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

刘渡舟
  • 姓名:刘渡舟
  • 别名: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辽宁营口人
  • 出生日期:1917.9.10
  • 逝世日期:2001.2.3
  • 民族族群:

刘渡舟(1917.9.10~2001.2.3),原名刘荣先,辽宁营口人。中医专家、教育家。学术主张古今对接,推崇经方,不薄时方(今方)。自幼体弱多病,常请中医医生治病,深感中医神奇,遂嗜好钻研国术。父亲刘万春经商,略通医道,常为邻里治病,儿子自然受其熏染。16岁拜当地名医王志远为师,侍医之余,在其“德育堂”研习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又在其“志远药房”侍诊抄方。1937年拜名医谢泗泉为师。1938年在大连正式挂牌行医,父亲一片苦心,特为其更名“渡舟”,望子实现普度众生于“苦海”之宏愿。1947年在北京东城钱粮胡同南花园开业行医,同时在华北国医学院讲授《中药学》。1950年考入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系统学习西医知识。1956年在北京中医学院任教,主讲《伤寒论》。1985年成为全国第一批中医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约成员、中国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名誉会长,并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赴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包括《伤寒论校注》《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通俗讲话》等。学术上,提出“古今接轨”的新观点。认为“经方”(汉代以前经典医著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方剂为代表)为方之源,“时方”(汉代以后医家所制的方剂,以唐宋时代创制的方剂为主)为方之流,二者一脉相承,相互借鉴。

猜你喜欢的书

从德黑兰到罗马

从德黑兰到罗马

英国前首相全景式历史巨著, 解密二战鲜为人知的内幕,洞彻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 本书忠实地记录了二战后期,在结束意大利战事之后,各盟国之间审时度势、密切配合,精心拟定了向纳粹德国展开总攻的最终战略。从德黑兰到罗马,各盟国首脑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紧凑而富有成效的会晤,推动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也大致确定了战后世界版图的划分。与此同时,在南斯拉夫、希腊及缅甸等地,战争仍然在艰难地继续,然而,胜利的曙光已经初现天际。

外科传薪集

外科传薪集

外科著作。清马培之撰。一卷。培之有《纪恩录》已著录。是书载方二百一十余首。皆述其主治、药物组成、剂量、药物炮制和用法。所载方剂,除马氏自拟方外,兼采成方及民间秘方、验方。末附“许恒君传用法”。培之医学造诣颇深,内外俱精。所载方剂,疗效颇佳,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有一九三六年世界医书局印《珍本医书集成》本。

卫生易简方

卫生易简方

方书。十二卷(一作4卷)。明·胡撰。约刊于1410年。作者任礼部侍郎时出使四方,留心医学20余年中,广泛收集各地民间单方验方编成此书。书中分为诸风、诸寒、诸暑、诸湿等145类病证,共396方,主张方宜简易,多数方剂药仅一、二味且多为易得之品。此书广集明以前医方及民间单、验方汇编而成。对其中简便易行者,进行探讨,并在临证、验证基础上分类整理,力求达到“举书可以对症求方,疗疾更须随宜用药”之目的。

小言论

小言论

邹韬奋著,共3集。第一集由生活周刊社于1931年10月出版,共收小言论132篇;第二集由生活书店于1933年1月出版,收小言论139篇;第三集由生活书店于1933年2月出版,收小言论56篇。“小言论”是邹韬奋主编《生活》后开辟的一个栏目,每期一篇,刊于卷首,后合编成三个集子。韬奋非常重视小言论的写作,以为“虽仅仅数百字,却是我每周最费心血的一篇,每次要尽我的心力就一般读者所认为最该说几句话的事情,发表我的意见”。“小言论”的文风明白畅快、平易近人、谈笑风生、短小精悍,是短评写作的佳品。如《道听途说》、《政府广播革命种子》、《冯玉祥与缎鞋》、《民穷财尽中的阔人做寿》、《思想犯罪》、《择吉安置遗教》、《呻吟的哀音》等,都是脍炙人口之作。

巴山夜雨

巴山夜雨

该书写于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开始连载,1948年底载完,历时三年多。是张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笔触,在控诉日寇的战争暴行同时率先对民族心理进行探索解剖国人在抗战中表现出的“劣根性”。小说以主人公李南泉为轴心,向读者展现了一幅蜀东山村众生图。人物栩栩如生、传神阿堵.语言幽默犀利在小说的描写功力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台湾学者赵孝萱女士称该书是“张恨水的最重要代表作也是他一生作品最高巅峰”。

闽海赠言

闽海赠言

本书是研究明末闽浙台史、中外关系史、通商史、倭寇史等方面的必读史料。本书原分为六卷,始编于作者镇守晋江石湖时,直到镇守山东登莱时得以完成。多系当时闽中显宦、名士赠与的碑文、记文、序文、诗、赋等,卷末附有家言和作者自撰的《仗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