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语译

作者:刘渡舟
伤寒论语译

《伤寒论》系汉张仲景所著,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经典著作,为历代学习研究中医学的必读之书。但该书年代久远,文字古朴,医理深奥,阅读困难,特编本书,名曰《伤寒论语译》。《伤寒论语译》以刘渡舟主编的穴伤寒论校注锣为底本进行语译而成。全书共十卷。卷第一为辨脉法、平脉法;卷第二为伤寒例、辨痉湿喝脉证、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第三至卷第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第七至卷第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每卷各专论均有『提要』,介绍全篇内容大略。每条原文中生僻古奥字词或中医名词术语,均有角码,于『注』中对字形音义做了解释。『语译』以直译诠释为主,间或参以意译全书译文深入浅出,晓畅通达,既反映了仲景原意,又便于读者读记习研。

猜你喜欢的书

艺术家的命运

艺术家的命运

在本书中,黑塞藉着善感画家约翰·费拉谷思的故事,道出了他自己婚姻生活的内幕。在文明极度发达的欧美现代家庭制度中,黑塞描写一位苦闷的艺术家如何专心致力于艺术天地的创造中,来挽救家庭崩溃的命运。孤独的抒情私人黑塞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悲剧画家内心的挣扎与苦闷。是诗人黑塞继《生命之歌》后又一部成名的杰作。

苦行记

苦行记

《苦行记》是马克·吐温的半自传性游记。《苦行记》于1871年春天动笔,1872年2月完成。该作品黑色幽默背后所隐含的是对社会欺骗实质的揭露,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美国社会的那种尔虞我诈以及互相倾轧等丑陋现象。马克·吐温以其独特的黑色幽默文体,揭示了幽默背后的虚假和荒诞。

金台医话

金台医话

清代俞廷举撰,医话,不分卷,成书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内容包括脉法、治法、各科医书。立论有据,每多新见。现存清乾隆四十九年叶楚樵抄本、嘉庆二年(1797)刻本等。

金陵秋

金陵秋

章回小说。近代林纾著,署“冷红生”。三十章。全用文言写成。叙王仲英于辛亥广州起义后,南下辅佐镇江标统林述卿,与胡秋光女士一见倾心。仲英到军队后,正值武昌起义,上海、江苏光复,镇江亦随之起义,林率部攻南京,仲英临阵负伤,被胡秋光办的红十字医院收治,两人遂结良缘。后南北议和,林下野,王、胡计议出洋留学。全书以王、胡恋爱故事为线索,对四川保路运动,武昌、上海、江苏、镇江、南京相继光复及清帝退位、南北议和等历史事件多有反映。朱羲胄《春觉斋著述记》谓此书“乃据同县林述庆都督镇江时日记铺叙而成,于辛亥革命之史关涉不鲜。……时称者咸谓其能以燃犀之笔,描写辛亥革命前后之社会;又于叙述民清两军战争之文,时时寓其激昂慷慨之情;及写才士美人,则风情转入于旖旎,故盛赞其情文并茂云”。有民国三年(1914)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

简称《法界无差别论疏》。佛典注疏。唐法藏撰。一卷。是古印度坚慧造、唐提云般若等译《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的注释书。设十门:教起所因、明藏所摄、显教分齐、教所被机、能诠教体、所诠宗趣、释论题目、造论缘起、传译由致、随文解释。在“显教分齐门”中,法藏认为:现今之圣教“通大小乘及诸权实,总有四宗”,此论与《起信论》、《宝性论》等同属第四宗,即“如来藏缘起宗”。在造论缘起门中,法藏认为:坚慧菩萨“造究竟一乘《宝性论》及《法界无差别论》等,皆于大乘捨权归实,显实究竟之说矣”。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绍兴重雕大藏音

绍兴重雕大藏音

绍兴重雕大藏音,三卷,前有柳豫序。宋精严寺释处观集,略如字汇,共一百七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