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辨

作者:王肯堂
医辨

医话,明朝王肯堂撰,成书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该书上卷列中风、虚劳、水肿、胀满等十七证,中卷列伤饮食,中寒、伤暑、伤湿等二十四证,下卷列吐血、溲血、眩晕、惊悸恐等二十六证。现存日本元禄五年(1692)刻本,藏于上海图书馆。

猜你喜欢的书

国朝汉学师承记 [标点本]

国朝汉学师承记 [标点本]

清江藩著。八卷。约成书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阐述清初至嘉庆一百五十年左右的学者57人的撰述、学术思想、渊源关系。使清代学术源流,厘然可考,为清代学术史的重要著作。所列人物,基本上是乾嘉学派的著名学者,对常州学派的主要人物,如庄存与、刘逢禄等,则未列专传。并将开创清代学术风气的黄宗羲、顾炎武置放卷后,以为二人近于理学,谓其“多骑墙之见,依违之言,岂真知灼见哉?”门户之见极明显。又取诸家撰述,专精汉学者,仿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传注姓氏》之例,附《国朝经师经义目录》一卷。详列清代中前期有关经学的著作,但偏重于训诂考证之作。末附《宋学渊源记》。初刻于嘉庆二十三年,阮元作序。后收入《江氏丛书》《四部备要》《丛书集成初编》和《万有文库》中。

明画录

明画录

中国清代徐沁(生卒年不详)编著。中国画史传著作,8卷。约成书于康熙年间。一说当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之后。作者自谓是继《宣和画谱》、《图绘宝鉴》而作。首以时代为序,列明帝及亲王能绘者13人。次以画科分,计有道释、人物、宫室(卷一)、山水(卷二至卷五)、兽畜、龙鱼(卷五)、花鸟(卷六)、墨竹、墨梅、蔬果(卷七)共10门,至于能画却又不甚清楚其所长,作者不敢臆断,强为列入画科者,则别录于汇纪(卷八)。总计全书共收入明代画家850余人,简附小传,略述画艺。正如作者所说:旁搜博访,“迄今二十年,稿凡三易,终不能免于挂漏”。前有自序,每画科前有短文“叙曰”作引,其中反映了作者从鉴赏家的角度对绘画的一些看法,并与当时在画坛占主流的推崇南宗贬抑北宗的观点,有所相左。

太上召诸神龙安镇坟墓经

太上召诸神龙安镇坟墓经

《太上召诸神龙安镇坟墓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盖系唐代道士节录《太上洞渊神咒经》卷十七〈召诸天神安镇墓宅品〉,改编而成。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本书是道士祈请五方龙王诸神,安镇坟墓时所诵经文。内称世人今生贫困,皆因先世不信道法,葬埋亡人惊犯天星地神所致。天尊告诫世人:自今以后若有坟墓不安,灾祸竞至者,可寻高上道士,依灵宝斋法广建道场,忏悔宿罪,召请龙王来安坟墓,即可消除灾涡,福祥云集。

太上通玄灵印经

太上通玄灵印经

太上通玄灵印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此书言召役六丁八史之法术,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前半篇首先列出通灵印、摄鬼印、策鬼印、召鬼印等印图,又以老子讲述通灵印之用法及抻验。宦称此通灵印是一切法术之根,依法施用符印咒术,可以召八史(八卦)及六丁玉女护佑,使八史六丁为人取金银宝物仙药。以至于「移山竭海、雷电霹雳、天地暗冥、日月坠落、兴云致雨,此通灵印皆能为人使役。」后半篇乃诸葛先生讲述通灵役鬼法。大抵为施符念咒。驱役鬼神取金银仙药,撤豆成兵、千里视伏藏宝物、隐形变化、聚集鸟雀蛟龙鱼鳖等。颇为神奇。

尔雅台答问

尔雅台答问

《尔雅台答问》收录了儒学大师马一浮先生在复性书院讲学期间答复院内、院外学者的书信,以及平时对学生的示语和批语,是先生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书分为正编、续编、补编三部分,论及书院教育的性质和特色,对儒学的研究和理解,以及治学方法,从中可窥见其“因材施教,随机指点”的教育原则。学界认为“以书札论学者殆无过于朱熹、陆九渊。今日尚持此传统,而文字之美,内容之纯,先生之《尔雅台答问》可上比朱、陆诸大儒而毫无愧色者。

菩萨睒子经

菩萨睒子经

一卷,失译。说佛往昔孝养瞽亲之事。与睒子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