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经考异
作者:朱熹
一卷。南宋朱熹撰。《阴符经考异》,又称《黄帝阴符经注解》。唐代有两种《阴符经》注本(李筌《阴符经集注》和张果《阴符经注》)流传于宋,引起宋儒研究《阴符经》者聚讼纷争,争论焦点就是《阴符经》的真伪。一种意见认为《阴符经》不是商末就是周末之书;一种意见认为是战国时书;再一种意见认为以文字气象言之必非古书,但如果不是深于道学之人不能作此书,而唐李筌不是深通道学的,所以认为此书是李筌之前的人所作;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此书即唐李筌所作,托名于黄帝又伪称得于嵩山石室之中。朱熹在《阴符经考异序》中,认真分析了各种意见,认为唐张果虽然称于道经藏中得《阴符传》,但毕竟出于李筌之后,而《阴符传》也不是原书,更引各家考证之说予以否定,认为《阴符经》恐是唐李筌所为,是因为李筌着力去做,《阴符经》便流行于世。朱熹《序》后为《阴符经注解》,采用四百余字本,按神仙抱一之道,富国安民之法、强兵战胜之术(即道、法、术)之意,分为上、中、下三篇,不标篇名。注文外有黄瑞节附录,多引朱子与须溪刘氏之说以释经。注文中又多处附加按语,校对各家经文的异同。后世研究《阴符经》的学者,将朱熹对《阴符经》的考异作为一家之说,但经中之注与按语,实有助于后世对《阴符经》经文的校雠与成书年代的籍考。现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思维的本质
《思维的本质》是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的代表作,胡适终生佩服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陶行知深受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观点的影响。杜威认为教育必须以反省思维为目的。杜威在书中运用了大量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详细阐述了我们进行思考时的不同过程。 《思维的本质》共三大篇,第一篇是关于思维训练的问题,主要说明什么是思维、反省思维的必要性、固有的知能与思维训练、学校的情境与思维训练。 第二篇加入逻辑的考量,进行完整反省思维行为的分析、系统性的推论与试证以及阐释了判断在思维中的地位等。 第三篇则是关于思维的训练,包括活动与思维训练、语言文字与思维训练、思维训练中的观察与知识、教课与思维训练等。
奥兰多
《奥兰多》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于192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是一部最具夸张特色并带有浪漫自传色彩的小说,记录了主人公奥兰多从16世纪的男性到20世纪的女性的转变过程,完整的双重人格促成了其人生价值的实现。故事始于十六世纪伊丽莎白时代,终于一九二八年伍尔夫搁笔的现时,历时四百年。奥兰多先是一位天真无邪的贵族美少年,因深受伊丽莎白女王宠幸而入宫廷。詹姆斯王登基后,大霜冻降临,奥兰多偶遇一位俄罗斯公主,坠入情网,结果失恋亦失宠,隐居乡间大宅。奥兰多从小迷恋文学和诗歌,莎士比亚的身影令他难以忘怀,设法与小有名气的诗人格林相识,不料又受戏弄,加之不堪忍受罗马尼亚女大公的纠缠,遂请缨出使土耳其。在君士坦丁堡的一场大火之后,奥兰多变为女子,离开官场,混迹于吉普赛人之间。再后返回英国,成为上流社会的贵妇,结识一批当时著名文人。进入维多利亚时代,为了继续写作,奥兰多只能与时代精神妥协,并嫁给了一位海船长。到故事结尾,奥兰多已是二十世纪的获奖诗人,回到那贯穿全书、象征传统的大宅,来到大橡树下,回顾她对文学和诗歌的永恒的追求。
事物纪原
是流传下来的比较早的一部考证事物起源和沿革的专门类书。宋代高承编撰。全书共10卷,分为天地生殖、正朔历数、帝王后妃、衣裘带服、学校贡举、经籍艺文、什物器用、岁时风俗、农业陶渔、博弈嬉戏、草木花果、虫鱼禽兽等五十五部,每部下又分若干事,共一千八百四十一事。每事目下列引文,多引用原书原文。此书搜罗广泛,天文、历数、典章制度、飞禽走兽、花草虫鱼及其他许多事物,往往都能找到。由于各条是以类相从,要查找一事,先估计这一事物可能在哪一部,然后在该部查找。例如:观灯、竞渡、乞巧,这都是古代的风俗,我们可在“岁时风俗”部找到。《事物纪原》的特点是,如同书名所标示的是追溯事物的起源,探索事物命名的由来,凡书中所列事物,不论巨细都要“原其始,推其自”。此书特别对一些生活器物、食品等选录较多,还有不少资料可供研究科技史的参考。总之,对一事一物都考索古书,求其缘起,《事物纪原》确是第一部书它将散见于群书中有关事物起源的记叙搜集起来,汇成一编,集中地记录了我国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为我们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但此书对事物起源的考证,失误之处也不少,而且有些条目的归部不甚合理,给人查找带来困难。不过,本书毕竟是开考源之作的先河,对后世有明显影响。明、清两代又陆续出现多种这方面的类书。
伤寒论浅注补正
伤寒类著作。汉·张仲景撰,清·陈修园浅注,唐容川补正。七卷。宗海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已著录。唐氏对陈念祖《伤寒论浅注》较为推崇,但又认为“此书注解,尚有缺误”,故在其书基础上予以补正,故名。卷一至卷三为太阳病。卷四至卷六为三阴病。卷七为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辨痉湿暍等。唐氏对《伤寒论》通篇进行注释。认为“仲景原文,撰用《素问》、《九卷》、《阴阳大论》、《八十一难经》,凡我注家,自不应参以后说。然近出西医,其论形迹,有足证明《内经》者,间亦采入注中”。可见唐氏试图以中西汇通观点诠释补正,难免有穿凿附会之处。有光绪二十二年(1896)善成堂刻本,三十二年重庆中西书局铅印本。
苏门四学士词
龙榆生先生校点《苏门四学士词》,分《淮海居士长短句》、《豫章黄先生词》、《晁氏琴趣外篇》、《柯山词》,前二种各一册,后二种合一册,中华书局1957年出版(《淮海居士长短句》7月出版,《豫章黄先生词》、《晁氏琴趣外篇附柯山词》8月出版)。全集即用中华书局本作底本。龙先生校点《樵歌》,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1月出版,作者署名“龙元亮”。全集即用文学古籍刊行社本作底本。
念佛与十大愿王
道源法师讲述,许宽成居士记,在八堵正道山海会寺。‘药无贫贱,对症者良。法无高下,应机者妙。’医生开出来的一切药品,皆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只要对症,能把患者的疾病治痊愈了,悉是良药。如来说出来的一切法门,皆以了脱生死为目的。只要应机,能把众生的生死了脱了,无法妙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