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口义
作者:林希逸
十卷。宋林希逸撰。林希逸, 字肃翁, 号鬳斋, 又号竹溪, 福清 (今属福建)人。南宋端平二年(1235)进士,善诗书画。累定间官至司农少卿,终于中书舍人。撰有《道德真经口义》、《南华真经口义》、《冲虚至德真经鬳斋口义》,合称为《三经口义》。《庄子口义》,即《南华真经口义》。前人注解《庄子》者,有晋代郭象、宋代王雱、吕惠卿等。他们所注《庄子》,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林希逸作《口义》,于卷首序文中斥郭象之注没有分章析句,王雱、吕惠卿虽有分析但其说人旨不明,又使人有疑于庄子。认为读《庄子》有五难,其一是佛书惑人,其意与《庄子》相反;其二是因为佛家欲与庄子争崇而其言过当;其三是象佛书所谓上乘之说而其言过高;其四是笔端变化,不可以寻常文字蹊径求之;其五是语脉机锋多如禅家顿宗所谓剑刃上事而儒书中未尝有。认为必须精通《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书,见理素定、识文字血脉、知禅宗解数,具此眼目以后才能知《庄子》所言之意。称自己少年尝闻于乐轩,因乐轩而闻艾轩之说,文字血脉,颇知梗概。又说他已学涉猎佛书,然后才悟出纵横变化的玄机,关于《庄子》一书才有所得,这是前人未能尽究的。林希逸之学本于陈藻,而陈藻之学得于林光朝。所谓乐轩,为陈藻别号,艾轩是林光朝别号。书中所称先
章节列表
升序↑林希逸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玉箓三日九朝仪
玉箓三日九朝仪,原不题撰人。约成书于北宋末至明初。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本书内载敕建玉箓大斋三日行道之仪。卷上为第一日早午晚三朝仪,卷中为第二日早午晚三朝仪。卷下为第三日早午晚三朝仪(原注「缺晚朝仪」)。其三日九朝行仪节次大同小异,大旨皆为归礼三清、玉帝等圣真神灵,礼忏供养,祈请荐度亡灵上升天境,并祝帝祚延永,四海宴安。
灵宝净明院真师密诰
灵宝净明院真师密诰,撰人不详。盖为宋元净明道道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内称本篇为「天枢院录事罗照先」所奉真师密诰。其内容有三:一为真师批准净明院周演教真公等人九祖六亲之仙职;二为祖师降旨传付后学灭邪符咒;三为祖师降旨传付神仙辟谷服柏叶方。全篇似为道士扶乩所得神仙秘诰。
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
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当为宋元道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内叙伏魔辟邪,修身治病诸道法。上卷言以神印、符箓咒诀伏魔之道。内载六种神印、十种符箓咒诀,并介绍其用法。卷中叙驱邪治病之术,有布气法、咒水法、取劳虫法、移肿毒、治瘟病法、治鬼邪法、治心邪血邪草灵丹方、治颠邪行持及断鬼神秘法、识鬼邪法。人斗存身行持秘法、斩鬼法、遥治颠邪心法。附有多种符箓咒诀。下卷叙以投状之法辟除鬼邪,有勘灶经验状式、投状式、验状法。
母子君臣
历史小说,高阳著。晚清历史全景式画卷,系列史诗巨著《慈禧全传》之四:末世君王,怀着振兴专乾坤的鸿鹄之志,但,强悍的 女主,误国的弄臣,必希然扼杀这段改写历史的最全机会,宫廷之中,惟有权力,哪有亲情?高阳的小说,妙在文字天成,妙在细处刻画入木三分,对人物的的描绘,尤其令人一赞三叹。
鬼与人心
现代话剧本集。胡也频著。上海开明书局1928年4月初版。收话剧4篇:《鬼与人心》(2幕剧。初刊1927年7月7日至12日北平《晨报副刊》)、《瓦匠之家》(独幕剧。初刊1927年5月2日北平《晨报副刊》)、《洒了雨的蓓蕾》(2幕剧。1927年2月28日作)、《狂人》(3幕剧。初刊1927年7月22日至29日北平《晨报副刊》)。《鬼与人心》写北平某财政机关职员唐其涛病休在家,其妻孟素棠为了生活和给丈夫治病,瞒着丈夫到妓院卖淫。唐其涛病愈后逛妓院,同素棠相遇,当面训斥妻子“不要廉耻”、“自甘堕落”。素棠无比愤怒地控诉旧社会男人对女人的残酷无情,痛恨自己的牺牲太大了。《瓦匠之家》写瓦匠王吉顺不如意的家庭生活。《洒了雨的蓓蕾》写青年大学生江文辉同慧珠恋爱,遭到慧珠的父亲反对。慧珠父亲强令女儿约文辉在公园同他相见,相见后发现两家原是世交,而文辉的善于词令,又很快博得慧珠父母的欢心,一场气氛紧张的相见变为洋溢着欢乐的结局。《狂人》写女郎曼丽深深地爱着青年音乐家丹莱,但丹莱真诚地爱着她的妹妹梨娜。梨娜也深深地爱着丹莱,又很爱她的姐姐,为使姐姐摆脱痛苦,她宁愿牺牲自己,写信给丹莱拒绝他的爱情,结果反而导致了曼丽刺死丹莱又自杀身亡的悲剧。
南院国师语录
凡三卷。全称南院国师住山城州龙安山禅林禅寺语录。又作规庵录。日僧规庵祖圆(1261~1313)撰,侍者慧真、妙准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辑录禅林禅寺语录、南禅寺语录、太平兴国南禅寺语录、偈颂、敕谥南院国师规庵和尚行状、附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