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症汇
作者:沈源
医案。清沈江辑。八卷。江字岷源,号抱元子,秀水(浙江嘉兴)人。居职太医院,因母疾辞归,以医术救疾济贫,喜钻研疑难证治。此书成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按人体部位分为耳、鼻、舌、面、项、喉、心神、胸腹、身背、手足等门,每门附成方数种。汇集《圣惠方》、《更子益奇疾方》、《杨起简便方》、《李楼怪疾方》、《酉阳杂俎》、《泊宅编》等二十余种医书及笔记小说,和李时珍、葛洪、朱丹溪、徐之才等医家著名医案中疑难病证,或奇疾怪症案,共三百四十九条。所载病案多不常见,如通身生块、身痛欲人击打、脚跟骨脱落、二年不寐、眼合即麻痹、跌扑失明、目中常见一小镜、舌衄、舌痹等。每案详叙病症、病因、辨证、治法、方药、预后。记录完整,间有按语,阐明医理。但取材兼及笔记小说,故杂有少数奇异医案,难以尽信。有乾隆五十一年刻本。
沈源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芥川龙之介作品集
芥川龙之介,日本小说家。 代表作《罗生门》《竹林中》《鼻子》《偷盗》《舞会》《阿富的贞操》《偶人》《橘子》《一块地》及《秋》等。
杨柳青小志
张江裁纂,民国27年(1938年)《京津风土丛书》铅印本。一卷。杨柳青旧为天津一大重镇,向无专志,此为首创,系张氏客津之时,游杨柳青后,以数日之力而成。分为疆域、河流、产业、民气、风俗、神庙、诗征。全志于风俗民情着墨较多,文笔朴茂,颇具地方特色。
新诗杂话
现代诗论集。朱自清著。作家书屋1947年12月印行。本书除《序》及附录的译文《诗与公众世界》之外,共收谈诗的论文15篇:《新诗的进步》、《解诗》、《诗与感觉》、《诗与哲理》、《诗与幽默》、《抗战与诗》、《诗与建国》、《爱国诗》、《北平诗——〈北望集〉序》、《诗的趋势》、《译诗》、《真诗》、《朗读与诗》、《诗的形式》、《诗韵》。这些文章写于1936年至1944年,它们“讨论到诗的动向,爱国诗,诗素种种,歌谣同译诗,诗声律等,范围也相当宽”。作者“相信意义的分析是欣赏的基础”,而准确地把握一首诗的意义又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分析一首诗的意义,得一层层挨着剥起去,一个不留心便逗不拢来,甚至于驴头不对马嘴”,所以“十五篇中多半在‘解诗’”(《序》)。朱自清是位诗人,他又长期研究诗歌,他“辛辛苦苦写出的这些随笔”,对新诗的内容和形式作了精辟的分析,对读者颇有启迪作用。
新唯识论
熊十力的哲学代表作。始作于1922年,精思十年,屡易其稿,终扬弃唯识而归宗于易学。1932年浙江省立图书馆出版文言文本。原拟作两部,部甲曰“境论”,即本体论;部乙曰“量论”,即认识论。量论未及作出。全书八章:《明宗》、《唯识》、《转变》、《功能》、《成色》(上下)、《明心》(上下)。抗日战争期间由作者及其学生译成语体文,1940年出上卷,1942年出上、中卷,1944年中国哲学会作为《中国哲学丛书》甲集之一由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上中下三卷本(一册),凡九章,并一附录。1947年收入湖北《十力丛书》。1952年作者又删其繁芜,削成“壬辰删定本”,于次年印行。本书发扬《周易》和王阳明、王夫之学说,改造法相唯识学,创制了“体用不二”、“心物不二”、“能质不二”、“吾人生命与宇宙大生命不二”的哲学体系。特别在旧唯识学对心理细密分析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思维实体的综合统一功能和认识主体的整体作用。蔡元培作序赞其“完全脱离宗教家窠臼,而以哲学家之立场提出新见解”。马浮序称其“深于知化,长于语变”。中华书局1985年版《熊十力论著集》(第一卷)收入了重新校点的文言本与语体本。
耳庵嵩禅师语录
耳庵嵩禅师语录,一卷,清 嵩说,性恺编,徐善序,有附记。南岳下第三十世,嗣三巴掌(见玉眉亮禅师语录序文)。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梵名 Maha^-man!i-vipula-vima^na-vis/va-supratis!t!hita-guhya-parama-rahasya-kalpa-ra^ja-dha^ran!i。凡三卷。唐代不空译。略称宝楼阁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卷首列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轮二图、根本陀罗尼及引序品之文记其功德;卷上有序品、根本陀罗尼品、心及随心陀罗尼品;卷中有成就心陀罗尼品、成就随心陀罗尼品、诸仪轨陀罗尼品、建立曼荼罗品、画像品、护摩品;卷下有护摩品之余。全经旨在说明大么尼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之威德力、功德、成就法、修行仪轨、曼荼罗建立法、护摩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