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证治歌诀
作者:王泰林猜你喜欢的书
谨防扒手
《谨防扒手》全书按年岁之先后编辑,收录了刘半农二十五年的写作,是一本彻头彻尾的杂文集。有论记,有小说,有戏曲;有做的,有翻译的;有庄语,有谐语;有骂人语,有还骂语;甚至于有牌示,有供状。称之为“杂”,可谓名实相符。刘半农的杂文主要谈的是一些文学现象,如谈诗歌与小说精神的革新、通俗小说的积极与消极教训、作品抄袭等。
求古录
一卷。明顾炎武撰。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佣。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思想家、著名学者。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失败后,十谒明陵,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收集材料。学识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于考证,搜集金石之文,手自抄录。凡是见于方志者不录,现有拓本者不录,近代文集尚存者也不录。上自汉曹全碑,下至明建文霍山碑,共得五十六种。每刻都录全文。沿用洪适《隶释》的体例,志其地理,考立碑之由来。凡古字篆隶,一一注解。其中官职年月,多可与正史相参。如茶荼、準准、张弡等字,可补正字典之讹。顾炎武还另有《金石文字记》,但只载跋尾,不如此书详明。传本有 “四库全书”本、“行素草堂金石丛书”本等。
上清佩符文诀
《上清佩符文诀》,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间上清派道士所作。《宋史‧艺文志》着录作「上清佩文诀五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作五篇,即《青券诀》、《白券诀》、《绛券诀》、《黑券诀》、《黄券诀》。五种符文咒诀合为一卷,收入洞玄部玉诀类。此书为上清派道士书写佩带符文咒诀之汇编,五篇券诀共辑录符文百余条。因书写符文所用卷帛纸板材料的颜色不同,故有青、白、绛、黑、黄之分别。书中分别解释紫文、赤符、隐音、灵幡、真符、上符、内文、真书、玉符、玉文等各种上清符文之名称、神主、形制、佩法、祝词、神效等。其佩带符文之法包括祈禳、供奉、存神、引气等辅助程序。据说依法佩符,可以延福禳厄,受赐仙药,役神制鬼,飞行变化,以至于仙众接引,成仙登真。
二十唯识白话译本
《二十唯识白话译本》,是现代中国佛学大家吕澂先生对《唯识二十论》的白话翻译本。《唯识二十论》为印度佛学瑜伽行派一系重要论师世亲所撰,主要从设难辩驳的角度建立唯识学的思想基础。此论玄奘法师译本文义深邃,索解困难,吕澂先生对其进行逐句白话译述,以便于学人读解。吕先生译述的抄录本,上面有吕先生的亲自校改,只是先生生前并未予以公开发表。这次加以整理,借《世界哲学》篇幅发表,以供同好。《译本》底稿内容只有白话译文,没有配以《唯识二十论》原文,而且白话译文也只有“点顿”式断句。这次整理,依据吕澂先生主持编校的《藏要》所收《唯识二十论》,将原文分段列入白话译本中,分别以[原文]及[语译]标出,并将原文、白话译文一并标以相应的新式标点,以利读者阅读理解。
礼舍利塔仪式
礼舍利塔仪式,一卷,清弘赞编,附供斋赞。
大沩密印寺养拙明禅师语录
一卷。明代释正明撰。正明,俗姓常,字养拙,蒲州(今属山西省)人。生秉异姿,独怀幽趣。某夏日近黄昏之时,他仰望青天,喟然长叹: “世界许阔,如何拘此坏我善因”。遂落发于南海普陀,时年二十岁。出家后唯以苦行磨砺性灵,一天看见一僧人读万峰语录,恍然大悟,诸种密印皆悟。后尝有云:“迷因悟有悟,以迷生迷悟两忘”又有云:“入得三界混于常流,识得固事无处停留”。所撰《大沩密印禅寺养拙明禅师语录》详载了他自己生平学法所得所云。是了解正明法师的参考资料。现见载版本有明代崇祯癸未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