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集解

作者:赵秉文
道德真经集解

四卷。宋赵秉文撰。赵秉文,滏阳 (今属河北磁县)人,兴定元年 (1217)授侍读学士。后晋礼部尚书仍兼侍读学士。撰有《道德真经集解》。赵秉文认为道与德相须而不相离,因此不将 《老子》分为 《道经》、《德经》上下篇。该书体例清晰,总论章旨,释文平允。除录赵秉文对《老子》解释外,又辑有王弼、唐玄宗、宋徽宗、司马光、王雱等诸家之说,并于行文之中加作者姓氏用以分别,又参儒佛之说以释道。如注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句,其注文为: “玄玄则极矣”明重玄之极致,用以总论其旨;又谓“常无者,佛氏所谓真空也。常有者,佛氏所谓妙有也”,是以佛学明道家之理。此书不但体现了赵秉文对老氏之学参悟透彻,而且所集众家注释,使原著佚者,以此书存其万一;原著存者,也可依此书校对。现存明 《道藏》本、《小万卷楼丛书》本。

赵秉文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悬疑小说。“因为我看见的时候并不知道是谋杀。我是说,过了好久之后我才意识到是谋杀。还是两三个月以前谁说了句什么话才让我想起来。我见到的的确是一场谋杀案。”  当这句话从乔伊斯嘴里说出来时,在场准备万圣节前夜晚会的所有人都没把它当真,因为她一直是个喜欢说谎的孩子。所有的人都认为,她只是想引起著名侦探小说家奥利弗夫人的注意才这样说的。
乔伊斯真的说谎了吗?

雨航杂录

雨航杂录

笔记。明冯时可撰。二卷。时可字敏卿,号元成,又号天池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人。隆庆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参政,有治绩。以著述为海内所重。有《左氏释》、《上池杂识》、《天池集》等。是编上卷多为学术论文,下卷多记物产而闲涉杂事。《四库全书》谓隆庆之间,士大夫好为高论,故语录说部往往滉漾自恣,不轨于正。时可独持论笃实,言多中理。其盛赞屈原、庄子、司马子长及相如之赋,李杜之诗,韩苏之序记“驰骋纵逸,天宇不能限其思,雄矣哉!”可谓知人赏才者。而云“宋儒之于文也,嗜易而乐浅,于论人也,喜核而务深,于奏事也,粗翘拂篴,贵直而少讽,所以去古愈远而不能经天下。”亦能一语中的。论养生:“心苟无事则息自调,念苟无欲则中自守。”皆有所得。书后有汤显祖跋语,评价甚高。谓其有“殊绝秀卓,伟厉之资,无所不学,而学必深”等五大优点,故其文“极古今之变化,见天地之大全。”盖此集以汤氏跋文,附不朽云。有《宝颜堂秘笈》本,《四库全书》本。

晁氏客语

晁氏客语

笔记。宋晁说之(1059—1129)撰。一卷。说之有《景迂生集》已著录。辑札记、杂论、朝野见闻而成此编。仿《杜阳杂编》例,每条必记其所语之人,古称“客语”。议论多有关于立身律己之大端。所载熙丰间名流遗事,可与史传互证。其说或参杂儒禅,得自家传。凡与游宾朋苏轼、黄庭坚语录,亦多蜀党倾向,好执一格相绳。解经常持异说,又近于洛党。主“好各则有所不为,好利则无所不为”说,谓“凡财用,于国则奢,于家则俭,人之病也。”论人议事,俱多警语,且考述其出处。用辞简练,文笔流畅,非一般语录可比。记述北宋名人轶事,颇多趣闻,既可补史传之缺,又可资读宋诗文之参考。有清道光八年(1828)待学楼刻本,《四库全书》本,《学海类编》本。

上方天尊说真元通仙道经

上方天尊说真元通仙道经

上方天尊说真元通仙道经,原不著撰人。据考应为金人时雍或其弟子「子明」所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宣称上方天尊居一炁化均之天,九清自然之国,为诸仙真讲说经文。凡三篇:〈太极降德上篇〉谓太极大包天地,自虚而产有,真一元炁生化万物,强名之曰「道」;道降而为德,是为上德。 〈德归素无中篇〉称圣人之教以德为贵,故修道者先应修德,然后修炼形质神气,方可升仙。篇内列举十方仙君修德成仙之事,以为佐证。 〈真元通仙下篇〉宣称上天秘藏有「云篆真文」,上方天尊以之传授紫虚真人,命其教化天人,救时之弊。「真文」凡三章,皆为四言偈语,多用古怪之字。三篇经文之后,又附「太清时公(金人时雍)告子明曰」一段文字,内载上方天尊十位尊号及「上方真元云箓」(符文)十二枚,谓世人诵念尊号,书佩云篆,即可护身保神,降福除殃。本书为研究宋金之际上方真元派经典教义之重要史料。

平山冷燕

平山冷燕

长篇白话才子佳人小说,二十回。版本较多。大连图书馆藏本是现知较好、较早的版本。全称《新编批评绣像平山冷燕》,二十回,不著撰者,首序,序署“时顺治戊戌立秋月天花藏主人题于素政堂”,无绣像,有图六叶十二幅,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白口,无格,四周单边。伦敦英国博物院图书馆藏本,全称《新刻天花藏批评平山冷燕》,中小型本,四卷二十回,封页中间题“第四才子书”五字,两旁划线相隔,右上为“平山冷燕”,左下为“大文堂藏板”。书成于清初。作品描叙平如衡、山黛、冷绛雪、燕白颔四个青年男女才色相慕、终成佳偶的爱情故事。其书名取小说中的四位主人公的名姓拼合而成,显然是沿习《金瓶梅词话》的成例。

咒三首经

咒三首经

全一卷。唐代地婆诃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列述三项咒文,即:(一)大轮金刚陀罗尼,若诵读二十一遍,于人一切坛场之际,所行之法皆得成就。(二)日光菩萨咒,可灭除一切障难、恶魔、天灾等。(三)摩利支天咒,可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