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岛易断

作者:高岛嘉右卫门
高岛易断

《高岛易断》是日本 “易圣” 高岛嘉右卫门所著的易学经典著作。清代王治本译,书中以《易经》六十四卦为纲,通过高岛嘉右卫门丰富的占卜实践,展现《易经》在预测、决策等多方面的应用,蕴含着深刻的东方哲学智慧。 高岛嘉右卫门一生痴迷《周易》,在监狱中偶然得书后潜心研读,出狱后以卦象预测世事,从民间琐事到国家大事均有涉猎。他不收取占卜报酬,却因精准的占断声名远扬,许多占断被日本高层采纳。《高岛易断》中,他将自己毕生所经历的 1000 多个占例详细记录,每个占例都先列出《易经》经文,再结合实际事件进行解读,以卦象为指引,阐述事物发展的趋势与结果,展现出《易经》强大的预测功能和指导意义。 此书不仅是一部占卜实例集,更是一座连接古老易学智慧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它以独特的视角和详实的案例,让读者领略到《易经》的博大精深,对后世研究《易经》及其实际应用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易学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在易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研究东方哲学与占卜文化的重要典籍 。

高岛嘉右卫门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云阳集

云阳集

元代诗文别集。10卷。李祁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主要版本,除《四库全书》本之外,尚有几种清抄本。卷首无序言。卷1为律赋、古律诗,卷2为律诗、绝句,卷3—5为序,卷6为序、记,卷7为记,卷8为墓铭、表、传、卷9—10为杂著。元末,李祁隐居于永新山中,明兵至永新,李祁被砍伤,僵于道旁。千户俞子茂救护了他,并以礼待之。李祁死后,由俞子茂汇辑遗文,刊刻了《云阳集》10卷。到明弘治年间,由李祁的后裔(5世孙)李东阳再次搜辑遗作,嘱托吉安太守顾天锡重刻行世。这就是今本《云阳集》10卷。李东阳曾引称学士刘三吾对李祁的评语:“其胸次廓然,为文不事奇劂,诗亦如之。”这多少道出了李祁诗文的特点:质直但缺乏文彩。在某些诗论家论及李祁诗文时,往往因为尊重他的为人,而给予他超出实际水准的评价。清康熙年间,释大汕曾将《云阳集》删并为4卷,但《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大汕“学识不足以知李祁,去取深为未当”。这个删节本《云阳集》4卷未被学术界接受。

内经评文灵枢

内经评文灵枢

医经类著作。清周学海撰。三十六卷。学海有《周氏医学丛书》已著录。是书刊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含《素问评文》二十四卷(附《遗篇》)和《灵枢评文》十二卷。依通行本《内经》之编次,用品评方式,根据诵读古文的要求,通过注文及旁注逐条评述。从文字及医理的角度,阐述撰者的见解,简洁明了。对学习及研究《内经》颇有裨益。有《周氏医学丛书》二集本及单行本。

商文毅疏稿

商文毅疏稿

一卷。商辂撰。商辂(1414—1486),明浙江淳安人。字弘载,号素庵。正统(1436—1449)中殿试第一,授修撰。郕王监国,入参机务。景泰朝官兵部尚书,吏部尚书,英宋复辟后被黜为民。成化 (1465—1487)初被起用入阁,进谨身殿大学士,在内阁十年,以宦官汪直擅权专政,尝率同官弹劾,后辞官归家。商辂为人平粹简重、宽厚有容,至临大事、决大议,毅然莫能夺,卒谥文毅。有 《商文毅疏稿略》、《蔗山笔墨》、《商文毅公集》等。此书为其子侍讲良年所编,后有其孙汝赜跋,称商辂《素庵文集》共有几十卷,两遭回录,悉为灰烬,幸此卷独存,乃付梓印刊。此本为天一阁所钞,但刊本又佚,幸有偶传。《商文毅疏稿略》内有招抚流移疏、边务疏、减省官员疏、用贤疏、止盗疏、政务疏、赈恤疏、修德弭灾疏、灾异疏、公务疏等共33篇,记载史事足以补史缺。有 《四库全书》 本。

本论

本论

哲学著作。北宋欧阳修著。分上、中、下三篇。全书从儒家立场辟佛。认为佛法所以流毒千年,祸患中华,历经打击而势焰愈烈,实在于儒家正统学说的衰微,“尽去三代之法而王道中绝”。故战胜佛教的最有效途径是倡明儒学之“本”,采取因势利导的渐禁方法。“莫若修其本以胜之”,“礼义者,胜佛之本也”。为反映欧阳修哲学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在哲学史上有一定影响,与韩愈《原道》并称。收入《欧阳文忠公文集》。

戒子益恩书

戒子益恩书

本文选自《后汉书·郑玄传》。益恩是郑玄唯一的儿子,曾举孝廉,就在郑玄写下这篇戒子书后不久,益恩便死于黄巾起义的战乱中。建安元年(196),七十岁的郑玄身染重病,他担心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给唯一的儿子益恩写了封教子书信。戒子书是古代家训的一种形式,从先秦开始,古代家训文化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到汉代便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家训,如杨贵的《病且终令其子》、司马谈的《命子迁》、樊宏的《戒子》、崔瑗的《敕妻子》等。与其他的戒子书不同,郑玄的戒子书较少赤裸裸的道德说教,雍雍穆穆,隐然含诗礼之气。郑玄以主要篇幅阐述了自己一生的求学经历和人生志向,通过对自己亲身经历的娓娓述说,表达了自己淡薄名利,一心追求学问的坚定志向。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四卷,后汉支娄迦谶译。无量寿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