油,在包内粘药,涂入左手心中,两手合掌数摩,只有药气,不见药形,以两手掌擦疮,每日早晚二次,三日扫光,再擦三四日,永不复发。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二美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癞疥,脓窠间杂者。HIf中华典藏网

吴茱萸(焙) 硫黄(各等分)研极细如面,照前合掌散法,以香油蘸药,入左手心,合掌磨擦,每日二次。愈后再擦三四日,不发。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五美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脓窠坐板,湿毒 疮,猴狲疳等症。HIf中华典藏网

炒透东丹 皮硝(各一两) 硫黄 雄精(各三钱) 轻粉(一钱)共为细末,入洞天嫩膏调敷,外以棉纸掩绑,不可动揭,五日后揭下,再敷一二次痊愈。如湿毒痒极,先以金银散敷上,次以前膏加敷。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金银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恶疮极痒。HIf中华典藏网

硫黄(一两,入铜器内化熔) 银朱(五钱,入硫搅和)离火倒油纸上,冷透,取研极细,滴醋调敷止痒。如破烂烂孔极痒者,白蜜调敷。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扫雪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蜡梨疮。HIf中华典藏网

独核肥皂(分开去核,以洋糖填入) 巴豆仁(每 加二粒半)将皂仍旧合好,扎紧泥裹,入火 ,取出去泥研细,加入轻粉、槟榔末各八分,再研,香油调敷。剃头后以滚灰汤洗,以药敷,至愈乃止。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金霜散HIf中华典藏网

亦名杏仁散。治不痒恶疮。HIf中华典藏网

杏仁(三钱,去皮尖) 雄黄(一钱半) 轻粉(一钱)研末,猪苦胆调敷。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癣酒HIf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诸癣。HIf中华典藏网

本地白槿皮 南星 槟榔(各一两) 樟脑 生木鳖(各五钱) 斑蝥(三十个) 蟾酥(三钱)上药浸滴花烧酒一斤,凡癣症,三日一剃一拂,至愈乃止。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蜈蚣油HIf中华典藏网

治蛀发癣。HIf中华典藏网

活蜈蚣(三条)菜油浸三四日,先取生木鳖片浸数日,入锅煮透,取汤洗发,洗后取蜈蚣油搽头,至愈方止。或取草乌切片,炙脆研细,醋调,日搽三次,数日痊愈。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结子油HIf中华典藏网

治头面肥疮。HIf中华典藏网

白明矾研粉,铺棉纸上,卷作长条,打成结子数个,入菜油内浸透,取油结子放铁筛上,用火烧,结子内所滴下油仍滴于所浸油碗内,烧至焦枯,以诸结研粉,加制松香末约一半,共调油内,日以拂疮,早晚两次,五六日愈。戒食猪肉虾蟹,并忌煎炒熬油、发毒等物,食则延开难愈。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锦线油HIf中华典藏网

(添加)治汤火烫。HIf中华典藏网

当归 生军(各一两)共为细末,麻油调敷,立愈。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红油HIf中华典藏网

治鹅掌风及一切风症。HIf中华典藏网

红砒(一钱)敲细如粞,以麻油一两,煎至砒枯烟绝为度,去砒留油,凡有风之处,每日以烘油擦二三次乃愈。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刻欢丸HIf中华典藏网

治风火牙痛,亦名过街笑。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蟾酥HIf中华典藏网

(酒化透)五灵脂 麝香(各一钱)研和为丸,约二百粒,新绸包好,丝线扎紧,固藏勿泄香气。每取一丸,咬于痛牙,丸化即愈。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香清饼HIf中华典藏网

治小儿口疳。HIf中华典藏网

生香附 生半夏(各等分)共研细末,蛋白调作饼,贴男左女右涌泉穴,一周时愈。如小儿口内生毒块,不能食乳,俗名螳螂子,用生地酒浸,打烂涂男左女右足心,自愈。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水金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舌上出血,并治鼻衄。HIf中华典藏网

茅柴根 车前子 血余(各等分)为末,吹擦即止。以此煎服,治尿血。鼻衄,加龙骨末吹鼻立止。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五宝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生肌长肉。HIf中华典藏网

人指甲(五钱)红枣去核,逐枚包入指甲,以长发五钱细扎。同象皮薄片,瓦上炙成圆脆,存性,取出研粉,加麝香一钱,冰片三分,研细和匀,瓷器固贮,临用以少许掺膏上,神效。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推车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多骨自出。HIf中华典藏网

推车虫(即蜣螂,炙,研末)每一钱,入干姜末五分,再研极细,吹入孔内,次日骨出。若吹过周时不痛者,无骨出矣,则知内无多骨也。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山莲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溃烂不堪者。HIf中华典藏网

大活鲫鱼(一条,去肚杂)以山羊屎填实,瓦上慢火炙干存性,研末,加麝香一钱,再研,固贮,如溃烂不堪,与内腑只隔一膜者,掺上立效。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象皮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烂孔极大者,并治刀伤跌损,血出不止者。HIf中华典藏网

猪身前蹄扇骨(十两, 炭研粉) 象皮(炙炭存性,研末,一两)和匀固贮,凡烂孔如掌大者,掺上收小后用六和散敷。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六和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烂孔收小者。HIf中华典藏网

海螵蛸 水飞龙齿 象皮( 存性,研极细) 血竭 乳香 轻粉(各等分)共研细末收贮,或干掺,或用鸡蛋熬油调拂。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紫金锭HIf中华典藏网

消痈肿,通节窍,消热痰。HIf中华典藏网

山慈姑(去皮净) 文蛤(去末净,各三两) 麝香(一两二钱)千金子(去油净) 大戟(洗净,焙,各一两)共为极细末,老米糊匀,入臼千杵,成膏作锭,好醋磨涂并化服。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胜金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溃烂并斧破伤。HIf中华典藏网

人参 三七研极细末,涂患处,消肿止痛,患湿者干掺。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五音锭HIf中华典藏网

治红肿恶毒。白疽忌用。HIf中华典藏网

雄黄 熊胆 京墨 朱砂(各一钱) 麝香(五分) 牛黄(一分)各研细末,先将京墨用酒少许化之,再入熊胆研腻,后入诸末,共研作锭,临用以清水磨,以新笔蘸药,空头围患处全消,无不神效。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观音救苦丹HIf中华典藏网

治小疖疼痛。HIf中华典藏网

硫黄(三钱) 朱砂(二钱)共研细末,入铜器熔化,离火加入麝香一钱调和,浇油纸上,取作为米粒大。如遇小疖,取一粒放患顶,以燃火点,立刻烧过,膏掩,次日愈。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拔毒散HIf中华典藏网

拔一切毒。HIf中华典藏网

巴霜 雄黄 麝香(各一钱) 冰片(五分)共为细末,掺膏上贴之,则毒瓦斯尽拔,便无后患。胎前产后之妇忌用。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消管方HIf中华典藏网

治漏管。HIf中华典藏网

角刺尖(炙) 柘树膜(各净末五钱,炙) 红腹金钱鳖(炙,净末三钱) 蟾酥 榆面(各一钱)研极细末,临用以棉纸作条子,量其管之深浅,以津拌药末卷上,塞入管中乃愈。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枯痔药HIf中华典藏网

治痔漏。HIf中华典藏网

明矾(一两) 红砒 白砒(各三钱)共入阳城罐内,外围炭火,烧至矾熔烟起,即砒毒,忌立上风闻气。俟烟尽矾枯,去炭,次日取出研粉,每取一钱,加水飞朱砂一分,再研和匀,临用以津调药,时拂乃愈。HIf中华典藏网

马曰:不必用。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槐梅膏HIf中华典藏网

治外痔。HIf中华典藏网

苏合油 槐花粉(各一两) 猩胆 冰片(各五钱)研和,加嫩膏一两五钱,再研,封固勿使泄气。临用涂患处,痛息,日涂两次,内服枯痔丸。方见丸散门。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鲜角膏HIf中华典藏网

治阴顽恶癣,并治横 。HIf中华典藏网

五月初旬,取鲜皂角数斤,打烂入锅,煮汤煎浓,沥出,易水再煎二三度,出渣,以汁共归一锅,慢煎成膏。治横 ,煮糯米粥饮。治顽癣,加醋熬至稠腻,洗剃后涂,日剃日涂,神效异常。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四妙膏HIf中华典藏网

治甲疽。HIf中华典藏网

野狼毒(一两) 黄 (二两)醋浸一宿,入猪油五两,微火煎熬,取二两绞去渣,退火气,以封患口,日易三次,毒消口敛。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麝苏膏HIf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大痈。HIf中华典藏网

麝香(当门子更佳) 五灵脂 雄黄 乳香 没药(各一两) 苏合油(二两) 蟾酥(五钱)洞天嫩膏(八两)各药研为细末,与苏合油嫩膏搅匀极和,空头涂围患处,如干,以鸡毛润酒拂之,神效。内服醒消丸,立愈。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扎药HIf中华典藏网

治痈肿,能拔毒止痛。惟红痛非常者,不得已而用之。白疽忌用。HIf中华典藏网

蓖麻仁打烂如泥,以绢包好,扎于患处。惟无孕妇人及男子患阳症者可扎,痛止即去。HIf中华典藏网

他如千槌膏有蓖麻仁,鲫鱼膏有巴豆,二物提拔之力甚狠,孕妇贴则堕胎,白疽贴则成患。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敷药HIf中华典藏网

治杨梅结毒。HIf中华典藏网

人指甲 血余瓦上炙存性,研细,每粉一两,加麝香一钱,再研,日敷。如初发,以三黄丸每日五鼓时取四钱,热陈酒送下,醉盖取汗,或以泻肝汤每日早晚轮服。HIf中华典藏网

马曰:此方能长肉收口,极效。然火毒甚时,早用之反有损。HIf中华典藏网

 吹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壁钱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热症喉痛。HIf中华典藏网

六七月中取有子壁 窠七个,老壁 二个,以发扎好,用明矾七分熔化,将扎好之壁入熔矾中粘足,灯火炙透,研粉,吹喉立愈。HIf中华典藏网

 吹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珍珠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牙疳,牙根红肿,口喉等症。HIf中华典藏网

硼砂 雄精 川连 儿茶 人中白 冰片 薄荷 黄柏(各等分) 大破珠(减半)各为极细末,以刀点之,吹之立效。HIf中华典藏网

 吹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赤霜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走马牙疳,延烂穿腮不堪,危险者。HIf中华典藏网

红枣(一枚,去核)入如黄豆大红砒一粒,丝线扎好,放瓦上炙,烟尽为度,取以闷熄,冷透研细,加入冰片一分,再研,吹之速效,久烂之孔,生肌亦速。HIf中华典藏网

 吹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马蹄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同赤霜散。HIf中华典藏网

白马前蹄,刮下脚皮,炙炭存性,加冰片少许吹之。HIf中华典藏网

 吹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南星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牙蚀,因患骨槽风所致,并透骨穿腮。HIf中华典藏网

南星(一枚)挖空,入雄黄一块,面白糊固,火炙,俟雄熔,以杯合定,冷透去面,加麝香少许,共研细,拂患处,数日愈。HIf中华典藏网

 吹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固齿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齿牙摇动。HIf中华典藏网

用鼠之头骨及鼠牙,盐 存性,研细擦之,即收上,最固最利也。HIf中华典藏网

马曰:须用全鼠一个,连皮肉炙枯存性,入片少许,治虚火牙痛,神验,且能固齿,亦奇方也。HIf中华典藏网

 吹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取齿丹HIf中华典藏网

取牙立落。HIf中华典藏网

活鲫鱼(一条,约十两重) 白砒(一钱,入鱼腹)悬之无猫犬及无风雨处,七日后,鱼身发白毛,鸡羽拂下,以膏药滋少许收拌,每遇病牙,以膏药少许,贴于患齿,片刻落下,净汤漱口。HIf中华典藏网

马曰:取齿灵验。HIf中华典藏网

 吹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四黄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口舌之症,后二冬、犀黄散,亦皆治口舌。HIf中华典藏网

荆芥 山栀 大力 黄连 黄芩 连翘 薄荷 木通 蒲黄(各一钱) 灯心(一撮) 甘草(四分)共研细末,擦患处立愈。HIf中华典藏网

 吹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二冬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口舌生疳,久患不愈。HIf中华典藏网

天冬 麦冬(各去心) 元参(各等分)研细末为丸,含齿舌间,丸化即愈。HIf中华典藏网

 吹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犀黄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舌硬生衣,牙关不开。HIf中华典藏网

犀黄(一分) 朱砂(一分) 元精石(二两)和匀,研极细末,吹之立愈。HIf中华典藏网

 吹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灯心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骨鲠立愈。HIf中华典藏网

活竹一段,留两头节,一节上刻一眼,以灯心塞实,仍封固眼,裹湿草纸,火煨,取出俟冷,剖开去竹炭,取灯心炭研细,吹三四次即愈。再服双砂汤更妙。方见煎剂门。HIf中华典藏网

 吹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耳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耳内有脓作痛。HIf中华典藏网

鲜鳇鱼脑中枕骨,俗呼鳇鱼牙齿, 研,每一两重加冰片一钱,先卷干脓水,吹三四次立愈。HIf中华典藏网

 膏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阳和解凝膏HIf中华典藏网

治一应阴疽流注,溃烂不堪,及冻疮毒根等症。未溃者,一夜全消;已溃者,三张痊愈。疟疾贴背心立愈。HIf中华典藏网

鲜大力子梗、叶、根三斤,活白凤仙梗四两,大麻油十斤。先煎至枯,去渣,次日用川附、桂枝、大黄、当归、肉桂、官桂、草乌、川乌、地龙、僵蚕、赤芍、白芷、白蔹、白芨各二两,川芎、续断、防风、荆芥、五灵脂、木香、香橼、陈皮各一两,再煎药枯,沥渣,隔宿油冷,见过斤两,每油一斤,用炒透桃丹七两搅和,明日语火再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指为度。以湿草纸罨火,移锅放冷处,将乳香、没药末各二两,苏合油四两,麝香一两,研细入膏,搅和极匀,出火气,半月后摊贴。HIf中华典藏网

 膏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洞天鲜草膏HIf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热毒痈疖、乳疗、乳痈等症。HIf中华典藏网

大麻油三斤,先熬壮年头发一斤,熬至发枯,浮去渣,再用活牛蒡、甘菊、苍耳草根叶、忍冬藤、马鞭草、仙人对坐草鲜草各一斤,再另用油十斤,将各草熬枯沥出,再以白芷、甘草、五灵脂、当归各八两,入锅熬至药枯,出渣,俟冷,并入前煎头发油,每油一斤,用当时炒透桃丹七两,加入搅匀,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指为度。离火俟退火气,以油纸摊贴,嫩膏每油一斤,入炒透桃丹四两,熬至黑色为度。HIf中华典藏网

 膏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白玉夹纸膏HIf中华典藏网

治夹棍疮、杖伤、枪棍损伤,为效甚速。HIf中华典藏网

麻油四两,熬成珠,加制好松香五钱,白蜡、黄蜡各二钱半,再熬去烟抹,用绢沥清,一加轻粉一两研细,二加冰片三分,三加麝香三分。随搅随和,匀极,增鸡蛋白一个,再搅匀,瓷瓶贮,蜡封口听用。如过两月后,药干无用矣。HIf中华典藏网

 膏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化核膏HIf中华典藏网

治瘰 、结核、恶核,贴之即消。倘毒根不除,必以子龙丸日服三次,外贴此膏,方可除根,以杜后发。HIf中华典藏网

壁虎十四条,蜘蛛二十八个,蜗牛三十六枚,大麻油四斤,熬枯三物,浮于油面,捞去,再入首乌藤叶、甘菊根、薄荷、牛蒡、苍耳等草,俱用鲜者各半斤,武火熬至草枯,出渣俟冷,再入连翘、元参、苦参、白蔹、白芥子、僵蚕、水红子仁各打碎,大黄、荆芥、防风各四两,浸一宿,再熬至黑枯,以油沥清,见过斤两,熬至滴水不散,将另制木鳖油归入,配炒透东丹,慢入慢搅,搅匀,文火再熬,熬至滴水成珠,加入丁香油一钱,麝香二钱,苏合油一两,搅匀,退火气,摊贴。HIf中华典藏网

 膏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白花膏HIf中华典藏网

治痒极见骨者,并 疮孔内发痒者。HIf中华典藏网

香油一斤,青槐枝一百段,次第入油,熬枯去枝,俟至滴水不散,加入黄蜡、淀粉各一两五钱,离火温时,再下制净乳香、没药、儿茶、白花蛇各三钱,潮脑一两,麝香一钱,同油搅匀成膏,浸水内一宿,摊贴。HIf中华典藏网

 膏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紫微膏HIf中华典藏网

治生肌收口。HIf中华典藏网

香油四两,烛油一两五钱,黄蜡一两五钱,熬至滴水不散,离火,入炒铅粉三两,再入轻粉、乳香、没药、阿魏、白蜡、雄黄、龙骨、珍珠各五钱,儿茶六钱,搅匀远火,再入麝香五钱,成膏听用。以此生肌收口最效。HIf中华典藏网

 膏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咬头膏HIf中华典藏网

咬穿毒头,神效。HIf中华典藏网

铜青 松香 乳香 没药 杏仁 生木鳖粉 蓖麻仁(各等分) 巴豆(不去油,焙用)共打成膏,每两膏内,加入白砒一分,再搅匀。临用取绿豆大一粒,放患顶,用膏掩之,溃即揭下,洗净换膏贴之。胎前产后忌用。HIf中华典藏网

 膏药类HIf中华典藏网

乌金膏HIf中华典藏网

治烂腿日久不愈者。HIf中华典藏网

乌铅,每一斤用白砒三钱熔化,次日,铅面刮下者,名曰金顶砒。再以铅熔,浇薄如纸片,照患孔大小,剪如膏药一方,针刺二三十眼,取光面贴孔上,每日煎紫花地丁草汤洗孔,并洗膏二次。三日内毒水流尽,色变红活,以水飞伏龙散掺上,仍用前膏贴外。戒多立行走、房事、食毒物。凡妇人,须待月信之后贴起。HIf中华典藏网

马曰:以上各方,皆平稳可用。HIf中华典藏网

此书治病方法,皆是神妙异常。方有活鸭、癞团、田螺、鲫鱼、蜘蛛、蜈蚣等物,因不得已而用之,或病势不甚重者,不必用此活物,可免杀生之孽。HIf中华典藏网

附:添加马氏试验秘方HIf中华典藏网

白金丸HIf中华典藏网

治喉风乳蛾。HIf中华典藏网

白矾(研细) 川郁金(研细)上等分,共和匀,皂角汁为丸。HIf中华典藏网

附:添加马氏试验秘方HIf中华典藏网

喉科秘药HIf中华典藏网

治咽喉七十二症,俱用此吹之,立效。HIf中华典藏网

黄柏(焙) 黄芩(焙) 栀子(焙) 绵黄 (晒)连(焙) 苏薄荷 防风 荆芥 元参 连翘壳 细辛 香白芷 川芎 羌活 独活 三奈槟榔 川浓朴 苦参 粉甘草 木通 制半夏 川乌 草乌 茅苍术 麻黄 赤芍 升麻大黄 僵蚕 牛膝 桔梗 射干 干葛 皂角刺 车前子 桑白皮 五加皮 鼠粘子 地骨皮苋麦冬 山豆根 杏仁 大生地 当归尾 天花粉 天南星 金银花 川槿皮 参三七各一两,拣上好洁净,咀片,用好新缸一只,将药入内,加清水浸之,日晒夜露四十九日,取起滤去渣,用铜锅煎之,将药水逐渐加入,用文武火熬,不住手用槐柳枝搅之,煎稠如糊,再加入后开各药。HIf中华典藏网

雄黄(五钱) 青礞石(童便 七次) 乳香(炙去油) 没药(炙) 熊胆(焙) 龙骨( )元明粉血竭 石燕(醋 七次) 海螵蛸(纸包煨) 芦甘石(童便 七次) 青黛(各五分) 枯矾儿茶(各一钱) 轻粉 黄丹(水飞,各三分) 桑枝灰(三钱) 硼砂(七分)上为细末,入煎膏内和匀,做成小饼,如指头大,晒露七晓夜,放地上,以瓦盆盖之,一日翻一次,七日取起,置透风处阴干,收藏瓦罐内,三个月方可用之。用时为极细末,每二分加后七味。HIf中华典藏网

大梅片 濂珠 珊瑚(各四分) 麝香 犀牛黄(各二分) 轻粉(一厘) 硼砂(二分)共为末和匀,密收小罐,以乌金纸塞罐口,每以铜吹筒取药少许,吹患上咽喉诸症,皆获神效。HIf中华典藏网

又方:加鲜车前草、紫背天葵草、骨牌草、金星草、五爪龙草、土牛膝草、地丁草各二两,土牛膝草用四两,同黄柏等药浸缸内。HIf中华典藏网

附:添加马氏试验秘方HIf中华典藏网

西洋十宝散HIf中华典藏网

治刀刃伤并各器械伤,皮破出血者,以药没糁上包固,不可见风,血止即愈。HIf中华典藏网

治跌打损伤,皮肉青肿未破者,用陈醋调敷患处,肿消即愈。HIf中华典藏网

治内伤骨碎,或骨已断折,先将骨节凑准,用陈醋调敷患处,以纸包裹,外加老棉絮包好,再用薄板片夹护,将绳慢慢系紧,不可移动,药性一到,骨自接矣。须静百日,勿犯房事,犯则必成生理残障。HIf中华典藏网

治刃伤深重,未致透膜者,先用桑皮纸线缝好,多糁药末于上,以活鸡皮急急调护如前骨损养法,即愈。HIf中华典藏网

治跌打昏迷不醒,急用一钱,同陈酒冲服,自然醒转,以便调治。HIf中华典藏网

此方神奇,虽遇至重之伤,鲜有不起死回生者,照方医治调养,勿卧热炕,定有奇效,宝之。HIf中华典藏网

真血竭(一钱六分) 明雄黄(四钱) 上红花(四钱) 净儿茶(二分四厘) 辰州砂(一钱二分)净乳香(一钱二分) 当归尾(一两) 净没药(一钱四分) 当门子(三厘) 大梅片(一分二厘)上十味,共为细末,入乳钵研至无声,收入瓷瓶,黄蜡封口,勿令泄气。HIf中华典藏网

附:添加马氏试验秘方HIf中华典藏网

香鲫膏HIf中华典藏网

专治黄胆。HIf中华典藏网

乌背鲫鱼一尾,须活着,约重三四两,连肠杂鳞翅,入石臼内捣烂,加当门子三分,再捣匀,摊布上,贴肚脐眼上,次日取下,重者贴二三枚,贴后即有黄水流出为妙。HIf中华典藏网

附:添加马氏试验秘方HIf中华典藏网

回生丹HIf中华典藏网

专治跌打,有起死回生之功。HIf中华典藏网

活地鳖(瓦上炙微黄,研末,五钱) 自然铜(瓦上 红,醋淬九次,净三钱) 滴乳香(一两,用灯心二钱同炒枯,吹去灯心,研取三钱) 真血竭(水飞二钱) 朱砂(水飞二钱) 巴豆霜(用巴豆去壳,纸包压净油,白如雪,取霜二钱) 当门子(三分)以上研和瓶贮,勿泄气,大人每服一分五厘,小儿七厘,酒冲服,牙关紧者,挖开灌之即活,再下一服即愈。HIf中华典藏网

附:添加马氏试验秘方HIf中华典藏网

大麻风汤药方HIf中华典藏网

陈皮 海桐皮 秦艽 薏仁米 苦参 香白芷 牛膝 防风 川续断 荆芥 羌活 风藤当归 苍术 连翘壳 生甘草 广木香(各一钱)入姜、枣煎服。HIf中华典藏网

附:添加马氏试验秘方HIf中华典藏网

丸药方HIf中华典藏网

大胡麻(念两) 小胡麻(念两) 牛膝(四两) 蒺藜(念两) 苦参(十六两) 防风(八两)荆芥(八两) 全当归(六两) 苍术(六两) 薏仁米(四两) 川续断(四两)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毛尖茶下,每早午晚各一服,每服三钱或二钱,另加后丸。HIf中华典藏网

附:添加马氏试验秘方HIf中华典藏网

枫子膏方HIf中华典藏网

大枫子去壳,铜锅炒至三分红色,七分黑色,太过无力,不及伤目,炒后研膏,入红糖等分,熬四五滚,倒纸上,放地上,出火气。每丸药一钱,春秋用膏八厘,夏六厘,冬一分,同吞服。HIf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