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疫解惑论

作者:刘复
时疫解惑论

霍乱著作。2卷。刘复 (民权) 撰于1920年。本书所说的时疫是指感受 “暑湿交蒸秽浊之疠气”,在胃则为霍乱,在肺则为痧胀。两者皆热毒为患,故其治疗绝无温散温补之例。主张邪在肺宣其气,邪在胃利其水,气宣则表证退,水利则吐泻平。治方以庚申解疫饮为主方,方中推重石膏。书中分别论述了吐利、转筋、心慌、疫脉、溲溺、肢厥、脱肉、妊娠与小儿染疫的病机与证治等。有千顷堂书局石印本。

刘复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汉文学史纲要

汉文学史纲要

古代文学史著。鲁迅著。系作者1926年在福建厦门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生前未正式出版。逝世后被编入《鲁迅全集》。作者在该校任教一学期即离去,故此稿仅成10篇,即《自文字至文章》、《书与诗》、《老庄》、《屈原及宋玉》、《李斯》、《汉宫之楚声》、《贾谊与晁错》、《藩国之文述》、《武帝时文术之盛》、《司马相如与司马迁》。书中贯穿着对封建思想的批判精神,对古代作家在历史上的贡献予以高度的评价。如第十篇《司马相如与司马迁》一文,在论及司马迁时,针对班彪所谓“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的观点,认为司马迁“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戳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简短几句话,阐述了司马迁的身世、思想与《史记》艺术成就的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书中类似的精彩之处颇多,堪称文学史研究著作的典范作品。

正一指教斋清旦行道仪

正一指教斋清旦行道仪

正一指教斋清旦行道仪。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系早期天师道斋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科仪,所祭神与《正一指教斋仪》同,仪中包括读词、四方朝等。

海船客

海船客

那是一个深秋天气的星期六下午。春江轮船已定在这晚上一点钟驶往香港。到了黄昏十点钟光景,船上热闹异常,男男女女的乘客都陆续地上船,舱面上挤满了乘客,船员,送客的人,和许多搬运行李的脚夫。这些送客的人们即使不是新婚夫妇或是相知的密友,可是都照例地临别依依,不到开船的时刻,谁也不肯早一刻分手。但是那无情的汽笛不时发出那吁吁刺耳又刺心的锐声,一再地警告这些送客者们:“船将开了,快分手罢。”同时它又似乎残酷地故意要扰乱这班送客者们喝喝的谈话。下层的货舱中和舱门口,脚夫们的声音更是喧闹。原来开船的时间将到,码头上还堆积着许多货物,时间既是很短促了,脚夫们便不得不拚命地搬运。

黑森林

黑森林

一家姓符,上辈原是先朝遗民,为劝吴三桂反抗清廷,父母家入已被擒杀。只他夫妻二人仗着一身武功由乱中脱身。本意逃往国外,辗转逃来当地。仗着祖传医道,自身武功又好,始而藏身山寨之中,为人治病,最后成了小康。官府日久松懈,姓名早改,年也老大,因喜当地风景物产,便买了十亩山田,改作耕农度日,治病也只限于镇上的人,不再深入蛮荒绝域。

述报法兵侵台纪事残辑

述报法兵侵台纪事残辑

本书据清光绪十至十一年间广州「述报」残帙选辑而成,不分卷。「述报」为一小型报纸(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未曾提及),光绪十年三月二十三日(一八八四年四月十八日)创刊,至翌年二月十八日(一八八五年四月三日)宣告「停派」三天,此后有无续刊,不得而知。时值中、法战争期中,当年台湾在此战役中,基隆曾遭受侵占、西岸海口被封锁,清廷先以刘铭传驻台办理军务,随后并由杨岳斌绕道东海岸登陆援剿;此报对于此役纪事,格外加意采录,极具史料价值。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藏有此报残帙六卷,完整者为十年九月、十二月与十一年正月、二月四卷,其余残存两卷中见有十年三月二十三、二十四两日,其后不明月日者若干页及四月十三至十五日三日;虽就残帙所辑并不完整,资料仍极丰富,堪称研究台湾史事一种有用文献。

往生礼赞偈

往生礼赞偈

全一卷。唐代善导着。全称劝一切众生愿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六时礼赞偈。又作六时礼赞偈、往生礼赞、礼赞。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以龙树、世亲之礼赞偈为基础而订六时礼赞法,印于日没、初夜、中夜、后夜、晨朝、日中等六时,行不同之礼赞。如于中夜,诵龙树之十二礼偈,行十六拜;于后夜,诵世亲之往生论偈,行二十一拜。此为念佛行人之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