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传心录
作者:刘一仁刘一仁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陆士衡集
西晋陆机撰。机字士衡,故名。原集久佚。南宋庆元间徐民瞻将机与其弟云所作诗文汇刻为《晋二俊集》,明正德间陆元大据以翻刻。又有明汪七贤刻本。士衡集10卷,凡赋4卷,诗、乐府3卷,杂著一卷,文2卷。杂著中有《演连珠》50首。别有明薛应旂刻7卷本,张溥刻《陆平原集》2卷本等。清钱培名辑《小万卷楼丛书》本附有札记1卷。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陆机集》,较通行。诗注本有今人撰《陆士衡诗注》,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机诗弘丽妍赡,但骨气不足。
金明馆丛稿二编
古代文史研究论文集。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出版。该书列为《陈寅恪文集》之三,由蒋天枢整理校勘。收录作者有关文学、历史、佛学等方面的论文共计58篇。这些论文大致可分为3组。《论李栖筠自赵徙卫事》、《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辨证》、《元白诗中俸料钱问题》、《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魏志司马芝传跋》、《元代汉人译名考》、《几何原本满文译本跋》、《高鸿中明清和议条陈残本跋》和《吐蕃彝泰赞普名号年代考》等4篇蒙古源流研究的论文为一组,是史学论文。《武曌与佛教》、《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须达起精舍因缘曲跋》、《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敦煌本唐梵对字音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跋》等是一组有关佛学的论文。作者善于通过对个别字句或史实的解释,揭示一些人们认为平常而往往不予注意的社会现象或重大问题,常在他人不措意处作些细密的考证,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如《论李栖筠自赵徙卫事》一文,通过对李吉甫之父、李德裕之祖李栖筠当开元年间唐代极盛之世,忽然离弃祖宗历代旧居之地,而远迁汲县共城山,其中必有不得已之苦衷这一现象的考察,认为河北士族因胡族的入侵,已失去其累世经营的根据地,河北旧土在安史之乱后已沦为胡化藩镇区域,因此崇尚周孔文教的山东士人被迫迁居唐中央政府所在地长安或洛阳。李栖筠迁居后,为保持其社会地位,不得不举进士科,从而与其他高宗、武则天后新兴的士大夫阶级发生利害冲突,因而导致了山东旧族李党与新兴词科进士阶级的牛党长时期的争斗。由点及面,论证精密,令人信服。
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
简称《玄教立成斋醮仪》。道书。此为明太祖朱元璋敕礼部召集道教徒把旧来的斋醮仪范,“去繁就简,立成定规”。参加编撰的有宋宗真、赵允中、傅同虚、邓仲修、周玄真等。此斋醮仪范较宋元以来诸家斋仪大为简化。收入《道藏》第264册。
太上洞玄灵宝四方大愿经
天尊劝人发四方大愿,获求福去灾、超度成仙等种种功德,并述祝中食、布施、斋饭、解厨诸法。
凤洲杂编
笔记。明王世贞撰。世贞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已著录。世贞号凤洲,故以名书。此编皆抄录府库文献,如《偶于户部复疏见近来边费之详录于此》条,记载边区供奉朝廷钱粮数目惊人;《会典载番货价值》,亦可备查阅当时经济情况参考。其他如王公往来书信,诸王公主岁供之数,刘瑾构党,文臣谥号,武臣赏格,科举制度等均有记载。其中记癸未(1523)二月,会试大火,焚死举人九十余人,及正德戊辰,大学士王鏊、尚书梁储主会试,刘瑾以片纸书五十人姓名欲登第,因开科额三百五十人的传说,皆可见士人之悲惨遭遇及奸臣挟势右左考试的腐败。此书有一定史料价值。有《纪录汇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
佛典注疏。宋本嵩述,琮湛注。二卷。宋元祜三年(1088),本嵩应张商英之请至京城讲杜顺的《华严法界观门》,撰《华严七字经题法界观三十门颂》,以禅宗颂古的形式,诠释《大方广佛华严经》七字经题及《华严法界观门》。后琮湛又采用禅宗评唱体解释颂文,形成此书。本嵩颂文指出:“深明杜顺旨,何必赵州荣。”琮湛评之日:“通明妙观玄纲,何必参禅问道。”此书从形式和理论两个方面沟通了禅思想与华严思想。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