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事证方后集

作者:刘信甫
活人事证方后集

宋·刘信甫著。《活人事证方后集》乃因前集辑成药处方未备,再辑常用之方而成之。全书无序跋,惟目录前有无名氏小引一则,略叙原委。本书与前集一致,亦为二十卷,列有总目及分目,条理秩然。计分二十七门,论及中风、心气、虚损、白浊、盗汗、中暑、瘴疟、霍乱、痰饮、呕吐、肿满、疝气、肠风、胎产、淋闭、发背、血疾、中毒、咽喉、头目、口齿、耳鼻、疹痘、汤火等各病证候,分门别类,先原其病候,次引事以证之。病源证候多用巢元方所论,所引各方类证,更达百家之多,而引证之中时有商榷批正,发明已说。全书共集方约一千余首,皆经验已效之方,故称此方可活天下。在每方后详列了主治证,同时还具体说明了有关药物的炮制法和药剂的修制法,因此不但在理论上具有参考意义,且临床上亦便于采用。

刘信甫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武功集

武功集

五卷。明徐有贞撰。徐有贞,初名珵,字元玉,号天全。江苏吴县人。宣德八年 (143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封武功伯。尝诬杀于谦、王文,中外侧目。后又被石亨等所构陷,徙金齿(云南永昌)为民。放归,久之乃卒。事迹具载《明史》本传。著有《武功集》。是集凡五卷。徐有贞究心经济,于天官、地理、兵法、水利、阴阳、方术之书无不博览。故其文奇气坌涌,而学问复足以济其辨。集中如《文武论》、《制纵论》及《题武侯像》、《出师表》诸篇,多杂纵横之说,虽气势较恢弘,然亦可见其才气之不足。至于其诗,则多为史馆酬应之作,非所擅长。集中《羽林子》二首,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虽称其源出右丞,然实则用语平平,仅具唐人之貌而已。是集收入 《四库全书》。

氾胜之书

氾胜之书

西汉农学家氾胜之所著,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后半期,《汉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均有提及。全书18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古的农学专著。唐人贾公彦认为:“汉时农书有数家,氾胜为上”。该书在宋元时期失传,今仅有辑自《太平御览》、《齐民要术》等书的片断,约有3700多字。该书总结了西汉后期我国北方特别是关中地区的农作技术。书中包括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有不少宝贵经验,并且大都符合科学原理。现存文字的内容涉及早禾、晚禾、麦、稻、稗、黍、大豆、小豆、麻、瓠、桑等农作物,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则、农作物栽培技术、区种法、整地技术、选种和留种技术、施肥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等项目。其中最突出的是区种法和溲种法,还有耕田法、种麦法、种瓜法、种瓠法,都表现出了高度的技术水平。另外象穗选法、稻田中控制水流以调节水温的方法、桑苗截干法等,也很突出地标志着西汉关中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十药神书

十药神书

治肺痨 (肺结核)专著。葛可久编于元至正五年(1345)。最初附刊于清代周扬俊补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之后,后 《六醴斋医书》、《小耕石斋医书四种》均收有本书。清代陈修园对此书加以注解,林寿萱编歌,称《十药神书注解》,有刻本8种。此外尚有清代潘蔚增注刻本3种及《中国医学大成》汇集增订本。葛可久,名乾孙,姑苏 (今江苏苏州)人。家世业医,父葛应雷以医名世,可久继家学,治病多奇效,医名与朱丹溪相埒。据传可久与朱丹溪交谊甚厚,曾共同会诊病人。葛氏精针刺术,《异林》曾载其针狂犬病及瘫痪验案。凡病家求治,不问贵贱皆往医,且常资助贫病。医著有 《医学启蒙》、《经络十二论》,今均佚。据葛氏自序,《十药神书》乃葛氏将游历时遇一老人所授奇方,经试验确有奇效者编撰而成。因最早见附于周扬俊 《金匮玉函经二注》后,故有人疑为托名之著。本书内容仅载治肺痨方10首,以天干为序,列述了十灰散、花蕊石散、独参汤、保和汤、保真汤、太平丸、沉香消化丸、润肺膏、白凤膏、补髓丹之主治、药物组成、剂量、制服方法等。此10方之顺序,体现了葛氏治肺痨的经验,因而字数虽仅3000,仍为医者所重视。葛氏认为,肺痨血证,首重止血,因而以十灰散、花蕊石散列于前;次以补气,故独参汤列第三;再辅以止嗽宁肺、下气消痰之品,最后以润肺膏等复真元收功。本书是中国最早之治肺痨专书,在抗结核菌特效药问世之前,此书对治疗肺结核病起了很大作用,因而流传很广。后世治肺痨血证亦多遵其法,至今如十灰散、花蕊石散等仍在临床用之。

横渠易说

横渠易说

易学著作。北宋张载著,亦称《易说》。三卷,《上经》一卷,《下经》一卷,《系辞传》等十传为一卷,末又有《总论》十一则。所谓《总论》十一则,实际是零简片断的若干佚文,1978年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张载集》分别将《总论》移到有关各文之下,逐条注明。本书是张载较早的著作,其以“气”为万物之本的唯物论观点已经基本形成。他认为“天惟运动一气,鼓万物而生,无心以恤物”。“凡有皆象,凡象皆气”。著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张载学术发展由《中庸》而佛、道,由佛、道而天文、医学,最终以《易传》为根据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此书是张载早年的著作,但已具备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八识规矩颂注

八识规矩颂注

八识规矩颂注,一卷,清行舟注,嘉合前目题虚舟禅师注。

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

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

一卷,唐不空译。说西方阿弥陀之修法。与金刚智译之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经一卷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