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赈散方论

窃谓岁饥有赈,凡赈济之间,不可无此药以陪之,故曰陪赈散。散者,散也,专望有位之君子,以及草野慕义之士,随力施济,散给于人,以寿民也,此陪赈散命名之意也。此方群书不载,亦非师传。予以天下后世百万生民之性命为重,是以日不暇食,夜不就寐,以半生之辛苦,尽卒于此。从此一隅三反而悟其旨,辄由触类旁通而得其要归,自阅历以造其精微而验其神妙,非敢曰自裁,实杜撰之方也。此药计重一钱八分二厘五毫,下咽即苏,半日全愈,全活者不可胜计,二十余年来并不受值。须知铁遇神砂如泥似粉,石经鹤粪化作神飞,若以陪赈散而治疫病,虽数千百万人服之皆霍然全愈也,诚卫生之仙丹,实保民之至宝,不可视为泛常之药而忽之也。每岁自交春分后至秋分前一百八十二日之间,但有后开诸病,俱可服之。若一交秋分后,及未交舂分前,即有疫证,此药俱不可服。须知立方之旨专为热疫起见也。至于寒疫,古人议论纷纭迭出,详且尽也,奚庸多赘。若谬以治寒疫之古方而治今人之热疫,则热疫之人奚罪焉。此陪赈散之所以不得已也。窃观古今之医书,非不有时疫瘟证之条,然皆编入于伤寒部中,其所论之病无非寒疫,其所用之药,名虽谓治疫,实乃治伤寒热病之方也。予窃谓此等方,但治寒疫未尝不验,若误治春分后之热疫,是加之以病而速其死也,可不慎欤!  48Z中华典藏网

浙江山阴陈良佐撰  48Z中华典藏网

陪赈散论说金序48Z中华典藏网

雍正癸卯间,中州大饥,赈恤周至,继以疫。时山阴陈愚山先生客豫,为定热疫证方,药甚平常,功极神速,因名陪赈散。又曰《二分析义》,以热疫多在春分后秋分前也。道光己酉,吾绍水灾后热疫炽甚,按方制送,活人多矣。今年二月,省垣戒严,饥民潦倒,时疫间作。童君荛专出是方见示,文详加校订,仰见陈先生因症立方,发前人未发之旨,体会病情,用心良苦。惟仅传抄本,论说未免沉繁,且传写多讹,不揣謭陋为之删繁更正。谨案是方乃治疫之圣剂,不独饥懂兵燹时为要药,即承平丰稔,遇有热疫,药到病除,无不神效。爰寿诸梨枣,庶陈先生好生之德流传不朽矣。并附刻经验神效诸方,乐善君子,施送济人,药资甚微,不难制合,亦近世补苴之一端也。  48Z中华典藏网

威丰十年岁在庚申夏五月 后学萧山金石文撰  48Z中华典藏网

陪赈散论说48Z中华典藏网

热疫根源48Z中华典藏网

久困于饥,则脾胃受伤而邪火上炎;久困于寒,则冷至彻骨而肺肾俱伤。肺伤则气衰,肾伤则水涸。饥寒伐其体,贫苦乱其心,烦恼百出,以伤其肝,是五脏之邪火发而移热于六腑,一时不能畅达,凝郁蓄结,积久而成热毒。此热疫之根源也。每岁自交春分,天气渐热,疫毒渐炽。四月后,天气愈热,疫毒愈炽。一交秋分,天气渐凉,疫毒得凉即解。热疫乘天时之热气而发越,因名时疫。然亦有温饱而体虚者,每多传染,故曰流行,又日天行。非天欲行此疫也,乃疫病乘天热而行也。盖其见症多端,各随人之受病轻重而发越也。治法应以祛风散火、清热解毒为要,亦非他药品味所能疗,必须以陪赈散投之。  48Z中华典藏网

热疫症状48Z中华典藏网

热疫之病,多因饥寒所致,是以岁歉则饥民多患时疫。大都起于春分后,而尤甚于四五六月间,一交秋分,天气渐凉,热疫自泯矣。盖其症状多端,自宜分条备列,俾可认症施治,庶无贻误。  48Z中华典藏网

有头晕,浑身发热,内烧作渴,呕啰吐食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头眩,胸膈膨闷,不思饮食,遍身壮热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浑身壮热,饮水无度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内烧作渴而身不发热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浑身壮热而无汗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浑身壮热而自汗无度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头疼脑闷,壮热发渴,浑身骨节酸痛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壮热发斑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壮热,瘾疹发露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头面猝肿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腮脸偏肿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咽喉肿痛,痰涎壅塞,滴水不能下者。可用马齿苋贰斤,不见水捣,入白面半斤,陈醋壹两,和匀,敷肿处,便觉冰凉爽快。再口含陪赈散,即能润下咽喉,半日间其肿消如失。  48Z中华典藏网

有喉项俱肿,上连腮颔而疼痛,痰涎上壅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浑身壮热,声音不亮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猝然跌倒,喉中痰响如水鸡声者。切莫误认作真中风及类中风治。  48Z中华典藏网

有浑身壮热,头昏耳聋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头项肿大如斗者,俗名大头瘟。服陪赈散,其功尤捷于普济消毒饮。  48Z中华典藏网

有遍身斑疹杂出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似野火丹毒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似瘾疹风疮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血从口中出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血从鼻孔中出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血从牙宣出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血从大小便中出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小便热淋如血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小便涩痛不通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大便闭结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大便火泄无度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肚腹作痛,肠鸣如雷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舌强,口苦咽干,声音不亮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浑身壮热内烧,口舌生疮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发狂谵语,昏迷不省人事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见神见鬼,手舞足蹈,似风癫狂祟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患热疫而误服发汗之剂,变为亡阳之证,发狂叫跳,或昏不知人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昏不知人,如醉如痴者。  48Z中华典藏网

有浑身壮热,头疼,咳嗽不安者。  48Z中华典藏网

以上三十六般症状,皆热疫也,均宜以陪赈散服之。若但减其热而热犹未净,可再服此药。倘热已尽除,此药不可服矣。如病已初愈,即任意饱食及不戒房劳,或贪食荤腥,并因事恼怒而其病必复发,切宜谨慎。  48Z中华典藏网

陪赈散方48Z中华典藏网

白僵蚕贰拾两,用黄酒炒,捣成细末 净蝉蜕拾两,晒干,捣成细末 嫩姜黄叁两,捣成细末 锦纹大黄若小大黄,令人腹痛,切勿误用,肆拾两捣成细末  48Z中华典藏网

以上四味共和匀一处,每服壹钱搠分贰厘伍毫。用冷黄酒伍钱,生蜜伍钱,调服此药,下腹即苏,半日全愈。宜于空腹时服之。服药后须忌半日不可吃茶水烟酒,饮食俟过半日,只宜常吃稀粥,以四五分饱即止。能如是则病永不发矣,否则饱食一餐,即时复发。至于荤腥,更不可吃,总宜滋味清淡。若贫苦人患热疫,虽经数日及半月,或一月未愈者,但服此药即愈,以其未曾误服他药故也。富贵人服之间有不效者,因其误服他药故也。凡热疫证,自春分以后秋分以前,得服此药,实卫生之仙剂,真捷效之神丹,切勿以有霸药而怀疑。此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生蜜为导,六法俱备,无偏胜之弊,得中和之妙,故其效甚速而其功甚神也。若一交秋分后,未交春分前,即有疫证,此药便不可服。须知立方之旨专为热疫,因时制宜也。至如寒疫证,自有诸名家论说时疫瘟疫治法,详伤寒部中,无庸佐为多赘。以陪赈散命名者,窃谓岁饥有赈,犹赈济之不可无此药以陪之,故曰陪赈散。散者散也,望仁人君子,量力施济,散给于人,俾得寿世之意也。陪赈散每服只宜计重壹钱捌分贰厘伍毫者,以上法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以成一岁,一度应一日,自春分至秋分得半耳,计日乃一百八十二日半也。  48Z中华典藏网

陪赈散药性总说48Z中华典藏网

夫立方必有君、臣、佐、使,而兼引导,此医理之大法也。考之本草,蚕气温味辛,为清化之品,升清阳而降浊阴,散邪火而除邪热,则烦躁解而口不渴矣。盖蚕必三眠三起,眠者皆病而不食也,起者皆愈而能食也。僵者,合箔皆僵,用以治合家皆病之热疫,因其气味相感而以意使之也,故为君。蝉气寒无毒,味咸而甘,为清虚之品,处极高而守廉不食,吸风得清阳之真气,故能去湿散风,饮露得太阴之精华,故能涤热解毒,以不食之物而治乏食之病,其义深其理妙。蜕者,退也,俾人退去其病,脱然无恙,亦因其气味相感而以意使之也,故为臣。姜黄性味辛苦,大寒无毒。藏器谓其除邪热消毒,苏颂喜其辟恶祛邪,能治血中之气,建功逐疫,故为佐。大黄苦寒无毒,亢甚之阳非此莫抑,苦能泄火,兼能补虚,荡涤肠胃,化食调中,安和五脏,推陈致新,能哉定祸乱,所以有将军之号,时疫烦热,非此不除,故为使。米酒性热,其味苦辛而甘,用冷酒,欲其上行头面,遍达肌肤,内通十二经络,外周八万四千毛窍,逐邪驱祟,无处不到,和血行气,助药杀毒,故为引。蜂蜜甘平无毒,弘景云蜜功有五,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功和百药,故为导。立此方以治热疫,百无一失,请采择焉。如贫民小户,欲配合以备自用,可减作。  48Z中华典藏网

白僵蚕酒炒,为末,贰两 全蝉蜕日晒为末,壹两 片姜黄为末,叁钱 锦纹生大黄为末,肆两  48Z中华典藏网

共和匀,收瓶听用。每服壹钱搠分贰厘伍毫,以冷黄酒伍钱,生蜜伍钱调服。药非贵品,易于配合,幸备豫不虞可也。  48Z中华典藏网

热疫忌用药品48Z中华典藏网

凡治伤寒热病发表取汗之药,一概禁用。古人虽不论及,经佐阅历而知,今特摘其所尤忌者十五味,表而出之,切勿误用:麻黄、羌活、独活、葛根、苍术、细辛、香附、艾叶、苍耳子、桂枝、牙皂、巴豆、川椒、乌梅、柴胡。  48Z中华典藏网

附刻陈愚山先生治疫十方48Z中华典藏网

大复苏饮方48Z中华典藏网

川连壹钱 黄芩壹钱,炒 犀角壹钱 知母壹钱 黑栀壹钱 滑石壹钱 麦冬壹钱 人叁壹钱 甘草叁分 茯神壹钱 天麻壹钱 当归叁钱 生地贰钱 丹皮壹钱 僵蚕叁钱 炒蝉蜕伍枚,全  48Z中华典藏网

上药十六味,水煎去渣,俟微温,入生蜜壹杯,冷黄酒壹杯,服之。治热疫神昏不语,目赤口干,形如醉人,或谵语骂人,或哭或笑,或手舞足蹈,不认亲疏,目不能闭者,名越经证。若误服发汗药而然者,名亡阳证,并宜以此饮治之。  48Z中华典藏网

小复苏饮方48Z中华典藏网

川连壹钱 黄芩壹钱,炒 知母壹钱 僵蚕叁钱,炒 川柏壹钱 桔梗壹钱 丹皮壹钱 蝉蜕拾枚,全 车前贰钱 木通贰钱 神曲叁钱,炒 生地贰钱 黑栀壹钱  48Z中华典藏网

上药十三味,水煎去渣,俟微温,人生蜜伍钱,冷黄酒伍钱,加童便壹中杯,冲服。治患时证因误服发汗解肌等药,发狂谵语,不省人事,浑身壮热,大便燥结,宜以此饮治之。  48Z中华典藏网

大清凉涤疫散方48Z中华典藏网

龙胆草壹钱 黄芩壹钱,炒 栀子壹钱,炒 泽泻壹钱 木通壹钱 车前壹钱 当归贰钱 生地贰钱 甘草叁分 五味壹钱 天冬壹钱 麦冬壹钱 川连壹钱 知母壹钱 泽兰壹钱 银花壹钱 蝉蜕伍枚,全 僵蚕叁钱,炒 全蝎叁枚  48Z中华典藏网

上药十九味,水煎去渣,俟微温,入生蜜壹杯,冷黄酒壹杯,服之。冶热疫浑身壮热,胁痛,耳聋口苦,自汗,口鼻出血,或谵语狂走,以此方服之。胆草泻肝热;黄芩泻肺热;栀子清三焦热;泽泻清肾经湿热;木通、车前泻火于下;当归养血;生地凉血;甘草和中;天麦二冬、五味清金平木,润燥养筋;黄连泻心火;知母泻肾火;泽兰行气消毒;银花清热解毒;蝉蜕、僵蚕乃清化之品,为治疫要药;全蝎去风定搐。  48Z中华典藏网

小清凉涤疫散方48Z中华典藏网

生地壹钱 丹皮壹钱 川连壹钱 当归贰钱 石膏壹钱 银花贰钱 蝉蜕伍枚,全 僵蚕叁钱,炒 泽兰贰钱 紫草壹钱  48Z中华典藏网

上药十味,水煎去渣,俟微温,入生蜜壹杯,冷黄酒壹杯,服之。治热疫浑身壮热,内有积热,烦躁头沉,满面发烧,或唇口颊腮肿者,以此方服之。  48Z中华典藏网

神效靖疫饮第一方48Z中华典藏网

黄芩壹钱,炒 黄连壹钱 玄叁壹钱 橘红叁分 甘草叁分 连翘壹钱 僵蚕叁钱,炒 蝉蜕伍枚,全 桔梗壹钱 银花贰钱 龙胆草壹钱 泽兰贰钱 白附伍分  48Z中华典藏网

上药十三味,水煎去渣,俟微温,入生蜜壹杯,冷黄酒壹杯,服之。治热疫浑身壮热憎寒,体重,头面猝肿,目不能开,咽喉不利,口干舌燥,气喘者,以此饮服之。  48Z中华典藏网

神效靖疫饮第二方48Z中华典藏网

陈皮陆分 丹皮壹钱 川连壹钱 黄芩壹钱,炒 川柏壹钱 地骨皮壹钱 车前壹钱 木通壹钱 僵蚕叁钱,炒 蝉蜕拾枚,全 神曲叁钱,炒 当归贰钱 桔梗贰钱  48Z中华典藏网

上药十三味,水煎去渣,俟微温,入生蜜伍钱,冷黄酒伍钱,和匀服之。治因事生气后患时证,浑身憎寒壮热,头沉,遍身肢体疼痛,即见瘟疹发现,急宜以此饮服之。  48Z中华典藏网

神效靖疫饮第三方48Z中华典藏网

川连壹钱 当归叁钱 丹皮贰钱 生地贰钱 僵蚕叁钱,炒 蝉蜕拾枚,全 木通贰钱 车前壹钱 神曲叁钱,炒 红花壹钱 桔梗壹钱 黄芩壹钱,炒  48Z中华典藏网

上药十二味,水煎去渣,俟微温,入生蜜伍钱,冷黄酒伍钱,童便壹中杯,和服之。治患时证浑身壮热,目赤,谵语,手足抽牵,病势甚危,应以此饮服之。  48Z中华典藏网

神效驱疫饮第一方48Z中华典藏网

黄连壹钱,炒 川柏伍分,炒 黄芩伍分,炒 银花贰钱,炒生地贰钱,炒 木通壹钱 车前壹钱 神曲叁钱,炒 僵蚕贰钱,炒 蝉蜕伍枚,全 桔梗壹钱  48Z中华典藏网

上药十一味,水煎去渣,俟微温,入生蜜壹杯,冷黄酒壹杯,和服。治热疫初觉浑身发热憎寒,体重,四肢无力,遍体酸疼,口苦咽干,胸膈胀闷者。此药服后便有奇验,即或发有斑疹而内证悉除,极为神妙。  48Z中华典藏网

神效驱疫饮第二方48Z中华典藏网

川连壹钱 僵蚕贰钱,炒 蝉蜕拾枚,全 白附壹钱 陈皮陆分 丹皮壹钱 当归贰钱 生地贰钱 车前壹钱 木通壹钱 神曲三钱,炒 桔梗壹钱 生甘伍分  48Z中华典藏网

上药十三味,水煎去渣,俟微温,入生蜜伍钱,冷黄酒伍钱,童便壹中杯,和服。治患时证浑身壮热憎寒,心疼,呕吐,发狂,谵语,昏不知人者,应以此饮服之。  48Z中华典藏网

神效驱疫饮第三方48Z中华典藏网

川连壹钱 当归贰钱 生地贰钱,炒 生黄芪贰钱 红花壹钱 泽兰贰钱 蝉蜕拾枚,全 僵蚕贰钱,炒 桔梗贰钱 神曲叁钱 生甘叁分 黄芩叁钱 丹皮贰钱  48Z中华典藏网

上药十三味,水煎去渣,俟微温,人生蜜伍钱,冷黄酒伍钱,和服。治患时证浑身憎寒壮热,头晕,干呕,四肢无力者。无论妇人有孕与否,均应以此饮服之,不可谓蝉蜕、僵蚕乃孕妇忌用之药,所谓有病则病受之,并不动胎气也。  48Z中华典藏网

附刻经验神效方48Z中华典藏网

太乙灵通万应神丹48Z中华典藏网

麝香叁钱,用当门子,勿见火,研极细 茅山苍术叁两陆钱,米泔水浸七次,切片焙干 甘草贰两四钱,去节,微炒 锦纹大黄陆两,切片晒干 麻黄叁两陆钱,去净根节,微剉焙干 杜蝉酥玫钱,用烧酒化如饴糖,入大黄末拌匀,晒干,再研细末 辰砂叁两陆钱,水飞净 明雄黄叁两陆钱,水飞净 明天麻叁两陆钱,切片焙干 公丁香陆钱  48Z中华典藏网

上药各研极细末,照上分两称准,烧酒泛为丸,如绿豆大,辰砂为衣,用磁瓶收存,将口封紧,勿令泄气。  48Z中华典藏网

治痧证绞肠,霍乱转筋,吐泻或欲吐不能欲泻不可:用七丸,放舌下,俟舌微麻,开水送下。  48Z中华典藏网

治中寒中暑头疼肚痛,乍寒乍热:用七丸,放舌下照前服。  48Z中华典藏网

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用一丸捻碎,吹鼻取嚏,后照前服七丸。  48Z中华典藏网

治疟疾,并三阴疟,或发至一二年者:服十三丸,照前空心早服,服后节饮食一日。三服,无不立愈者。  48Z中华典藏网

治中暑伤水转成痢疾,里急后重者:用七丸,照前服。三服立愈。  48Z中华典藏网

治喉风,喉痹,并一切咽喉之症:用七丸噙化。三服,无不立愈。  48Z中华典藏网

治瘟疫传染:每服十七丸,被盖取汗,神效。或家已有中疫之人,余人尚未传染者,预服,可以却病。  48Z中华典藏网

治偏正头风:如左太阳疼用一丸,捻碎,吹右鼻孔。右疼吹左。正疼者,两孔俱吹内。照前服,立愈。  48Z中华典藏网

治伤食伤水,饱闷难过:用三丸照前服。  48Z中华典藏网

治寒湿脚气:用七丸,照前服。  48Z中华典藏网

治脏腑积聚,久成癥瘕不散:照前每服七丸,以消散为度。  48Z中华典藏网

治脏腑生虫,鼓胀黄瘦:每早空心服七丸,三服见效。  48Z中华典藏网

治食厥,痰厥,气厥:用七丸,照前服。  48Z中华典藏网

治山岚瘴气,并四时不正污秽之气中人者:用七丸,照前服。或早起山行,口噙一丸,能使瘴疠不侵。  48Z中华典藏网

治胃肮疼痛,九种气疼:用七丸,放舌下,照前服,立愈。  48Z中华典藏网

治毒疮疽疖,并一切无名肿毒:每照前服七丸,外用七丸,以津唾研碎搽上,无不奏效。  48Z中华典藏网

治跌打损伤:初被跌打时,用七丸,捻碎,入鼻取嚏后服一二次,神效。  48Z中华典藏网

治蛇蝎毒虫螫咬,痛痒难忍:十四丸,照前内服、外敷。  48Z中华典藏网

上方传之异人,屡试屡效,慎勿以其微而忽之!  48Z中华典藏网

小儿每服减半。孕妇忌服。  48Z中华典藏网

仙传神效五香丸48Z中华典藏网

五灵脂壹斤 香附子去净毛,壹斤,水浸一日 黑丑贰两 白丑贰两  48Z中华典藏网

上药四味,共研极细末,以一半微火炒焦,一半生用。和匀,米醋糊丸,如萝葡子大。每服七八分,或壹钱,姜汤送下。临卧吃一服,次早再一服,有病即化。惟孕妇忌服。此方仙传,秘于道藏。善能消痛,消痢,消食,消积,消痰,消胀,消气,消痞,消滞,消肿,消血,消蛊,消隔,消闷,并治痰迷心窍等症无不神效。每见修合制送者,药到病除,屡试屡验,真惠而不费也。  48Z中华典藏网

产前加味芎归汤48Z中华典藏网

全当归壹两 川芎伍钱 醋炙败龟板伍钱 血余即妇人头发。壹丸,如鸡子大,肥皂水洗净,红瓦焙存性,先时预备  48Z中华典藏网

上药四味,水贰碗,陈酒壹杯,临产时煎服两剂,最为有益。此方专治交骨不开,及横生倒产,无不神效。虽胎死腹中,连服数剂,亦即产矣。百试百验,奏效如神。  48Z中华典藏网

产后生化汤48Z中华典藏网

全当归伍钱 川芎贰钱 桃仁七粒,去尖皮,研碎 炮姜三分炙甘草伍分  48Z中华典藏网

上药五味,水贰碗,陈酒壹杯,煎服。产后连服两剂,五日内每日服一剂,最为有益。此方专治产后恶露不行,或儿枕酸疼,或小腹作痛,或寒热往来,或败血壅滞,连服两剂,立即安痊。百试百验,奏效如神。  48Z中华典藏网

救慢惊风神效方48Z中华典藏网

按:急惊与慢惊,症大相反。急惊之症,喉中多有热痰,故用抱龙牛黄等丸,下咽即醒,再用清热消导之药,一剂而霍然。慢惊乃寒疫虚风,非逐寒补肾,何以奏效。时师以一方治二症,未悉其致病之由,不分急慢、寒热、虚实,率以抱龙牛黄等丸施治,不特无效,且速其祸矣。今将慢惊各症,胪列如下:  48Z中华典藏网

慢惊吐泻,脾胃虚寒也。  48Z中华典藏网

慢惊身冷,阳气揭遏不通也。  48Z中华典藏网

慢惊鼻孔煽动,真阴失守,虚火铄肺也。  48Z中华典藏网

慢惊面色青黄及白,气血两虚也。  48Z中华典藏网

慢惊口鼻中出冷气,中寒也。  48Z中华典藏网

慢惊大小便青白,肾与大肠全无火也。  48Z中华典藏网

慢惊昏睡露睛,神气不足也。  48Z中华典藏网

慢惊手足抽掣,血不行于四肢也。  48Z中华典藏网

慢惊角弓反张,血虚筋急也。  48Z中华典藏网

慢惊汗出如洗,阳虚而表不固也。  48Z中华典藏网

慢惊手足瘈疭,血不足以养筋也。  48Z中华典藏网

慢惊囟门下陷,虚至极也。  48Z中华典藏网

慢惊身虽发热,口唇焦裂出血,却不喜饮冷茶水,而所吐之乳、所泻之物,皆不消化,其脾胃无火可知。口唇之焦裂出血者,乃真阴之不足故也。  48Z中华典藏网

逐寒荡惊汤48Z中华典藏网

伏龙肝叁两,研 丁香拾粒,研 炮姜壹钱 胡椒壹钱,研 肉桂壹钱。研极细末,冲服  48Z中华典藏网

上药五味,煎一酒杯,灌下,吐泻立止。再服理中地黄汤,定获奇效。  48Z中华典藏网

加味理中地黄汤48Z中华典藏网

熟地伍钱 当归叁钱。如二三剂后泄泻不止者,去之 萸肉壹钱陆分 枸杞子叁钱 炮姜壹钱伍分 条芩贰钱 枣仁贰钱 五味子壹钱 补骨脂贰钱 土炒白术肆钱 炙甘草壹钱 肉桂壹钱,研极细末,冲服48Z中华典藏网

加鲜生姜叁片、红枣叁枚、胡桃肉壹枚,杵碎为引。另用灶心土壹两,煎汤滤净,代水煎药。收浓汁大半杯,加淡附子叁分,煎水和药。量儿大小,分数灌之。如咳嗽不止,加蓿壳壹钱、金樱子壹钱。如大热不退,加白芍壹钱。如泄泻不止,减去当归,加丁香陆分,服一剂后,即减去附子,只用丁香染粒。以附子太热,不宜多用,恐致小便闭塞。然不用附子,则寒伏脏腑,固结不开,犹泄泻不止,非丁香不为功也,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用者审之。此方扶阴固本,治慢惊之神剂。若小儿吐泻不止,或微见惊搐,胃中尚可受药,吃乳便利者,不必先服逐寒荡惊汤,只服理中地黄汤足矣。如小儿尚未成惊,不过昏睡,发热不退,或时热时止,或日间安静夜间发热,以及午后发热等症,总属阴虚,皆宜服之。若茁壮之小儿,眼红口渴,大便闭结,气旺声洪,不喜饮冷茶水者,乃实火之证,宜用清热消导之剂。倘吐泻交作,则非实火可知矣。此方补造化阴阳之不足,具回生起死之神功。然大虚之证,初服亦不甚效,必须大剂多服,无不痊愈也。48Z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