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外传

作者:王夫之
周易外传

明清之际哲学家王夫之研究《周易》之著。共七卷,一百四十五论。卷一至卷四分论六十四卦,卷五卷六论《系辞传》,卷七论《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成书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1)对“道器”、“象道”、“体用”等范畴作了唯物主义分析。认为“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无其器则无其道。”(卷五)道与象的关系并不是父子关系,而是体用关系,“象外无道”(卷六)。(2)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与运动。“物物相依”,“可依者有也”,任何事物都要凭借一定条件才能存在,这种条件性说明了事物之间的互相依赖和普遍联系,它们是客观存在的,“皆无妄而不可谓之妄”(卷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自身运动的结果:“太虚者,本动者也。动以入动,不息不滞。”(卷六)(3)强调“珍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已有是人矣,则不得不珍其生。”(卷二)珍生的目的在于“延天以佑人”(卷五),即把握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后收入《船山遗书》。有1962年中华书局单行本。

猜你喜欢的书

闻过斋集

闻过斋集

元文别集。8卷。吴海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本集有明成化年间邵铜刻本、明范氏天一阁抄本等主要善本。卷首有明建文三年(1401)徐起序。本集是吴海的门人王偁所编,王偁是王翰之子,王翰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将王偁托付给吴海,自刎而死。据徐起序,本集曾由胡伯宁首次刊行于福建。卷1—2为叙,卷3—4为记,卷5为墓志铭、行状,卷6为书、哀辞、传,卷7为箴、铭、题跋、赞,卷8为杂著、祭文。卷末有明建文三年王偁跋。吴海的文章典雅流畅,徐起《序》称:“叙事严整,议论正大,雄健宏奥,离合变化,一归于理。”吴海平生虚怀若谷,以闻过斋作为自己书斋之名,所以当门人王偁编其文集时,就名为《闻过斋集》。吴海是王翰的挚友,他为王翰写下《友石山人墓志铭》、《王山人哀辞》、《友石山人真赞》等多篇文章,并一一编入《闻过斋集》,这些文章不但写得真挚感人,也是有关诗人王翰生平的重要资料。

瓶花斋杂录

瓶花斋杂录

一卷。明袁宏道(1568—1610)撰。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历任吴县知县、国子助教、礼部主事、吏部郎中等职。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创始人。著有《锦帆集》、《解脱集》、《华嵩游草》等。其诗文颇不满前七子拟古之风,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风格真率自然,内容多闲情逸致,间亦有批评现实之作。此编一卷,多记闻见杂记,及经验医方,间及书传。持论亦多偏驳,如孟子说性善、儒与老庄同异诸条等。有《学海类编》本。

玄圃山灵(匚金)秘箓

玄圃山灵(匚金)秘箓

玄圃山灵(匚金)秘录,原不题撰人。据考应为晚唐天师道道书。原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编首有咸通元年(860)皇甫朋序,谓「《灵金秘录》乃玄圃山神灵密奥之妙用也」。据说玄圃山又名昆仑山,山中有神宰曰虚陀帝君,又有二十四神净,分布十二州,制天下祸福。本书所载即书符念咒,召清虚陀帝君及二十四将之道法。分三卷,二十四法。「上卷八法,可以法天地、动雷霆、易乾象、祛阴霾、壅川流、合冰河、灭烈火、驭雪气;中卷八法。可以战胜阵、藏兵卒、暴泉源、射火矢、兴阴雪、化人马、缩地脉、步江河;下卷八法,可以起光华、隐形质、变物质、附魂梦、袪恶毒、伏蛟螭、灭妖精、治强祟。」二十四法之外又附载无碍、佯死、人壶、盆取鱼、纸鹤飞、飞空住等法术。可见本书所载皆为道教杂术。

洞玄灵宝道士受三洞经诫法箓择日历

洞玄灵宝道士受三洞经诫法箓择日历

洞玄灵宝道士受三洞经诫法箓择日历,唐太清观道士张万福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卷首有作者自序,谓道士出家受经戒法箓,须选择吉日,三洞经法传授,各有不同时日,不可混漫。故撰此一篇,以示门人。书分九节编写传授各类经戒法箓时选择吉日之日历表,并述授经所须盟信。篇末批评时人不依规定传经。

三水小牍

三水小牍

传奇小说集。唐皇甫枚撰。原三卷,今本二卷。枚字遵美,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于懿宗、僖宗两朝任官,咸通末任汝州鲁山令。僖宗出奔梁州,赴调行在,后梁开平四年(910)旅居汾、晋撰此书。三水为安定属邑,故以名书。《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未著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首载其书三卷,《宋史·艺文志》同。明人杨仪有二卷本,秦汴据以刻印,即为《天一阁书目》之二卷本, 清卢文弨刻入《抱经堂丛书》。由此可知原本在宋明之间,已佚失一卷。近人缪荃孙从《太平广记》、 《续谈助》、 《说郛》、《古今说海》中,搜辑逸文十二则,成补遗一卷,连同原二卷本中三十五则,一并刊入《云自在龛丛书》。本书记载晚唐咸通后的异闻轶事,一部分内容描写神仙怪异之事;另一部分内容则为作者的经历、见闻。内容有志怪,有琐记,但写得较成功的是一些结构完整描写细腻的传奇作品,《飞烟传》与《王知古》二篇最为著名。

出生无量门持经

出生无量门持经

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与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持经之持,为陀罗尼之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