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易数

作者:邵雍
梅花易数

古代占卜法之一。其方法为任取一字,画数以八减之,余数得卦。再取一字,以六减之,余数得爻,依易理占断吉凶,相传为宋邵雍所作。是一部以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的书,相传邵雍运用时每卦必中,屡试不爽。梅花易数依先天八卦数理,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随时随地皆可起卦,取卦方式多种多样。从《梅花易数》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来看,《梅花易数》亦有一整套独立、完整的筮占系统和易占理论。这一系统有一整套独特的起卦方法,有独特的以体用为主结合阴阳、五行、八卦卦象参断吉凶的筮占方法,有独立的确定应期的方法。除此以外,还就观外应有独到详备的论述,并把筮占学说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因而《梅花易数》无疑属于《周易》数术学的一种。

猜你喜欢的书

高令公集

高令公集

诗文集。北魏人高允(390—487)撰。一卷。允字伯恭,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魏太武帝(拓跋焘)时,历中书博士,迁侍郎。文成帝(拓跋濬)时,官至中书令,高宗敬之,不直呼其名,而称“令公”。他历事五帝,居显位达五十余年,享寿九十八而终。他少孤,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从师求学,博通经史、天文、算术,尤好《春秋公羊传》。德高于世,有文名。著有《公羊释》、《左氏释》、《毛诗拾遗》、《杂解》百余篇,另有《算术》三卷,文集二十一卷,均散佚。是集为明张溥辑刊,收赋、表、疏、上书、书、颂、论、训、祭文等,诗仅存四首。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致陆小曼

致陆小曼

本书载有从1925年3月3日一直到1931年10月29日徐志摩给陆小曼的65封信。关于围绕在他们两人之间的这段感情争议一直很多,一个是多情才子,一个是著名的交际花,很难想象他们的结合会是怎样的坎坷曲折。但不论他们个人的是非对错,这65封信,字里行间却是说不尽的柔情爱恋。这些信件虽没有徐志摩的诗一般的华章辞采,每一个普通的字眼,每一句普通的问候却都敲打着心房。他所有的字句,带着他的感情,汇集成一条爱的直线,从远方延伸到爱处,从信中延伸到信外,一直让她,也让我们感受到。

太上黄庭经注

太上黄庭经注

明末清初的石和阳撰著,清乾隆时李明彻评阅。石和阳号嵩隐子,河南南阳人,本儒士出身,于理学颇有研究,擅长著述。 该书是一部道家养生专著,以《黄庭经》为蓝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每卷末都有后记总结概括其大意。上卷论天人相应,以及外练筋骨、内练精气神得以长生久视之理;中卷指出人身先天根本,直论双修奥妙,包括阴阳、性命、离坎,身心一切发明,周身关,清静内观,固精养气,运通任督,进汞抽铅,伏虎降龙等要诀;下卷复伸明修真法度,药物名象,还返之机关,取坎填离,复回本体,而生大药,乾坤交姤,而结灵胎,金丹入鼎,火候温养之功,而调神化,直至无为,以超凡圣,泄尽天机,直言口诀,即天仙之道毕矣。清乾隆五十八年有白云山房刊本。

放翁诗选

放翁诗选

宋诗别集选本。有《四部丛刊》本,书题为《精选陆放翁诗集》。分《前集》、《后集》、《别集》三部分。《前集》,南宋末罗椅编选。椅字子远,号涧谷,宝祐进士。该集只加圈点而无评批语,前有序,落款为“大德辛丑立夏日適孙憼百拜谨识”,可知此集于“大德辛丑”(1301)夏由罗椅之孙罗憼再刻。又序中有“善和书卷存者仅十一於千百”之语,可知前此尚有“善和刻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曰:“元大德辛丑其孙憼始刻之”,其语不确。《后集》八卷,南宋刘辰翁编选。该本前后无序跋,句下及篇末时有附批,其体例与所评杜甫、王维、李贺等集相似。详考其词意观点,确为刘辰翁所选评,非伪托本。“明人刻刘辰翁评书九种,是编不在其中,盖偶未见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前集》、《后集》开始时本各自单行,至元朝时坊贾始将二书合刻,并追题《前集》、《后集》之名,又删其重复者,故两集中无一首重见。《别集》一卷,未题编纂者名氏。其诗皆见之于《瀛奎律髓》中。当是合刻时增补,以补二集之遗。

六门教授习定论

六门教授习定论

全一卷。又作习定论。印度大乘宗经论部。无著菩萨颂,世亲菩萨释,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据开元释教录卷九载,本论于武后长安三年(703)十月在西明寺译出,系简要叙述当代瑜伽系禅观之内容,明以六门修习禅定,而得世出世之果。

阿含正行经

阿含正行经

佛说阿含正行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五根为贼,五根相欺,及说十二因缘,诫持五戒,修四念处,得度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