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科范大全集
作者:杜光庭
道教斋醮科仪汇集。八十七卷。唐杜光庭删定。约成书于五代初年。该书将各斋醮科仪按仪名收编。各仪体例大体一致,但内容各俱独立性。卷一至卷三为生日本命仪。分别为清旦行道、午朝行道和晚朝行道。卷四至卷六为忏禳疾病仪,亦分清旦行道、午朝行道和晚朝行道。清旦行道法事升坛如式:首以都讲举各礼师、存念如法、高功宣卫灵咒,接着都讲举鸣法鼓二十四通,高功发炉,次都讲举请称法位、宣词、次又重称法位,后知磬举十二愿,都讲举存神烧香,高功复炉,知磬举出堂颂,引至六幕堂,清旦行道则结束。其午期与晚朝行道均与清旦同。卷七、卷九消灾星曜仪基本程式同上。卷八清灾道场仪设醮行道如式有:都讲举各礼师存念如法、高功宣卫灵咒、都讲举鸣法鼓二十四通、高功发炉、都讲举请称法位、降帝、云兴、知磬举散花、奏乐、宣词、又奏乐、重称法位、知磬举送圣颂、都讲举存神烧香,最后是送神、化财、向来、回向,则礼毕。其后七十多卷如灵宝太一祈雨醮仪、祈求雨雪仪、祈求雨雪道场仪、灵宝祈求雨雪道场三朝坐忏仪、文昌注禄拜章道场仪、祈嗣大醮仪、誓火禳灾说戒仪、安宅解犯仪等程式则大同小异。《道门科范大全集》包罗祈嗣、祈雨雪、禳病、消灾、安宅、延生、济度、谢罪、崇神等斋醮科仪中的不同内容,保存了
章节列表
升序↑-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
- 卷之十三
- 卷之十四
- 卷之十五
- 卷之十六
- 卷之十七
- 卷之十八
- 卷之十八
- 卷之二十
- 卷之二十一
- 卷之二十二
- 卷之二十三
- 卷之二十四
- 卷之二十五
- 卷之二十六
- 卷之二十七
- 卷之二十八
- 卷之二十九
- 卷之三十
- 卷之三十一
- 卷之三十二
- 卷之三十三
- 卷之三十四
- 卷之三十五
- 卷之三十六
- 卷之三十七
- 卷之三十八
- 卷之三十九
- 卷之四十
- 卷之四十一
- 卷之四十二
- 卷之四十三
- 卷之四十四
- 卷之四十五
- 卷之四十六
- 卷之四十七
- 卷之四十八
- 卷之四十九
- 卷之五十
- 卷之五十一
- 卷之五十二
- 卷之五十三
- 卷之五十四
- 卷之五十五
- 卷之五十六
- 卷之五十七
- 卷之五十八
- 卷之五十九
- 卷之六十
- 卷之六十一
- 卷之六十二
- 卷之六十三
- 卷之六十四
- 卷之六十五
- 卷之六十六
- 卷之六十七
- 卷之六十八
- 卷之六十九
- 卷之七十
- 卷之七十一
- 卷之七十二
- 卷之七十三
- 卷之七十四
- 卷之七十五
- 卷之七十六
- 卷之七十七
- 卷之七十八
- 卷之七十九
- 卷之八十
- 卷之八十一
- 卷之八十二
- 卷之八十三
- 卷之八十四
- 卷之八十五
- 卷之八十六
- 卷之八十七
杜光庭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巽隐集
明代诗文别集。程本立(字原道,号巽隐)著。有嘉靖元年(1522)吴德翼刻本,题“赐进士嘉兴吴昂编辑,同郡庠生马淮校正”。前有云南布政使司左参议古闽后学林庭昂序。共4卷,卷1、2为诗,卷3、4为文,附录为状略。此刻本《四库全书》馆臣原未见,故说“岁久皆散佚”。其实,这刻本今仍存。万历元年(1573)濮阳棐得遗稿于其裔孙九泽,嘱训导李诗校刊,再次刻印,也是4卷。前面除林序、濮序外,还有弘治十八年(1525)李廷梧序。《四库全书》本即以此刻本为底本。程本立诗文颇受推重。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说:“建文诸臣,文莫过方希直(孝孺),诗莫过程原道。希直之文,取法昌黎,下亦不失为苏子瞻。原道之诗,刻意杜陵,下亦不失为陈简斋也。”《四库全书总目》评论说:“本立文章典雅,诗亦深稳朴健,颇近唐音。不但节义为足重,即以词采而论,位置于明初作者之间,亦无愧色。”陈田《明诗纪事》评论说:“明初槜李诗人,首推清江(贝琼),次及巽隐。巽隐诗格浑气遒,七律尤对仗整齐,固当与嶙峋大节,并留天地。”
唐玄宗文集
唐玄宗李隆基文集,据《全唐文》整理,共930篇。其中制212、诏357、敕154、诰13、批64、册文51、书29;有关宰相张说15、宰相张九龄57、玄元皇帝(老子)13、道士李含光20篇。其中有《禁弋猎诏》、《禁采捕诏》、《禁弋猎采捕诏》是让动物能更好的繁衍生息;而有《禁屠杀鸡犬诏》、《禁屠杀马牛驴诏》,不晓得老百姓能吃什么。
杨时诗话
为文要有温柔敦厚之气,对人主语言及章疏文字温柔敦厚尤不可无,如子瞻诗多于讥玩,殊无恻怛爱君之意;荆公在朝论事多不循理,惟是争气而已,何以事君?君子之所养要令暴慢哀僻之气不设于身体。(《龟山集》卷一○《语录》)
瘗旅文
散文。明王守仁著。见《王文成公全书》。正德四年(1509)秋天,作者受到贬斥,正在贵州龙场驿丞任上。一天,一位来自京城的吏目带着儿子、仆人赴任。路经龙场,当再次启程上路不久,吏目就死在路边。不久,他儿子、仆人又相继死在他身旁。吏目姓名、里贯,为何从京师到此穷乡僻壤来,又因何而死,这些作者都不清楚,但他仍亲自去掩埋了这三具抛弃荒野的尸体,并为他们写下这篇文字。感情真挚,是王守仁诗文中深具感染力的杰作。作者并借此表达了自己谪宦天涯,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郁闷心境。《古文观止》评此文说:“先生罪谪龙场,自分一死,而幸免于死。忽睹三人之死,伤心惨目,悲不自胜。作之者固为多情,读之者能无泪下!”
重修曹溪通志
佛教史志。清真朴重修。八卷。是一部有关曹溪宝林寺(今称南华寺)的志书。据书前序称,此志是在万历“旧志”的基础上重修而成。“旧志”由明德清主持编修,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间(1599—1600)。清康熙十年(1671),韶州太守马元命时任南华寺住持的真朴“校辑”而成新志,即是书。全书分山川形势、古迹、建制规模、道脉源流、传灯人物、佛法提纲及王臣外护等七个部分,收集了慧能至憨山德清等南宗主要禅僧在曹溪活动的大量资料,对研究禅宗发展史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该志有清康熙刊本,道光十六年(1836)予以重刊。
回向轮经
一卷,唐尸罗达磨译。经中说回向发愿之法及说大回向轮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