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龄要旨

作者:冷谦
修龄要旨

作者冷谦,字启敬,道号龙阳子。明代洪武初人,寿在150岁以上。该书集“四时调摄”、“延年六字总诀”、“四季却病歌”、“长生一十六字诀”、“十六段锦法”、“八段锦法”、“导引歌诀”、“却病八则”等篇,主要阐述气功养生法祛邪治病,摄生延年的基本知识和具体方法。这些都是冷谦自己应用气功益寿延年的经验总结。其中“四时调摄”宗《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述四季调养五脏的方法;“起居调摄法”述平素饮食卫生,起居调摄的知识;“延年六字总诀”介绍应用嘘、呬、呵、吹、呼、嘻法防治疾病;“长生一十六字诀”说明一十六字诀的作法、功效、应用;“十六段锦”和“八段锦”、“导引歌诀”论述导引的姿势、作法。内容丰富,是研究气功养生法的宝贵文献资料。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论财富的分配

论财富的分配

《论财富的分配》是乔治·拉姆赛的主要经济著作。在经济学说史中,拉姆赛只能是一个次要的经济学家。但是,把他贬低为一个完全不值得一提的人物,认为他的经济学说不过表达当时经济学界流行的观点等看法,却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史家的阶级偏见。十九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迅速庸俗化的时期。资产阶级所要求的是为当时辩解所急需的经济学说。于是,鼓吹“节欲论”和“最后一小时论”的西尼尔成为时代的宠儿,而缺乏这种作用的甚至有背道而驰倾向的同年代的拉姆赛的著作,不免于湮没无闻。因此,拉姆赛的《论财富的分配》一书,在其初版后一百三十八年(1974 年),以一本“经济古典名著”的形式重版,有值得称道的意义,而汉译本的出版也自是值得欢迎的。

习惯重于方法

习惯重于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胡适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二十多篇,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胡适的读书治学观点和方法。

伤风约言

伤风约言

时疫著作。日本后藤省(仲介)撰于日享保十六年(1732年)。书分伤风名义、六经辨解、伤风大意、浅证治例、深证治例、闭证治例、脱证治例、脉论等共8章。作者谓风即是寒,风之伤人,初袭于经,继侵于腑,因有六经之别,据此深阐其义。此书收入《三三医书》中。现存1732年文泉堂刻本。《皇汉医学丛书》第八册,1936年上海世界书局刊行(国家图书馆扫描本);早稲田大学図书馆扫描本

大业拾遗记

大业拾遗记

一名《南部烟花录》、《隋遗录》。传奇小说。旧题唐颜师古作,后人多疑其伪。上下两卷。叙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巡幸江都之逸事。上卷记隋炀帝巡幸途中花天酒地,唯事女色,下卷记他至江都后侈靡无度的行宫生活。鲁迅《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说: “《隋遗录》上下卷,据原本《说郛》七十八录出,以《百川学海》本校之。前题唐颜师古撰,末有无名氏跋,谓会昌中,僧志彻得于瓦棺寺阁南双阁之荀笔中,题《南部烟花录》,为颜公遗稿,取《隋书》校之,多隐文,后乃重编为《大业拾遗记》。原本缺落,凡十七八,悉从而补之矣云云。是此书本名《南部烟花录》,既重编,乃称《大业拾遗记》

酌古论

酌古论

南宋陈亮撰。四卷。见于《龙川集》。自称“独好伯(霸)王大略,兵机利害”(《序》),陈亮在酌古论中评论了十九位历史人物,即汉光武帝、刘备、曹操、孙权、苻坚、韩信、薛公、邓禹、马援、诸葛亮、吕蒙、邓艾、羊祜、崔浩、李靖、封常清、马燧、李愬、桑维翰。陈亮并不是对这些人物的各个方面都加以评价,而是只就他们的军事活动来进行分析与总结,剖判其得失功过,以为中兴之主临敌参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其他译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其他译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vajra cchedikā prajñā pāramitā 梵文释义: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简称《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本是最早也流传最广的译本。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刚经》的释论有:憨山大师的《金刚决疑》;天亲菩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