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氏喉科枕秘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作为经验的艺术
《作为经验的艺术》是由约翰·杜威于1931年2月至5月在哈佛大学所作的威廉·詹姆斯讲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1931年到1934年,他对十次的演讲稿进行了修改和扩充。是杜威唯一一部有关艺术和美学的专著。 这部著作在1934年出版后得到了热烈的评论。戴维·怀特·普劳尔称赞,本书具有非凡的“实际成就的广度”;迪诺·费拉里称之为“对艺术的‘生物学的’方面彻底的、刺激的、轻快的简洁论证”。欧内斯特·萨瑟兰·贝茨视之为“美国所作出的对于美学最为重要的贡献”;并得出结论说,它将吸引“任何一个关心人类命运胜于自己个人职业的人——任何一个理解艺术与生命的关系的人——任何一个欣赏自己生命“瞬间的意义的人”。
文定集
诗文别集。南宋汪应辰撰。二十四卷。应辰,字圣锡,初名洋,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人。学称玉山先生。本农家子,绍兴五年进士第一,高宗为改此名。官至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侍读。卒谥文定。政治上因主战与秦桧不和,为政多革时弊,少从吕本中,胡安国、张九成诸家学,又与吕祖谦、张栻相善,文章学问具有渊源,表侄朱熹颇引以为重。著有《石林燕语辨》。原有集五十卷,世久无传,明程敏政于文渊阁得旧本,摘抄其要,编为廷试策一卷、奏议二卷、内制一卷、杂文八卷,余散佚。嘉靖中,乡人夏浚列刻时,又附遗事、志传等二卷。清乾隆朝,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载与程本互相比较,删重补缺,诠次为二十四卷,虽仅得原书之半,然其精华略备于是。应辰平生不喜为文,以为不宜敝精神,然每作辄过人,代笔制诰,温雅典实。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武英殿木活字本。另有《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福建刻本、广雅书局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附清陆心源辑目、傅以礼录《拾遗》一卷。今人栾贵明据现残存《永乐大典》又辑得十条,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可补以上诸本之缺漏。
古今印制
一卷,清孙光祖撰。孙光祖,字翼龙,江苏昆山人。幼孤力学,工书善写生,尤长于篆刻,作品为时所重。 此编据《篆学琐著》本校勘。
彼得大帝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克林威尔》林白水著。 彼得一世 : 俄国著名沙皇,即“彼得大帝”。1682年即位,1689年平定辅臣索菲亚的叛乱后亲政。1697年曾化装到英、荷考察,回国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重要的有:军备上,仿照西欧建立并扩大海军,实行按农户征兵制,还派人到西欧学习技术,改进装备;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购买整村农奴,还改进税制;文化教育上,推行学校教育,强迫贵族子弟入学;生活习惯上西欧化,等等。经过改革,俄国强盛起来,为进一步扩张创造了条件。他北征瑞典,兴建了新都——彼得堡,夺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打败波斯,夺取了里海沿岸。虽两次和土耳其交战,但未能占领黑海出海口。经过一系列扩张,俄罗斯帝国初步形成。彼得一世于1721年称为“大帝”。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陈寅恪撰,1943年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1956年三联书店再版,此后,上海古籍出版社又重印。陈寅恪(1890—1969),中国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西欧,后到美国、德国钻研梵文,归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学识渊博、精于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宗教学等,通晓多种文字,尤精于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的研究,原书于1943年三联书店出版,以后又多次重版。此书前有作者自序,内容分: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下篇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其中上、下篇内容多涉及丝路民族关系及迁徙、融合等问题,对丝路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法华五百问论
凡三卷。唐代湛然(711~782)着。又称法华经五百问论、五百问论、释疑。收于卍续藏第一○○册。为中唐时期法华经之注释书,针对慈恩大师之法华玄赞所说,而以天台宗之立场斥难之。全书采问答形式,总数约有五百,故名五百问论。内容为天台一乘家、法相五姓家之论诤,主要论点以定姓二乘之成不成问题、一乘三乘之权实问题为主干,网罗三车四车论、法华论之四种声闻、摄大乘论之四意趣、法华经寿量品之正宗流通论等,有关天台、慈恩两家所有重要问题而见解不同之处,加以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