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玩辞集解

作者:查慎行
周易玩辞集解

清查慎行撰。10卷。查慎行受业于黄宗羲,故能不惑于图书之学,谓河图洛书与《易》无关。经文次序用注疏本,乾卦之末有注,其说明白笃实。收入《四库全书》、《昭代丛书己集》。此书训解《易》义,用孔颖达《周易正义》本;卷首论《易》图等事,颇为笃实可取。《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慎行受业黄宗羲,故能不惑于图书之学。卷首《河图说》二篇,一谓河图之数圣人非因之以作《易》,乃因之以用蓍,自汉、唐以下未有列于经之前者;一谓河图出于谶纬,而附以朱子亦用河图生蓍之证。

猜你喜欢的书

战国策注

战国策注

汉人高诱撰。《隋书·经籍志》录为二十一卷,《唐书·艺文志》增至三十二卷。北宋时存十卷(篇)。宋人曾巩校定《战国策》三十三篇,高诱注十篇。宋人姚宏绍兴十六年(1146)据曾本及高诱残注重加校定,即今通行的三十三卷高注本。宋人鲍彪绍兴十七年(1147)参考《史记》诸书为之作注,存高注之旧,又正其衍脱。地理本《汉书·地理志》,字训本《说文》。移《西周》为首卷,稍改刘向校定次序。元人吴师道又作补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战国策》点校本,以清嘉庆八年(1803)黄丕烈刊刻的姚宏本为底本,汇集鲍、吴诸人之注及黄丕烈《战国策札记》,分四百九十七章,附录序、提要、1973年马王堆出土帛书释文、姚本鲍本篇目分合对照表、鲍本篇目次序表等。

复辟录

复辟录

《复辟录》记述明“夺门之变”事,考证较为详尽,征引亦颇繁富,是明人野史笔记中有一定史料价值的著作。

五代史补

五代史补

杂史著作。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作《五代补录》。北宋陶岳撰。5卷。岳以薛居正《旧五代史》多阙略,乃网罗散失,多取五代十国遗事,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成书。凡107事,今本载梁21事,后唐、后晋、后汉各20事,后周23事,共104事,当有缺佚。是书颇近小说,然叙事首尾详具,率得其实,多为欧阳修《新五代史》及《资治通鉴》所采用,亦可补薛史所未及。有《忏花庵丛书》、《豫章丛书》等本。

经济文衡

经济文衡

由宋滕珙编(一说马季机编)。前集二十五卷,后集二十五卷,续集二十二卷。宋不著辑者名氏。此书初刻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有杨一清序,但称先儒所辑。再刻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有朱吾弼序,但称其为董崇相家藏本,亦不能指出作者为何人。黄虞程《千顷堂书目》载此书为马季机编,所著录之《前集》、《后集》、《续集》之目,亦皆相合。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南昌杨云服重刻此书,程恂为之序,称为宋滕珙编。滕珙字德章,号蒙斋,婺源(今属江西)人,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官合肥令。与其兄璘俱师从于朱熹,朱熹为其父作《墓志铭》,称二子皆有声闻于州县间。该书取《朱子语录》、《朱文公文集》分类编次,《前集》皆论学,《后集》皆论古,《续集》则兼录二集所遗而补之。每一论必先著其缘起,次标其立论之意,条分缕析,条理秩然。比较别家所编《经世大训》之类,或简而不详,或繁而少绪者,迥乎不同,远在其上。但《四库全书》称:“惟是朱子平生学问大端,具见于此,而独以‘经济’为名,殆不可晓。即以开卷一篇论之,‘太极’‘无极’有何经济可言耶?其门目亦太烦碎,多不应分而分之。《前集》尤甚,亦为一瑕。读者取其宏旨可耳。”

金刚经注正讹

金刚经注正讹

金刚经注正讹,一卷,清仲之屏汇纂,佚名序,徐来宾序,又云金刚经注正伪。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大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无障碍经、莲华三昧经。收于卍续藏第三册。本经系以密教观点来解说妙法莲华经,全经以金刚萨埵之请问及大日如来之答说形式所成。其内容,初举‘归命本觉心法身’等二颂八句之本觉赞;此赞偈颇为著名,被视为古来三世诸佛随身之偈,又为一切众生成佛之文。次述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前十四品以文殊为本尊,后十四品以普贤为本尊之义,并阐说五重、九重之普贤。其后又于方便秘密三摩耶品、见宝塔秘密三摩耶品等诸品之中,分别宣说‘十如是’与‘八叶九尊’之配当方法、宝塔与法华经根本一字阿字之深旨、提婆达多之本源、龙女及草木成佛之密咒、久远实成如来之尊形、心真言、住所,与常不轻菩萨礼拜之意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