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女经

作者:佚名
素女经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此书言“房中”之术。中国自古即讲求房术,《汉书·艺文志》列此类著述入“方技略”;班固云:“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也。”又云:“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殒性命。”此说足以代表汉儒对房中术的认识与重视。所谓“素女”,据高诱称,是“黄帝时方术之女”;而《素女经》之见于载籍,最早当推晋葛洪《抱朴子》之《遐览篇》。此前,东汉张衡《同声歌》有“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此后,南朝陈徐陵《答周处士书》有“优游俯仰,极《素女》之经文;升降盈虚,尽轩皇之图艺”;而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道书”类著录《玄女经》一卷、《素女经》一卷,《隋书·经籍志》“医方”类有《素女秘道经》一卷,注云“并《玄女经》”。由以上推知,此经成书或在东汉,至隋唐之世仍有流传。两唐《志》则均不著录,是宋人已无由得见;此后亦遂绝迹中土,不料却藉日本之遣唐使携入东瀛。叶德辉云:“日本宽平中《见在书目》有《素女经》一卷……虽未见有刊本,而载在彼国永观二年丹波康赖所撰《医心方》廿八卷中。”遂由叶氏录出刊行,其事始末略见其附于卷首之《新刊素女经序》。本书从医疗和养生的角度研究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读书随感

读书随感

(德)赫塞(HermannHesse)著,李映荻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77年初版,1984年再版,为该社《新潮文库》第158种。赫塞,通译为“黑塞”,是德国著名文学家,也是一位博览群籍、善于读书的诗人。该书所冠的四幅照片中,即有三幅是表现其读书生活剪影的。本书在台北出版时副题名为“杰出的读书指南”,实系作者读书生活的传记和读书经验的总结。正文共10篇,即《如何阅读世界文学》、《书的魔力》、《我爱读的书》、《论杜思妥也夫斯基的〈白痴〉》、《我的童年时代》、《学生时代的回忆》和《我的自传》等。译者认为,黑塞不仅博览,而且“能把所读的书跟自己的生活和时代连结起来”,而由“阅读如此丰富广泛的人来介绍世界文学中应该读的书,应该是很切合人们需要的”(《译序》)。而《新潮文库》将此书列入出版计划时更认为:“他写书,他爱书,所以最能知道书的魅力”,“听听赫塞的读书观,可以防止滥读之害”,同时可结合自己的爱好,逐渐有系统地去“阅读欣赏各国名著的精髓”。该书还附有著者自选的《世界文学书目表》,这是黑塞依据自己的读书体会和心得推选出的包括东西方在内的世界文学作品书目,书名后有小注。可以见出其独特的文学批评眼光。

斜阳

斜阳

中篇小说。作者〔日本〕太宰治。发表于1947年。作品是二次大战后的畅销小说,曾在一部分读者中产生共鸣,并由此产生代表没落阶层的流行语“斜阳族”。作者在小说中写了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书信等,刻画了这个家庭的母亲、姐姐、弟弟以及与这个家庭关系密切的一位小说家的形象。母亲是“日本最后一名贵妇人”,在她身上寄托着作者对于旧日的怀念。她的死暗示着“高贵美的死亡”。弟弟自战场归来后,生活颓唐,难以与战后社会融合,最后追随其母而去。姐姐是个身染污浊要 “道德革命”的女性。而颓废放荡的小说家则是作者旧日的影子。作者在这四个人物身上,表现了自己的憧憬、绝望、矛盾的心理状态。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一曲旧贵族的挽歌,也是战后混乱社会的投影。

得配本草

得配本草

药学著作。十卷。清·严洁、施雯、洪炜全撰。刊于1761年。该书详论配伍,谓 “得一药而配数药,一药收数药之功; 配数药而治数病,数病仍一药之效”,故以 “得配”名书。全书载药647种,分部析类均同《本草纲目》。除记明各药性味、归经、功用和主治外,详述各种不同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应用,为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订出了药物的得、配、佐、和,并取前二字作为书名。现有清刻本。

唯识分量决

唯识分量决

唯识分量决一卷 日本 善珠 撰,卷首有唯识分量决感得记。原本醍醐寺及神光寺藏古抄本。唯识份量决者。秋篠先德善珠僧正所撰。释唯识论中。四分及比量义。实为斯学秘键也。然流布已绝故。学者咸谓逸亡不传焉。以为憾久。但松室私记间间引文。仅窥其一班耳。然予曾获半珠。而未能完璧。今也善缘。得见全宝。欢喜曷堪。聊记缘由以述感怀。

法界图记丛髓录

法界图记丛髓录

法界图记丛髓录,四卷,佚名,编号一八八七。

仁王经科疏悬谈

仁王经科疏悬谈

仁王经科疏悬谈,一卷,明真贵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