癍论萃英

作者:王好古
癍论萃英

儿科著作。元王好古撰。一卷。好古有 《阴证略例》 已著录。本书为小儿斑疹之专著,撰于太宗九年 (1237)。分为疮疹标本、洁古老人斑论、海藏老人斑论、未显斑证所用药、已显斑证所用之药、疮疹轻重候六部分。对斑疹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均有详细论述。作者认为斑疹发病之因,可能是胎儿在母腹时,食秽成毒或胞中受寒,或胞内空虚所致,今天分析,似有欠妥之处。在治疗上提出“外者外治,内者内治,中外皆和,其斑自出”的原则及“斑疹首尾不可下” 的治法。所立升麻葛根汤、四圣散、化毒汤、犀角地黄汤等三十余首疗治斑疹之方,有临床实用价值。有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 步月楼刊《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单行本,光绪三十三年 (1907) 京师医局重印江阴朱氏校刊本。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洞渊北帝天蓬护命消灾神咒妙经

元始天尊述善恶因缘、六天宫门,劝人念六天门名、诵天蓬神咒,以获天蓬大将佑护。

太上保真养生论

太上保真养生论,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宋史•艺文志》着录此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洞神部方法类。此书论述养生延年之道。谓人乃天地至灵,所贵「莫重乎性命」,长生之道可学而得之。又称柔弱畏威则神强而长生。鼓怒骋志则气强而短寿。又述养生之要数十条。大抵以清心寡欲为主,其次则饮食起居皆须有所节制禁忌,常行吐纳导引,咽气补泻,服药治损等等。书中所述,大多抄袭《彭祖摄生养性论》、《抱朴子养生论》等书。

无所不谈

林语堂著。本书主要借浪漫文学来讲述人的人品、个性或者人的文笔、才华。《无所不谈》并不是讲浪漫文学,而只借此讲讲人品及文笔之潇洒。因为人品与文学同是一种道理。讲潇洒,就是讲骨气,讲性灵,讲才华。谨愿者以工,才高者以逸,在做人,在行文,在画画,同一道理。若苏东坡之冠代才华,自然独往独来,无窒无碍,以意役法,不以法役意。但是我所要讲的是,无论何人总可表示一点逸气。把真性灵吐露一点出来,不可昏昏冥冥战战兢兢板起面孔以终世,这样的人生就无味了,充满这种人的社会也成了无味的社会。但若只求多寿多福多子混过一世,也不要什么性灵。这也未始不可,至于艺术创作却以此一点性灵风骨为生命。

春消息

寂寞守空闺之女本多,他独愿“助人为乐”。无论寡妇、使女、小姐、仆妇,有求必应,不择贵贱,母与女齐御主与仆同欢。好一幅“阴阳交欢大乐图”。

钏影楼回忆录

近代文学回忆录。包天笑著。书分正续编。正编写于1949年。初载香港《大华》半月刊和《晶报》。1971年6月香港大华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平装1册。卷首有1971年3月30日柯荣欣《序》、1971年2月作者《自序》及本书《缘起》。续编写于1971年至1973年。1973年9月香港大华出版社出版,平装1册。卷首有1973年8月作者《自序》。卷末附作者《后记》。包氏为近代著名文化人,据其亲身经历所述清末民初文化、教育事业及知识分子状况,对研究近代社会史、文化史有一定参考价值。书中所披露作者与严复、张謇、章太炎、苏曼殊、李叔同、汪精卫、史量才等名流交往情况,为各书所未载。所记当时物价、工资等资料与工商业状况,均为近代经济史之珍贵资料。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出版,1973年又出版续篇。

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

全一卷。唐代法成译。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记载于阗国等之佛教历史。即于阗国第七世毗左耶讫多王时代,僧伽婆尔陀那罗汉以预言方式讲述于阗国佛教之兴废,乃至像法灭尽等事。本书仅为藏文原本之部分汉译,乃伯希和于敦煌所发现者,为研究古代西域之珍贵资料及研究西藏原本之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