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存斋医话稿

作者:赵晴初
存存斋医话稿

医话。清赵晴初撰。三卷。晴初字彦晖,会稽 (今浙江绍兴) 人。清末医家。认为“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反约”。后将其见闻及心得笔记整理辑成是编传于世。本书初刊于光绪七年(1881)。书中共载医话七十四则,不分类别,不拘体例,不立标题。阐述医理、辨证用药,改正本草,评论医家,强调辨证论治,指出设方立名在于规矩准绳,昭示来学,非谓某方一定治某病,某病一定用某方。这种认识对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灵活用药,颇有裨益。所论确有见地,为后人所重。有一九一五年绍兴裘氏刊本,一九三六年《珍本医书集成》本。

赵晴初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乐全集

乐全集

宋代诗文别集。40卷。张方平著。《宋史·艺文志》著录《张方平集》40卷,又《进策》9卷;王巩作张氏《行状》也说他有“文四十卷,号曰《乐全集》;内外辞制杂著二十卷,曰《玉堂集》。”其遗集世上流传甚少,而《进策》、《玉堂集》已亡佚。《四库全书》所据之本首尾颇完善,从避“慎”字讳推测,当系据宋孝宗时刊本抄存。其书凡诗4卷,颂1卷,《刍尧论》10卷,杂论2卷,对诏策1卷,论事9卷,表状3卷,书1卷,笺启1卷,记、序1卷,杂著1卷,祭文、碑志6卷。卷首又补录苏轼原序以存其旧貌,卷末附录《东都事略》所载王巩撰《行状》。集名“乐全”,据卷3《题乐全堂》诗题注云:“庄子云乐全之谓得志。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苏轼序称其诗文“皆清远雄丽”。本集有宋刻本(残存18卷)及明清抄本多部传世。

华盖集续编

华盖集续编

鲁迅著。1927年5月出版,见《鲁迅全集》第三卷。该书收集作者1926年和1927年间的杂文三十三篇。在写作时间和内容上与《华盖集》紧密相联。其中绝大部分作品是揭露“现代评论派”和“正人君子”们的反动本质,控诉北洋军阀政府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行。《一点比喻》暴露陈源等人充当北洋军阀走狗的丑恶嘴脸。《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等文对陈源等人在“三·一八”惨案中诬蔑爱国学生并为反动政府辩护的谬论痛加驳斥。《我还不能“带住”》表示作者要不断撕去敌人一切伪装与“痛打落水狗”的彻底革命精神。在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怀着满腔悲愤,揭露敌人的“凶残”和流言家的“下劣”,沉痛悼念死难烈士,歌颂她们勇于为革命的牺牲精神。作者在离开北京到厦门后写的七篇文章,从青年分化事实中表示对进化论思想的怀疑,反映了他的思想在矛盾与斗争中前进的轨迹。

爱之焦点

爱之焦点

《爱之焦点》写于1922年。Q先生与他表姐N早在小学时候就相爱,后来Q到外地谋生,写信给N表达自己的思念,并勉励她坚定信念,勇敢地追求爱情。然而N经不起物质欲望的诱惑,终于违心嫁给了M。此后不久,M病逝了,Q已与别人定亲,N念起往事,无限感伤。

尊经阁记

尊经阁记

《尊经阁记》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的着眼点不是“阁”而是“尊经”,所以文章的重点并未放在其阁之规模、样式及内部结构上,而是阐述儒家经典的作用和意义,抨击不能正确对待儒家经典的现象,从理论上说明了“尊经”的重要性。充分表现了王守仁看问题的思想的深度、角度与一般文人的不同。

善恭敬经

善恭敬经

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说教他之功德及事师之方规。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

梵名Mu^la -sarva^stiva^da-vinaya-ks!udraka-vastu 。凡四十卷。属小乘律部经典。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系说一切有部所辑有关制戒之各种因缘及佛陀与弟子间之故事。义净另译有根本说一切有部略毗奈耶杂事摄颂一卷,乃本书摄颂部分之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