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

作者:王重阳
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

道家内丹学著作。金·王喆撰。书以师徒问答的形式,对祖宗、性命、根蒂、龙虎、铅汞、金公黄婆、婴儿姹女、心猿意马、宾主觉照、龙蛇、三宝、太上、出家、修行、长生不死、道、清静、三命、九星、九窍五刚、四时四大、三才、抽添火候、太上七返等二十四个内丹重要术语、口诀作了简要论述。如谓“性者,是元神: 命者,是元气。”性为主、为根、为龙、为铅; 命为宾、为蒂,为虎、为汞。“真性不乱,万缘不挂,不去不来,此是长生不死也。”

猜你喜欢的书

新美国

新美国

《新美国:从门罗主义、泛美主义到西奥多•罗斯福新国家主义的蜕变》讲述了从亚伯拉罕•林肯到伍德罗•威尔逊期间美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历史变革,梳理了西进运动、南方重建、反托拉斯运动、格兰其运动、自由铸银币运动、反改革运动、黑幕揭发运动的始末。除关注美国老牌政党——共和党与民族党外,本书还讲述了平民主义及人民党的发迹、兴盛与衰落;通过描述巴拿马运河的修建、美英关系的平衡和美西战争的爆发等,揭示了美国从门罗主义、泛美主义到西奥多•罗斯福新国家主义的蜕变,展现了美国成长为世界强国的艰难与曲折。

论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

论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

约瑟夫·马西(1700—1784),英国政治经济学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时期的代表人物。本书主要是批判威廉·配第和约翰·洛克,尤其是洛克关于利息问题的观点,所以副标题为《对威廉·配第爵士和洛克先生关于这个问题的见解的考察》。本书的主要观点为:自然利息率不是由债务数量和货币数量决定的,也不是由货币数量同贸易之比所决定的,引起自然利息率变动的真正原因是利润率的变动。 本书阐述的经济理论,特别是关于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的理论,曾对休谟、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产生很大影响。马克思曾对本书给予高度评价。本书有助于读者深入研究英国古典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草枕

草枕

《草枕》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创作的中篇散文体小说。作品讲述一位青年画工为逃避现实世界,远离闹市隐居山村,追寻“非人情”美感而经历的一段旅程。 作者把《草枕》的主要舞台设在山中温泉即那古井温泉,并把它描绘成脱离尘俗的“非人情”的天地,如绕过好几道险峻的山道才能抵达的目的地,山道旁边散开着油菜花、蒲公英、山樱花,没有船无法到达的地方等等。这样的外部格局的设定,如同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世界,即夏目漱石的“非人情”天地。同时,作者还把“非人情”天地中所有登场人物都塑造成近似于“非人情”的人物形象。譬如,山崖茶馆的老太太、女主人公那美、观海寺的大辙法师、理发馆的师傅等等。作者如此处心积虑地设定与布置,其目的是把画家的“非人情”之旅描绘成“脱离世俗烦恼的超然心境”(《草枕》)的旅行。夏目漱石为了达到此目的,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引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诗境。 该小说虽然以叙事为主,但意蕴深刻,对于研究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特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科心法要诀

幼科心法要诀

儿科著作。六卷(即《医宗金鉴》卷五十~五十五)。本书以七言歌诀加注的形式介绍诊察儿科病证的要领及小儿初生后各种杂病的证治。论述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并附面部望诊图、虎口三关脉纹图等。

宝船

宝船

3幕5场儿童话剧。写于1961年初。初载同年3月《人民文学》。同年12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初版。收入198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老舍剧作全集》第3卷。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2卷。1961年9月,此剧由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在上海首次演出。这是一部根据江苏铜山民间故事改编的儿童剧。剧本描写少年王小二以自己的勤劳善良获得了有仙术的李八十的好感,得到李八十赠与的宝船,在发大水时救起了大蚂蚁、蜜蜂王、仙鹤等,也救了自称好人的张不三。张不三设计骗取了宝船献给皇上,做了宰相。王小二在李八十和小动物们的帮助下,来到宫中,夺回宝船,并把张不三变为狼,把皇上变为猪,胜利回家。作品歌颂了诚实、正义、乐于助人的好品质,抨击了贪婪懒惰、不劳而获。

空轩诗话

空轩诗话

近代诗话。吴宓著。附刊于1935年中华书局(上海)出版之《吴宓诗集》。卷首有1934年作者自叙。自叙说:“近年编辑读书,及与友人通函谈叙之所得,有关于诗者若干条,录存册中未尝刊布,兹汇为一编,以示同好。”所录诗话52则,约7万字。其内容则兼顾记事与评论。所记述与评论者均为清朝末年及民国年间人士,其中不乏吴宓的师友。如杨钟羲、吴芳吉、张尔田、黄节、王国维、梁启超、姚华、柳诒徵、胡先骕、黄遵宪、于右任、汪荣宝、曾广钧、曾宝荪、胡子靖、凫公、徐英、陈家庆、吕碧城、李思纯、王越君、卢前等。所记黄节临终前关于顾炎武的谈话及王国维自沉前的题扇诗,均可补文献记载之缺。偶尔也有独到之见。如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以黄遵宪、夏普佑和蒋智由为晚清“诗界三杰”。吴宓却说:“细按之,蒋君殊平庸,夏君为史学家,帷黄先生可当此名”。吴宓认为爱国救亡与民族之复兴,同传统文化之保存完全一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得“旧诗之不作,文言之堕废,尤其是汉文文字系统之全部毁灭”,是最令人感到悲伤痛苦的。主张“以新材料熔入旧格律”,方才是诗歌创作的正轨。而黄遵宪正是以新材料入旧格律的典范,故“可作吾侪继起者之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