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川易说
作者:王心敬
十卷,清王心敬著。书中认为“学《易》可以无大过,是孔子明《易》之切于人身,即是可以知四圣人系《易》之本旨,并可以识学《易》之要领。“故认定《易》为人事之书,书中所言阴阳消长,只是一个影子。讲《易》离开阴阳消长之像,就会悬空谈《易》;讲《易》不切于人事,则是捕风捉影,未抓住根本。主张根据阴阳消长之像,来探究其中的人事观念。又提出《易传》十篇为孔子所作,怕当日学《易》者视《易》为高深玄远,而特别重申易简之说。《四库全书》指出:王氏所注诸经,大抵好为异论,唯“此编推阐《易》理,最为笃实。其言曰:‘学《易》可以无大过,是孔子明《易》之切于人身,即是可以知四圣人系《易》之本旨,并可以识学《易》之要领。’又曰:‘《易》是道人事之书,阴阳消长,只是借来作影子耳。故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于阴阳消长处看得不明,是影子不真;若徒泥阴阳消长而无得于切己之人事,亦属捕风捉影。”
王心敬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苦炼
《苦炼》从酝酿到成书历时四十余年,尤瑟纳尔漫长的创作过程也堪称一部人生的炼金术。十六世纪初的欧洲,泽农出生于布鲁日首屈一指的富商家庭。他从未谋面的生父是来自佛罗伦萨的一位年轻教士,为了远大前程的召唤,断然割舍北方水城的短暂恋情。身为私生子,泽农是为教会长大的。然而二十岁时,他决定离家出走,到大千世界去探寻知识。他在三十多年里游历了大 半个世界,然后隐名埋姓回到布鲁日,在济贫院里为穷人看病。一桩与他几乎无关的僧侣风化事件令他的真实身份暴露,经世俗司法当局与教会的联席审判,泽农被判火刑。1569年2月,寒冬将尽的时候,泽农在临刑前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出生的城市里死去。
类编长安志
城镇志。元骆天骧纂,薛延年校正。十卷。天骧别号藏斋,长安(今属陕西)人。官京兆路儒学教授。骆氏在宋敏求《长安志》基础上,分门别类改编,故名“类编”。纂成于元贞二年(1296),十万余字。该书收集各种有关长安的传记方志,并搜录秦中历代碑刻、诗文及鸿儒故老记述,分类汇集,首创方志类书体例。全书共分34类,包括杂著、管治郡县、京城、宫殿室庭、圜丘郊社、明堂辟雍、苑囿池台、馆阁楼观、堂宅亭园、街市里第、寺观、庙祠、山水、川谷等。
辽宋夏金史讲义
《辽宋夏金史讲义》是根据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辽宋的先后建国及其对立与斗争;第十一世纪的宋帝国;辽与北宋的衰亡和女真族的崛兴与建国;南宋与金的对立和斗争;宋代的国民经济;宋代的文化。辽宋夏金是中国历史的转型期,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以及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变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等都空前突出,纷纭复杂,作者高屋建瓴,立足宏观,使读者对于这一时期的历史有“示诸掌”的之感,实为该领域重要的学术入门之作。
金刚经直说
金刚经直说,一卷,清成鹫着并序。
景教三威蒙度赞
唐代景教经典。与《尊经》共成一卷。由六纸粘接而成,《三威蒙度赞》占三纸,二十四行。首行题“景教三威蒙度赞”,末行题“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一卷”。“三威”谓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蒙度”为仰望救赎之意。全经有七言诗四十四句,系教会举行宗教仪式时诵唱用的赞美诗,相当于拉丁文本的《荣归上帝颂》。原件最早由罗振玉著录刊布,见《敦煌石室遗书》第三卷(1909)。一般认为,此经为叙利亚文本的汉译本,译者则为八世纪来华的景教传教师景净。法国吴其昱已找到与该经对应的希腊文、拉丁文和叙利亚文版本,并将汉文本与叙利亚文本一一比较,见其《景教三威蒙度赞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七本第三分册,1986)。
戒德香经
佛说戒德香经,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说戒香普闻,胜于世间诸香。出杂阿含三十八。小乘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