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道程宝则

作者:闵一得
天仙道程宝则

清代泥丸氏传,沈太虚述,一卷。宝则凡九,各为一章:一论心性圆明,有圆觉洗髓功诀;二述持戒圆净,以明消习业净四大之理;三曰圆精,谓精进无间而性田耕熟,便无渗漏之虞:四曰圆庸,谓至中至庸,平淡无奇,则内魔不生,外魔束手,而丹道坦;五曰圆一,谓专气致柔,先后不杂,则丹道纯粹;六曰圆寂,谓一尘不染,念无息住,玄关自开;七曰圆照,谓凝神入穴,意敛真气,圣胎有成;八曰圆觉,谓化阴纯阳,仙道且成,有端坐习定之要诀;九曰圆熔,谓如鸡抱卵,绵绵若存,达内外冲和之妙境。各则次第井然,简明精要,可谓丹学秘传瑰宝。载《道藏精华》第一集。

猜你喜欢的书

在轮下

在轮下

德国长篇小说。赫·黑塞作。1906年在柏林出版。1952年收入柏林、苏黎世、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出版的6卷《作品全集》第1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出版张佑中的中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潘子立的译本。小说为作者代表作之一,具有自传色彩,作品中主人公汉斯及其好友赫尔曼逃离神学院的情节即作者1892年的亲身经历。全书11万余字。小说主人公汉斯·吉本拉特出生于黑森林某小城的商人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被校长、教师和当地的牧师视为神童,引为本城的骄傲。他被选派参加符腾堡3年一度在首府斯图加特举行的选拔考试,获得第2名,得以被送入公费的毛尔布隆神学校学习。校长和教师嘱咐他要刻苦学习,保持在校时始终第1名的荣誉,父亲希望他从此出人头地,进入上流社会,光宗耀祖。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为了争取第1名的学习成绩,他在与世隔绝的学校里拼命学习神学、拉丁文和希伯来文,死记硬背,连假日也不休息,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他在神学校与同学赫尔曼成了密友。赫尔曼生性倔强,蔑视功名,对一切事物均有自己的见解,憎恨令人窒息的僵死教育,因而为学校所不容。校长要汉斯断绝与赫尔曼的交往,汉斯却觉得只有赫尔曼才是自己的知己。汉斯由于用功过度,身体更为衰弱,学习成绩倒退。校方把这些归罪于赫尔曼,赫尔曼被迫逃离神学校。汉斯自此在校更为孤单,不断受到老师的训斥和同学的耻笑。汉斯患了神经衰弱症,无法继续学业,不得不返回家乡,当钳工为生。社会的歧视和个人生活的失意,使他感到自己仿佛掉进了无情而庞大的“车轮下”,导致他神经失常,一次酒醉后掉入河中淹死。小说控诉了德意志帝国时代摧残人的教育制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质。

道德真经集义

道德真经集义

二十卷。元刘惟永、丁易东合撰。刘惟永,字月屋,元道士,任常德路玄妙观提点,赐号凝远大师。与丁易东合撰《道德真经集义大旨》三卷、《道德真经集义》三十一卷,今存十七卷。此书原题“凝远大师常德路玄妙观提点观事刘惟永编辑,前朝奉大夫太府寺主簿兼枢密院编修丁易东校正”。据刘惟永跋称“今得石潭丁编修以其家藏名贤之注,与惟永所藏之书合而为一”(《道德真经集义大旨》)。可知此书由刘、丁二人共同编撰。此书始编于元元真二年(1296),成于元至大初年(1308)。汉魏以来最早的《道德真经》注本有汉河上公本和魏王弼本,其后诸家注本各有所依,此书基本依王弼本。全书共分二部,皆为刘、丁二人合撰。其中第一部为《道德真经集义大旨》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 《道德经图说》 内含附图十六幅; 中卷为《道德真经集义诸家姓氏》和《道德真经》诸家序;下卷为《道德真经》说,辑诸家之说阐述《老子》要旨。第二部为《道德真经集义》。其每章章首有总说,阐明该章旨意,然后为经文及诸家的注释。书中所引诸家释文的原本多已散失,但释文赖此书得以留存。所以后世学者因其涉猎广博,而承认其参考价值。现存明《道藏》本、明《道藏举要》本。

词学集成

词学集成

清江顺诒辑。八卷。卷首有铁岭宗山序和自撰“凡例”九则。序称此辑“寻源竟委,审律考音,取诸说之异同得失,旁通曲证,折衷一是。所以存前人之正轨,示后进之准则”。是书经宗山参订,条分缕析,分列子目,卷一曰源、卷二曰体、卷三曰音、卷四曰韵、卷五曰派、卷六曰法、卷七曰境、卷八曰品。末有附录四则。书中引录前人词论,倘需全编登载始能得其旨趣者,皆全编过录。如卷八采录郭频伽《词品》十二则、杨伯夔《续词品》十二则以及江顺诒《续词品》二十则。对各家词序,则择要摘录,以见各序之长。如卷一徐鼒《水云楼词序》、卷六吴谷人《露蝉词序》和诸迟菊《词综续编序》等。该书所辑,间有己论,并用案语标出,以示区别。如卷一录张惠言《词选·序论》。诒案:“此论高出流辈,发前人所未发。”又如卷二录杜文澜《词律校勘记序》。诒案:“万氏有功于词学,杜氏又为万氏之功臣。虽其书知声而不知音,然舍此别无可遵之谱,则校勘之不可少也明矣。”所案也能自成一则。是书有光绪七年(1881)刊本,唐圭璋《词话丛编》据以收录。

尉迟恭单鞭夺槊

尉迟恭单鞭夺槊

元杂剧剧本。简名《单鞭夺槊》。无名氏撰。又作尚仲贤或关汉卿撰,皆无据。末本。尉迟恭,字敬德,为隋末刘武周手下勇将,惯用竹节水磨鞭,有万夫不当之勇;被唐元帅李世民率徐世勣等围在介休城。世民爱其勇,欲招降之。敬德谓,唯主公刘武周死后方降。世勣等用反间计杀死武周,传首敬德。敬德出降。世民为取敬德牌印回京。世民弟三将军李元吉,曾在赤瓜峪被敬德打过一鞭,怀恨在心。敬德今降,欲报一鞭之仇。趁元帅不在,诬敬德欲反,下入牢中,世勣赶回元帅,放出敬德。元吉畏罪,谎称敬德已走,自己持槊赶上,敬德举鞭便打,被自己夺鞭擒回。敬德谓,我可骑马空拳,让三将军持槊来赶,试能擒否。演武场中,元吉欲擒敬德,3次均被敬德夺槊而坠马。洛阳单雄信领兵欲犯,世民领世勋等往讨。值世民等观察洛阳城池际,单雄信出,追赶世民至榆科园。世勣为救世民,死拽雄信袍褂不放,雄信念世勣故人,不忍杀害,割袍断义。正危急时,敬德赶到,一鞭将单雄信打伤,夺其枣木槊,救出世民。此剧事出《唐书》尉迟恭本传。正末前为李世民,后为探子。为迁就四折一楔子的体制,第四折徐世勣又教探子将敬德救主事复述一遍,是为蛇足。今京剧《御果园》内容与此相同。“御果”为“榆科”之误。现存主要版本有:《古名家杂剧》本,脉望馆钞校本,《元曲选》本。

成唯识论了义灯记

成唯识论了义灯记

成唯识论了义灯记,二卷,唐智周撰,日本范轻题记,秀英题记,缺卷上。

莲修必读

莲修必读

莲修必读,一卷,清观如辑并序,附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