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卿子伤寒论
作者:张遂辰
伤寒类著作。明张遂辰撰。七卷。遂辰字卿子,号西农,祖居江西,后迁杭州。少年体弱多病,钻研医术,博览历代名家著述,对伤寒论研究尤深,医名显赫。因其学生张志聪、张锡驹均为钱塘人,又皆系伤寒名家,故有钱塘“三张”之称。卷一为辨脉、平脉法。卷二至卷六为辨六经病脉证并治等。卷七为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可不可诸篇。张氏认为《伤寒论》经王叔和编次,其内容仍是仲景之旧、成无己之注,“引经析义,尤称详洽”。故凡引成氏之注,“悉依旧本,不敢去取”。并在成注基础上,选用朱肱、许叔微、庞安时、张洁古、李东垣、朱丹溪、王安道等家注释,以补成注不足。同时对成注中错误,亦能结合个人临床经验,提出己见。注释较为客观,流传甚广。有明刊本,一九五六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据清初圣堂藏版重印本。
章节列表
升序↑卷三
- 桂枝汤方第一
- 桂枝加葛根汤方第二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第三
- 桂枝加附子汤方第四
- 术附汤方第五
- 桂枝去芍药汤方第六
-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第七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 葛根汤方第十七
- 葛根加半夏汤方第十八
-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第十九
- 麻黄汤方第二十
- 大青龙汤方第二十一
- 小青龙汤方第二十二
- 干姜附子汤方第二十三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第二十四
- 桂枝甘草汤方第二十五
-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第二十六
-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第二十七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第二十八
-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第二十九
- 茯苓四逆汤方第三十
- 五苓散方第三十一
- 茯苓甘草汤方第三十二
- 栀子豉汤方第三十三
- 栀子甘草豉汤方第三十四
- 栀子生姜豉汤方第三十五
- 栀子厚朴汤方第三十六
- 栀子干姜汤方第三十七
- 小柴胡汤方第三十八
- 小建中汤方第三十九
- 大柴胡汤方第四十
- 柴胡加芒硝汤方第四十一
- 桃核承气汤方第四十二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第四十三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第四十四
- 桂枝加桂汤方第四十五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第四十六
- 抵当汤方第四十七
- 抵当丸方第四十八
张遂辰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静静的顿河
当代最著名的俄罗斯作家之一肖洛霍夫的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反映了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夕到1922年苏联国内革命战争结束这个俄国历史新旧交替时期中的重大事件和顿河地区哥萨克人的生活、斗争,着力抒写哥萨克在历史大动荡、大转折时刻所经历的曲折道路,描摹了哥萨克独特的风土人情及其各个阶层的变化。主人公葛利高里是个热爱劳动、热爱自由,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中农,在他身上既有着粗犷、勇武的哥萨克的特点,又有着注重实际利益、狭隘偏见、在政治上左右摇摆的农民的个性。在革命战争中,从一个营垒投入另一个营垒,反复寻找所谓正确出路。他处在历史事件的急流当中,同各种社会力量的代表人物,不论是布尔什维克、革命哥萨克、还是白军军官、反动将领,都发生了冲突,在人生的歧路上徘徊,乃至沦落为匪,最后怀着痛苦绝望的心情回到已经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家乡。作家揭露了长期统治着顿河哥萨克的反动、腐朽的旧制度与旧势力,并表现其必然灭亡,同时又刻画了哥萨克人独具的率真、剽悍、富有生命活力的性格。在描绘顿河地区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中,他一方面歌颂了布尔什维克和革命哥萨克的高尚品质,一方面也深刻表现了革命队伍中过火行为和政策错误引起的严重后果,表明了作家在揭示现实生活矛盾时非凡的胆识。全书四部八卷,分别于1928、1929、1933、1940年出版,于194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金。1965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金,以表彰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小说自问世以来,围绕着作品的思想倾向、对主人公的理解,有过不少争论,但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已被译成世界几乎所有的主要文字,畅销全球。
金氏文集
诗文别集。北宋金君卿撰。二卷。君卿字正叔,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人。庆历进士。累官度支郎中。慨然有大志,欲以其所学为天下。《宋史艺文志》载其集10卷,《江西通志》作15卷。原本久佚,清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抄出,定为2卷。该集收赋4篇:《应天以实不以文赋》、《惟善能举类赋》、《中爻辩是非赋》、《大飨不入性赋》。该集为《四库全书》所收,八千卷楼有钞本。
六必酒经
三卷,清代杨万树撰。杨家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善于酿酒。杨万树多方搜罗文献,悉心钻研酿酒技术。《六必酒经》注明参考了我国历代39种酿酒文献,如《吕氏春秋》、苏轼《酒经》、朱翼中《酒经》、《北山酒经》,在文献基础上,杨万树对“六必”工艺推陈出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摸索出一整套有科学价值的酿酒经验,于道光二年(1822年)撰成《六必酒经》一书,有家刻本传世。
心书
《心书》是熊十力最早的一部著作,1918年底自印出版。它共收录了作者1916-1918年间各种体裁的短文二十五篇,其中读书笔记十一篇,书信六封,传记四篇,序文两篇,杂论两篇,共约两万字。《心书》涉题广泛,内容丰富,作者自谓:“实我生三十年心行所存”。
楞严经说约
楞严经说约,一卷,明陆西星述并序及引语,李戴仁夫楞严述旨楞伽句义通说合序(通说不在藏内),附惟识劝持叙。
妙经文句私志记
妙经文句私志记,十四卷,唐智云撰,原注藁草而已,未及详悉,目录尾记未及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