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精详

作者:周冠
痘疹精详

儿科著作。清周冠撰。十卷。冠字甄陶,来水(今安徽来安)人,清代医家。周氏认为《痘疹心法》和《种痘新论》二书系发挥《活幼心法》而成。或失之详,或失之精,均有未尽之处,遂取二书合参,并博采诸书,参以己见而撰是书。后,其胞弟冕南加以补辑,而刊刻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卷一,总目;卷二,初热证治; 卷三,见点症治; 卷四,起胀症治; 卷五,灌浆症治;卷六,结痂症治;卷七,痘后症治;卷八,妇女症治;卷九,麻前症治;卷十,麻后症治。书中多以歌诀,概括其证治大法,附注以疏明其意,颇便初学。有乾隆五十九年刊本,嘉庆十年(1805)让三堂新刊本等。

周冠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医学从众录

医学从众录

综合类著作。清陈念祖撰。八卷。念祖有《长沙方歌括》已著录。是书成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约十万字。为“就世俗所共奉者,采其名言,录其方治”而成,故以“从众录”为名。卷一至卷七论述内科杂病证治;卷八记述妇人杂病方,并以歌诀形式补述“近世治四时伤寒”之河间两解法与景岳内托法。全书以论述内科杂病证治为主,兼及妇科。每类以病种列为纲目,先叙病因、病理、辨证方法,次论脉,再次列方药。法宗仲景,兼采各家名言、方治,复参己见,文字简练,颇切实用,多为医家所肯定。有南雅堂藏版,光绪二十二年(1896)珍艺书局校印本。沈仲圭《陈修园及其“医学从众录”》 (《中医药学报》 1983.127)可供参考。

鬼土日记

鬼土日记

现代长篇小说。张天翼著。初载于1930年南京《幼稚周刊》。上海正午书局1931年7月出版单行本。小说以寓言的形式描写韩士谦游历地狱的见闻,以影射、讽刺现实生活中的黑暗。鬼土世界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生活和政治活动。神经衰弱患者在那里被称为现代人,因此,颓废派文学家司马吸毒从5岁起就立志做一个病态的现代人,为此,他停止运动,拒绝洗澡睡觉,不断酗酒吸毒。鬼土世界等级森严,居住高层的是执政者、实业家、绅士、学者等上流人,居住低层的是普通的工人、农民等下流人。下流人不准随便进入高层,而有些败落的上流人宁可自杀也不愿沦为下流人。鬼土世界的学术活动相当活跃。自然科学家易正心致力于研究上流人和下流人大脑的构造差异,因而获得年度人类学奖金。学者们还热衷于达尔文进化论的研究,不断有别出心裁的理论产生出来。鬼土世界举行大选,韩士谦也卷入了这场政治斗争,因害怕受到政治迫害而仓惶逃归阳世。作品曾援引鬼土游历者在日记前说,鬼土这个滑稽、矛盾、畸型的社会,实际上就是我们阳世社会的缩影;“这两个社会是一样的,没什么差别。”点明了作品正是对现实生活中种种荒诞的和不合理的现象的影射和讽刺。

蕉庵诗话

蕉庵诗话

魏元旷的《蕉庵诗话》及其续编在民族意识领域总体以满汉民族关系探讨为中心,围绕社会鼎革导致的遗民思想与遗民意识内容,具体落脚在以下方面:称颂遗民节义,斥责临危易主、变节之人,记录变名、易服、复辟之故事,蕴归隐之志,以史笔载录诗词,以春秋笔法展现"孤露遗臣"之情怀。这种"关乎时政"的特征固然与诗歌理论的贫乏有关,但更多地反映了社会鼎革下作者的民族情感变化及在社会转型中的心态。

大人先生传

大人先生传

三国魏阮籍作。作于魏正元二年(255)。虚构一位“大人先生”,不知其姓名与年寿,以万里为一步,千岁为一朝,与造化相推移,不与世同。有世俗之士致函于先生,鼓吹君子立身,当遵守礼法,追求荣华,建立功业,扬名后世。大人先生乃答以天地变化,颠倒反复,世俗君子亦将难保其富贵荣华;又斥责礼法之士处世,犹如裈中之群虱,一旦大火焚烧城邑,则群虱死于裈中而不能出。文中揭露礼法之虚伪,指责封建专制统治“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假廉以成贪,内险而外仁”,并预言必将有亡国、戮君、溃败之祸。又谓至人混同是非,听任自然,不避地而处,不以物累身,提倡和光同尘、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不赞成隐士遁于山林的做法。后遇采薪者,与论古今盛衰变化,乃歌“天地解兮六合开”(即《大人先生歌》)以抒怀。《晋书》本传载籍曾于苏门山遇孙登,相与商讨终古及栖身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长啸而退,至半岭而闻鸾凤之音响于岩谷间,乃登之啸声。籍归而著《大人先生传》,所言皆其胸怀本趣。文中着意塑造的大人先生,乃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其超世独立、不同流俗、崇尚自由的精神,体现了作者的人生理想。而对于封建专制及世俗礼法的抨击,则委婉透露对司马氏统治的不满。明张溥曰:“履朝右而淡方外,羁仕宦而慕真仙。大人先生一传,岂子虚、亡是公耶!”(《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阮步兵集题辞》)近人刘师培曰:“所为《大人先生传》,其体亦出于汉人设论。然杂以骚赋各体,为汉人所未有。”(《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

唐北天竺婆罗门李无谄译,一十六品,与《不空罥索心咒王经》同,末后心印品第十七,沙门慧日翻,续附,总有二十二印法。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为文殊师利说前世之功德以致今之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