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指玄篇诗注
作者:白玉蟾白玉蟾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仪礼译注
儒家经典之一。简称《礼》,亦称《礼经》或《士礼》。春秋、战国时代一部分礼制的汇编。十七篇。相传为周公制作,或谓孔子订定。实为战国初至中叶成书。《十三经注疏》中收东汉郑玄《仪礼注》、唐贾公彦《仪礼义疏》。
春秋名号归一图
二卷。冯继先撰。据《崇文总目》及马端临《文献通考》所记,此书旧本类似表谱之体。《文献通考》引李焘谓冯继先作此书之意云:“昔丘明传《春秋》,于列国君臣之名不一其称,多者至或四五,始学者盖病其纷错难记,继先集其同者为一百六十篇。”宋岳珂刻印相台九经之时,附此书于《春秋》经传之后,并订其伪谬、重新分行排列。以每人为一条,下列其不同名号,小字注其见之处。如“周公闵文十四、宰孔僖五年注、宰周公僖九年、经五年周公同。”此书所列人名,以国为别,依次为周、鲁、齐、晋、楚、郑、卫、秦、宋、陈、蔡、曹、吴、邾、杷、莒、滕、薛、许,最后为杂小国。类似今人名索引,非常便于读者检索,实为读《春秋》经传之工具书。后元程公说《春秋分纪》有《名谱》二卷,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有《姓氏表》,即此之发展。此书最早附刻于《春秋经传集解》,有宋龙山书院刻本、元相台岳氏荆溪家塾刻本、明万历八年金陵亲仁堂刻本。单行本有许氏宋种德堂本、元刻本、明刻本、《通志堂经解》本、武英殿仿岳本、汪刻丛书本等。
华严经文义要决问答
华严经文义要决问答,四卷,新罗表员集,外题华严经文义要决。
四分比丘尼戒本
佛教戒本。传统题作后秦佛陀耶舍译,唐怀素集。一卷。北图有珍33等九十号左右。英、法、俄、日等藏有S.440、P.2310等数十号。传统认为此戒本是怀素在佛陀耶舍所译《四分律比丘尼戒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但历代经录无佛陀耶舍译《四分律比丘尼戒本》之记载。故此戒本或是怀素据《四分律比丘戒本》之体例,从《四分律》关于比丘尼之戒律中集出;或佛陀耶舍翻译,经录失载。戒本把比丘尼应遵守之戒律以条文的形式一一列出,成为中国比丘尼日常生活所依据的规范。敦煌地区尼僧数量颇多,故此类戒本颇受重视。历代大藏经均收,敦煌本保留了较早的形态,可供校勘。S.1167题记谓:“比丘尼 先为师僧父母,后为己身,时诵《尼戒》一卷。龙兴寺僧智照写。”上海图书馆127号题记谓:“子年十一月,比丘潜均写。”北寒100题记谓:“比丘常秘写。”北生22题记谓:“写,戊寅年五月十六日,梁再兴。”S.6637题记谓:“比丘尼灵相戒本。”北辰47题记:“戒意”,显然也是比丘尼的名字。由此可知,敦煌比丘尼所用之戒本大抵为比丘或俗人抄写。或者反映了当时比丘尼的文化层次与在教团中的地位均较低。
苏悉地羯罗经
译曰妙成就业经,三卷,唐输婆迦罗译。密宗三部经之一。说苏悉地之法。真言经一百余部内,虽皆说速疾成就之法,而此经独为其至极,故名妙成就法。
乐邦文类
5卷,南宋宗晓编,成书于庆元六年(1200)。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为净土类文献之总集,“乐邦”指西方极乐世界。“文类”谓文献类编。全书分经、咒、论、序、跋、文、赞、碑记、传、杂文、赋铭、偈、颂、诗、词凡十四门,按文类分编,共收各种文字二百四十七篇。有些文字末尾附宗晓评语。本书不仅收录五十余种经论中有关西方净土的经咒论述,而且收录了自东晋至宋代关于净土宗历史、人物、事件、著述、仪式、文学、艺术等各种文献资料,为中国净土宗的重要典籍。此书编成后四年,宗晓又将新搜集到的资料编为《乐邦遗稿》二卷,共收文一百二十篇。两书刊行后流布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