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美好的旅行
川端康成少男少女小说集,少男少女小说系列”是川端康成别具特色的作品,主要以大中学生为读者对象。作品展示了少男少女丰富的感情世界,无论是学友情、师生情、兄弟姐妹情、父母子女情等,都饱含着青春的纯爱。请打开一副副人情美、心灵美的画卷。请唱起一曲曲少男少女的青春之歌。
喧哗与骚动
美国现代重要的小说家福克纳(WilliamFaulkner,1897~1962)的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描写南部庄园主康普生家庭的没落。作品共分4个部分,由4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同述凯蒂的故事。一是“班吉的部分”,他33岁,却只有3岁的智力,作者通过白痴班吉的混乱思维,透露出他的不快和失去凯蒂的痛苦,反映出痴人眼中的周围世界;二是“昆丁的部分”,他是家中老大,对妹妹凯蒂的爱很不正常,凯蒂的放荡及婚姻对他打击很大,使个这敏感而忧郁、意志薄弱的贵族家庭的没落子弟终因承受不了精神上的压力而自杀;三是“杰生的部分”,这是个冷酷自私的实利主义者,他对凯蒂的私生女的残暴以及借此对妹妹的疯狂掠夺充分暴露了他已彻底抛弃了贵族家庭的传统价值标准,成了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的典型;四是“迪尔西的部分”,作者通过她的口补叙了别人没有交待清楚的情节。作者通过个家庭的年轻一代或为白痴,或为懦夫,或是偏执狂,或是走向堕落的故事,描写了美国南方庄园制度的解体,也透露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小说在艺术上刻意求新,特别是在运用“意识流”手法刻画人物心理方面所做的尝试,使“意识流”文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道体论
原题「通玄先生述」。此通玄先生疑即五代道士张荐明。亦有人认为此书为唐代道士张果或司马承祯所作。宋《崇文总目》及《通志‧艺文略》均着录此书,但不题撰人姓名,现有《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此书分为〈论老子道经〉、〈问道论〉、〈道体义〉三篇,皆自设问答,阐述「道体」之义。其思想观点及论证方法,与唐初道教重点哲学相能。作者具有无同异生化等不同角度,反复推论道德、道物、名实、空有、假实、无名与有名、虚寂与混成等哲学范畴之相对统关系。认为道是万物之本体,万物与道间中有异,二位一体,即一不二。书称:「物以道为体,道还以物为体」;「就物差而辨,道物常异;就体实而言,物即是道,道即是物。」道体非有非无,无始无终,妙绝形名而圆周万类;能包万物,能生万物,而包无所包,生无所生,非与万物相待者也。故道体与万物是一非,是一非二,能双非之,亦能双是之,而非之与是,皆不得道体。所谓无名亦不得体,有名亦不得体,有无亦不得体,无有无亦不得体。「不在四者,不离四者,乃可得耳」。但此所谓得者,亦竟无所得。「得无所得而不离四得矣。」此说显然吸收佛教中理派双是双非,离四句,绝自非而归无所得之辨证逻辑,书中最终以「兼忘二边,双泯有无」,为悟得道体之宗极玄旨。其说虽本于庄子之「坐忘」,亦有取于佛氏「双忘」之义,是为研究唐代道教哲学之重要资料。
钱神论
辞赋名篇。西晋鲁褒作。《晋书》、《艺文类聚》见载,各有删节,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拼合收录。晋惠帝以后,纲纪大坏,以贫素自立的鲁褒,“伤时之贪鄙,乃隐姓名,而著《钱神论》以刺之”。赋文假设主客对答,年轻富有的司空公子见年老贫穷的綦母先生欲以《诗》《书》求富贵,拍腿大笑,便以钱的无比神通教训綦母先生“何必读书然后富贵”。公子之议论构成本文的主体部分,大肆宣扬钱的作用:它能决定贫富穷达,“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它能主宰生死安危,“钱之所在”,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危可使安,死可使活;它能改变世俗人情,钱多处前为君长,钱少居后为臣仆;甚而“达穷开塞,振贫济乏,天不如钱”。赋文尽列金钱通神使鬼的万能作用,对当时社会拜金的腐败现实进行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作者以高度的概括力、深邃的洞察力以及生动幽默的笔触,产生了讽刺辛辣有力的艺术效果,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愤世疾俗之情。本文影响巨大而深远,不仅“疾世者共传其文”(《晋书·鲁褒传》),引起时人共鸣,而且后世传诵仿效不绝,南朝梁代萧综作有《钱愚论》、清戴名世作有《钱神问对》等。袁宏道《读〈钱神论〉》曰:“闲来偶读《钱神论》,始识人情今益古。古时孔方比阿兄,今日阿兄胜阿父。”即在1700年后的今天,仍不失讽刺价值。本文语言谐谑,风格滑稽,颇似《庄子》笔法,可谓千古奇文。
大般涅槃经选译
这里选录的几章,是从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中节选出来的,它属 于《大般涅槃经》的重要理论部分,即佛身常住不灭,涅槃,常乐我净,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和声闻、辟支佛均得成佛等有关大乘佛教思想 的部分。
菩提正道菩萨戒论
菩提正道菩萨戒论,一卷,宗喀巴造,汤芗铭译。明建文四年(1402年)成书于热振寺。系《瑜伽师地论》中菩萨戒品的注释。乃集诸家注释之大成,系统阐述佛教戒律,告诫僧众必须严持戒律以及如何遵行戒律。对当时整顿西藏佛教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