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楼医案
作者:刘民叔章节列表
升序↑- 刘民叔简介
- 引子
- 编辑后记
- 01、僧惠宗胃癌溃血一案
- 02、计濠霆母殷氏胃癌腹膨一案
- 03、孙月英卵巢癌一案
- 04、杨梅芳子宫癌一案
- 05、胡永泉肝癌腹水一案
- 06、滕有亮妻王银弟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一案
- 07、朱泉英结核性腹膜炎一案
- 08、陈左荣妻夏厚囡渗出性肋膜炎一案
- 09、李爱媚子张济新大脑炎一案
- 10、莫长发脑溢血一案
- 11、戴桂芳母赵氏脑充血一案
- 12、李贤才血压高至二百二十度一案
- 13、濮秋丞夫妇血压高达二百三十度二案
- 14、章士钊侄女蕴如血压高至二百七十四度一案
- 15、陈庆华子人豪皮下出血发紫斑一案
- 16、曹序祥梅毒性玻璃体出血失明一案
- 17、顾红英高血压目炎失明一案
- 18、张瑞峰玻璃体混浊失明一案
- 19、陶杏元母张三妹肺癌一案
- 20、陈志云姊夫徐隆德食道中部癌一案
- 21、何富英白血球数增高腹中结癌一案
- 22、周安庆母曹氏糖尿病至昏厥不省人事一案
- 23、白竹侪糖尿病一案
- 24、谢岑楼日本住血吸虫症并发肝硬变一案
- 25、钟士芳血吸虫病单腹蛊胀一案
- 26、丁心郎子维亨虫积单腹蛊胀一案
- 27、诸簪燕夫李长鑫脾大单腹蛊胀一案
- 28、林道兴子重光肾炎肿胀一案
- 29、俞越峰肝硬化肿胀抽水病复一案
- 30、郑省吾肝硬化肿胀屡次放水不治一案
- 31、徐明春妊娠腹水治愈后安全生产一案
- 32、朱麟书肺脓胸一案
- 33、葛永钱肺结核一案
- 无中生有先生简介
- 无中生有 辑录
- 《鲁楼医案》部分中药简介
刘民叔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苏平仲集
十六卷。明苏伯衡撰。苏伯衡,字平仲,浙江金华人。伯衡博学勤奋,元末时负誉于乡,明初,用为国子学录,后迁学正,著《苏平仲集》。是集凡十六卷,初刻于洪武年间,由林方直编辑。卷首有刘基洪武四年(1371)序、宋濂洪武十三年(1380)序。收文十五卷、诗一卷。其文颇受宋濂等人推重,宋濂在 《送平仲还乡序》称:“平仲辞章,体裁严比,姿态横逸,如春阳被物,或根或芗,或卉或条,或大或小,或圆或扁,各随其物而畅之,无有同者。”显然是过誉之辞。郑瑗《井观琐言》则称 “其用意太苦、遣辞太繁缛,不可为法,”道出了苏伯衡为文的弊病所在。其诗作较少,且无佳作。集末有洪武八年 (1375)胡翰跋语,称苏伯衡选为太学官,“居太学六年。”考《明史》称苏伯衡在丙午 (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为国子学录,苏伯衡所著《国子学同官记》称以丁未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升学正,其诗文又有庚戌 (明洪武三年,即1370年) 七月十日奉命编《摩国史口号》,则苏伯衡由学正擢编修,实在洪武三年(1370)上距丙午仅五年,是胡翰误将时间多记一年。是集为正统七年 (1442)处州 (今浙江丽水等地)推官黎谅所重刻,收入《四库全书》。还存有《金华丛书》(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 等。
愿丰堂漫书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明陆深撰。一卷,收入《俨山外集》内。现有广百川学海本、宝颜堂秘笈本、续说郛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四库全书总目》曰: “此则所著说部也。其书亦杂记故事,仅及七条,疑非完本。”其中有一条记载吴与弼的事迹,可由此想见当时理学家的思想行为。
倾城之恋
张爱玲中短篇小说集。收录创作于1943年至1944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第一炉香》《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封锁》《倾城之恋》《琉璃瓦》《金锁记》《连环套》。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金锁记》 葛薇龙,一个 极普通的上海女孩子,站在半山里一座大住宅的走廊上,向花园里远远望过去。——《第一炉香》 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倾城之恋》
马氏日抄
全1册。明马愈著。马愈,字抑之,号华发仙人,人称“马清痴”,嘉定(今上海市)人。明天顺甲申八年(1464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能诗文,善书法,亦工山水。该文集共收录马愈的文章作品35篇,这些文章主题贴近生活,内容涉及广泛,既包括《李廷墨》《印毒所产》《胡宗伯》《回回香料》《四指挥松》《番药》《方城石》《常州二守》《虾蟆》《擒虎》《搏肉狼》等普通的写人、记事、状物类作品,也包括《髑髅怪》《奇盗》《异骡》等等
说诗晬语
诗论。清沈德潜撰。二卷。德潜有《沈归愚全集》已著录。此编成书于雍正九年(1731),上卷百二十七条,下卷九十九条,总二百二十六条。沈氏“有触即书”,“遇物杂陈,略无诠次”,故所论无系统,条名无题。大体上自先秦、下迄明代,对诗歌之源流、功能、作用、内容与形式、创作技法及历代名人佳制、风格,均有概括论述。作者论诗力主“格调说”,即视诗歌之形式音律为创作关键。“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柱石,此处不牢,倾析立见。”又主张诗歌要反映真实情感,不拘泥于古法。评论历代诗人诗作,最见功力,所下断语,几成定论,极受后人尊崇。此编虽不脱“温柔敦厚”之极则,亦难免形式主义倾向,而沈氏为诗坛鉴赏名家,诗论流传颇广,故此论远较叶燮《原诗》更有影响。有《沈归愚诗文全集》本,《诗触丛书》本,《玉鸡苗馆丛书》本,《啸园丛书》本,《谈艺珠丛》本及《国朝名人著述丛编》本,皆作二卷。《青照堂丛书》本及《三家诗话选》本,作一卷。有的版本附有他人评语。近人丁福保辑入《清诗话》,有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铅印本。
菩萨本缘经
亦称《菩萨本缘集经》。佛教经典。古印度僧伽斯那撰,三国吴支谦译。共分八品,记叙本生故事八个。不少故事已为其他本生经所收。见载于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