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方类编
作者:吴世昌吴世昌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浪语集
南宋哲学家薛季宣撰。凡三十五卷。诗赋十四卷,文二十一卷。季宣死后,学者皆服膺其学说,而其遗文却不见于世。其侄孙薛旦从其家中清理出若干,编为三十五卷刊行。季宣生平著述今多亡佚,其《中庸解》、《大学解》及《考正握奇经》尚存于集中。他宗程朱理学并兼重事功,提出“求经学之正,讲明时务本末利害”,以及“无为空言,无戾于行”(卷二十五)的实学思想。认为“财者,国用所出”,“利之所在”,应“先正其本”,若“为上有节,为下敦本,财用之出,庸有穷乎?”(卷二十九)提出“道非器可名,然不远物,则常存乎形器之内”(卷二十三)。人们通常所说的“知天”,并非“遗形器”而求之。认为“情生乎性,性本乎天。凡人之情乐得其欲,云情之发是皆原于天性者也”(卷二十七)。这就肯定了人的正当欲望,从而打破了理学家分人性为二的教条。还从“天道”与“人道”、“性”与“教”之关系中探求“本然”与“当然”之间的关系,“本然者未尝不著,由当然以即本然,则本然之性见矣”(卷二十九)。该书还对《中庸》、《大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河图》、《洛书》、《阴符经》、《古文老子》、《易林》等书进行详尽的考证,颇有新见。是研究宋代永嘉之学渊源、演变的重要著作。《四库全书》收录。另有《永嘉丛书》收录《艮斋先生薛常州浪语集》。
经验麻科
嘉庆道光年间,安徽太平县沈望桥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写了《经验麻科》一书,当时仅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由于该书经验确切,药效显著,得书者往往视同珍宝,秘不示人。
阳宅三格辨
蒋氏云:人生祸福之数,阴宅居其半,阳宅也居其半;若祖墓不沾凶气,一逢宅吉,马上就显荣。若住宅正在衰微之时,虽有佳阡,亦难逢发达的;阳宅之重要若此,所以区分为三格:一曰井邑之宅,二曰旷野之宅,三曰山谷之宅。
两宋名贤小集
宋诗总集。三百八十卷。南宋陈思编纂,元陈世隆补辑。陈思,生卒年不详,或称陈道人,南宋末年临安商贾,曾入仕为“成忠郎缉熙殿国史实录院秘书搜访”(其《小字录》书后题衔)。编刻有《宝刻丛编》、《海棠谱》、《书苑精华》等。陈世隆字彦龙,又字彦高,钱唐人,思之从孙,顺帝至正中馆于嘉兴陶氏,殁于兵。编纂《宋诗拾遗》二十三卷。此编为北宋、南宋诗人小集之合编,始编于绍定间、前有绍定三年(1230)魏了翁《序》,谓:“予无他嗜,惟书癖不可医,临安鬻书人陈思多为予收揽散逸,叩其书颠末,辄对如响。一日以其所梓《圣宋群贤小集》见寄,且求一言。盖屡却而请不已,发而眎之,球玉琳琅,粲然在目。”至于陈思原编为多少卷,世隆增辑若干卷,今已不可知。所谓朱彝尊之《跋》所云世隆“于思所编六十馀家外,增辑百四十家,稿本散逸,曹溶复补缀之”,纯属无稽之谈。此书本以抄本流传,凡四十二册、三百八十卷,亦为“四库”馆臣所分。今人王重民言陈起曾编诸江湖诗人小集,“陈思继陈起之后继续搜辑,世隆因其家世旧藏,益以元初所出,曾勒为一编。此本虽经明、清人附益传录,其源尚出旧帙”(《中国善本书提要》)。全书所收起自杨亿,终于潘音,共收二百五十六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一百五十七家,误。)书中后部包括《江湖小集》中的绝大部分,其中也有少量与《江湖后集》所录南宋江湖诗人作品相重复。此集搜罗宏富,两宋许多小家诗作赖此以传。每家之前皆有评传,细致而详尽,可资参考。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另有清顾修“读画斋”刻本。
思辨录辑要
思想札记。三十五卷。明清际陆世仪撰。在其晚年由同学编定,初刊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陆世仪,字道威,号刚斋,又号桴亭。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卒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江苏太仓人。明季诸生,从刘宗周学。明亡,隐居,筑桴亭,与同道讲学,历主东林、毗陵、太仓诸书院。屡次为当道荐举,但都力辞不出。其学恪守程朱,以“居敬穷理”为主。原系作者读书逐年随笔“自纪所得之书”,名为《思辨录》,未有伦次。后为友人江士韶与盛敬仿《近思录》体,摘其要者,分类编辑,而成此书,故题曰“辑要”。前集分小学、大学、立志、居敬、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类二十二卷;后集分天道、人道、诸儒、异学、经子、史籍六类十三卷。该书宗旨“一准于程朱”;对陆王,“深知其流弊之祸世”
法华经要解科
法华经要解科,一卷,宋戒环作,内题妙法莲华经解科文,前附弘传序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