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神医秘传

作者:华佗
华佗神医秘传

亦称《华佗神方》。原题《古代真本·华佗神医秘传》,汉代谯县华佗元化撰、唐代华原孙思邈编集。全书共22卷;卷1华佗论病理秘传,叙诊断之奥秘;卷2华佗临症秘传,明治疗之心法;卷3华佗神方秘传,收麻沸散、神膏等许多为其他医书所未载之原方;卷4~19,分述内、外、妇、产、儿、眼、耳、鼻、齿、喉、皮肤、伤、结毒(花柳)科及急救法、治奇症法、兽医科等药方1100余首;卷21为养性服饵法;卷22为附录华佗注《仓公传》。是一部简明的医药百科全书,为研究华佗学术之较完备资料。书中卷4内科秘传、卷6妇科秘传、卷7产科秘传、卷16结毒科秘传等篇,讨论了阴症伤寒、伤寒阴阳易、绣球风、肾囊风、女疸、诸淋、梦遗、强中、阴痿、脱精、阳缩、阴肿、子痈、经、带、阴疮、阴蚀、阴冷、阴宽、小户嫁痛、交接出血、交接即痛、妇人伤于丈夫、童女交接及他物伤、经来房事相撞、产后女子阴器伤损、小儿气痛、秽疮、下疳、横痃、鱼口等疾病的因机证治,所列方药具有“验、便、廉”之特点,为中医性科学研究者所推崇。具体成书年代待考。1982年彭静山据1922年古书保存会藏版、上海大陆图书公司排印本点校、订正及注释后,由辽宁科技出版社出版铅印本。

华佗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南斗延寿灯仪

南斗延寿灯仪

南斗延寿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行道者燃灯供奉南斗六真君,礼拜赞颂,祈求消灾获福,延生保命。南斗六真君即:明德宫大圣南斗天府司命上相镇国真君、洞文宫大圣南斗天相司禄上相镇狱真君、柔德宫大圣南斗天梁延寿保命真君、保光宫大圣南斗天同益算保生真君、天节宫大圣南斗天枢度厄文昌炼魂真君、大圣宫南斗天机上生监簿大理真君。

雁山吟

雁山吟

又名《沃州雁山吟》。诗别集。宋吕声之著。一卷,收诗三十四首。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六四。《宋百家诗存》卷一四、《宋人集》甲编亦收入。

子渊诗集

子渊诗集

元诗别集。6卷。张仲深撰。原书久已亡佚,清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6卷。卷首有4篇序:1,至正十六年(1356)郑奕夫序;2,至正十二年危素序;3,后至元五年(1339)单弘序;4,至正十六年杨彝序。据杨彝序中所说“今其友会稽王良与编集子渊之诗若干卷,以刻诸梓”,《永乐大典》所收《子渊诗集》应为至正十六年刻本。卷1为五言古诗,卷2为七言古诗,卷3为五言律诗,卷4为七言律诗,卷5为五言排律,卷6为五、七言绝句。本集第1个诗题,即《古意三章》,受到危素称赏,认为“托兴深远,忠贞之心盖莫可掩”(《子渊诗集》序)。所谓《古意》,是仿陈子昂、张九龄《感遇》诗之作。《子渊诗集》中时有警句,颇受《四库全书》编者的重视,但张仲深虽号称曾“漫游湖海”(郑奕夫《子渊诗集》序),其视野却很少出于家乡四明,所作内容单调,以唱和酬答之作为主。

鬼子母经

鬼子母经

全一卷。全称佛说鬼子母经。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鬼子母食人之子,佛藏其爱子以度化之,使拥护三宝。然此经所述较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一所说疏略。

长爪梵志请问经

长爪梵志请问经

一卷,唐义净译。有一长爪梵志来问佛三十二相之业因,佛一一答之。彼信乐而受八戒。

增一阿含经

增一阿含经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四部阿含之一。东晋僧伽提婆译。51卷(一作50卷)。因经文按法数顺序相次编纂,故名。相传原由前秦昙摩难提诵出梵本,竺佛念传译,昙嵩笔受,后经道安、法和考正,僧契、僧茂助校漏失,尽录偈颂。但译文未能尽善,故由僧伽提婆加以修订。据《精刻大藏经目录》(支那内学院编)记载,别译零本现存30种。《增一阿含经》与南传《增支部经典》大体相应,后者收经比前者为多。此经原为四分八诵,但现行本除“牧(放)羊品”下标有“第四分别诵”外,蓁各分均不标诵。全经共有52品,472部经。其中《序品》一经,以颂文概叙本经意旨,以及嘱付流布等事。蓁各品次第系一未能至十一法。此经记述佛陀和其弟子们的事迹;阐述出家僧尼的戒律和对俗人修行的规定;论述小乘佛教的主要教义等。因经中有“六度”、“三乘”等词句,承认菩萨大乘,近乎大众部的主张,故一般认为是大众部的传本。此经的重点在说施戒涅槃等事及各种因缘故事,故又为劝化者所专习。本书同其他三部阿含一样,系记载原始佛教教义的重要典籍,在印度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研究佛教产生以及当时北印度政治、宗教、哲学等提供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