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定道德经注

作者:成克巩
御定道德经注

福临钦定。成克巩纂。上下两篇。有《四库全书》本行世。《道德经》乃春秋时老子即李耳(老聃)所著。为中国古代影响最为深远的哲学名著,被历代所重视。自汉代人河上公为该书注释开其端,紧随其后注释者代不乏人,据《四库全书》馆臣统计,至清初已达80余家300余卷。注释方式不一,或为之解,或为之疏,或为之音,或为之章句,或为之谱,或为之传。各有侧重,各具特色。而注释者之身分不等,其中包括名臣如羊祜、苏辙;名儒如王弼、王肃;逸士如严遵、孔登、陶弘景、戴逵、皇甫谧; 道家如葛洪、杜光庭等,多有阐发。而以帝王之尊如梁武帝、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等对此书也各有注解,见仁见智,或浅或深,众说纷纭,各有不同。福临留心典籍,对此书及各家注释详加探讨,深有体会。他认为道德二字含义精深:“道者,先天地而为万物宗,生生化化,莫得而名者也。惟至人凝道于身。故其德为玄德,而其言为圣言。”而老子是“道贯天人,德超品汇”之人。他所著此五千余言之书,是“明清净无为之旨”。该书“原非虚无寂灭之说,权谋术数之谈”。本是一部“以人能清静无为,则忠孝油然而生,礼乐合同而化”的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有益之书,但其“切于身心,明于伦物”的奥妙道理,却世所“鲜能知之也”。因而为之注释者甚众,或认为是修炼之书,或认为是权谋

成克巩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人面兽心

人面兽心

又名《衣冠禽兽》,1890年出版,《人面兽心》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丛书中故事性和可读性较强的一卷,类似侦破小说或公案作品。左拉撰写这部小说的目的是想来证明他的一种观点:「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冲动、情爱和金钱。由爱情发展到嫉妒。」左拉想用遗传学来解释书中凶杀现象的原因。这部小说反映了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人类在心理上所造成的失调影响。《人面兽心》出版之后,评论界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一首远古时代的史诗,也有人说这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人面兽心》故事曲折惊险,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当年就印刷了五万五千册。至一九七二年,总印数已达六十六万八千万册……

日暮

日暮

《日暮》作者是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西尔弗伯格。《日暮》原本是科幻小说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1941年发表的一个短篇小说,因其独特的构思而成为经典科幻小说的样板。该小说于1969年由同是大师级的美国作家罗伯特·西尔弗伯格演绎成长篇小说(即本书)。《日暮》是两位科幻大师合作的结晶。长篇版《日暮》异常完整地保留了短篇原作的框架。故事仍然发生在那颗拥有六颗太阳、名为卡尔盖什的行星上。那里的人们不知黑暗为何物,因为每隔2049年,他们才会迎来一次黑夜,见到亿万星辰的真颜。西尔弗伯格将小说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科学家发现导致黑夜的日食的过程;第二部分讲述黑夜降临,以及由此引发的科学与宗教的冲突;第三部分则描写了黑夜过后,世界的疯狂与混乱。

玄品录

玄品录

一名 《玄史》。道家人物传记汇编。五卷。元茅山道士张雨编。约成书于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年)。本书收编迄先秦至宋代一百三十余人,按时代先后,以道德文艺分作道德、道权、道化、道儒、道术、道隐、道默、道言、道质、道华等十品。每品包括数人,人各一传,略叙生平事迹。卷首有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年)张雨序文,谓有感于太史公论道家之言,乃发愤求之于古人,由老子而下若老子徒者,采其道德文艺而类次之,命题曰 《玄史》。正文卷一列六品,收周尹喜、尹轨、庚桑处、庄周、鬼谷子、张良、列御寇等二十二人。卷二列八品,收有道隐郑朴、道儒扬雄、道品三茅君、道化逢萌、道默矫慎、道言樊英、道术夏馥、道质郭文、嵇康等三十五人。卷三列九品,收晋葛洪、王羲之、许迈、谢安、陶渊明、顾欢、陆修静等二十七人。卷四八品,收有周子良、徐则、王远知、徐洪客、魏征、叶法善、孙思邈、司马子微、贺知章等二十四人。卷五九品,收李白、孟洗、张蕴、陈抟、刘洪康、张继先、留用光等二十九人。书中所载人物,不仅有神仙方士,且如司马谈、曹参、张良、王弼、向秀、谢安、王羲之、陶渊明、贺知章等,或取其清静无为,或因其隐居清修,或因其风流倜傥,不慕权贵,以及纵横捭阖,如范蠡、鬼谷子之类皆载于编。该书文笔流畅,取材丰富,可供研究道家与道教史者参考。该书收录于 《道藏》 (正统本、景正统本) 洞神部谱箓类。

名优之死

名优之死

现代戏剧家田汉早期的多幕话剧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929年。剧中的京剧名艺人刘振声老板,把“玩意儿(艺术)”看得比生命还贵重;他把演戏和做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其信条是“演正派戏,做正派人”。老旦刘凤仙从小卖给人家当小丫头,挨打受气,吃尽苦头。一次失手打碎了她太太的一个玉钏子,惊恐之际逃到外面。刘老板看他可怜,收留了她,替她出钱请师傅教她学戏,还亲自点拨她,为她耗尽了心血。刘凤仙演戏与做人是脱节的,她的名声倍增,她的好虚荣的意识也随之膨胀。当地流氓恶霸的代表、衣冠禽兽杨大爷,垂涎于她的美貌及苗条的身段,抓住其喜欢让人“捧”的弱点,一步一步地引诱她,腐蚀她。今天给她拍张剧照,明天邀她出去兜风,后天为她做旗袍;刘凤仙上台演出,杨大爷就指使一帮地痞在台下喝彩,授意记者在小报上不着边际地大肆吹捧。就这样,刘凤仙一步步走向堕落,非但不报答刘老板,而且抛弃了恩师。刘振声痛心刘凤仙的背离,千方百计挽救之。对势力强大的黑社会,刘振声无所畏惧,拍案而起,最后怀恨死在舞台上。先生的死促使刘凤仙有所悔悟。在这个剧中,田汉塑造了一个忠实于艺术的正面主人公形象,对他的不幸表示深切的同情。通过刘振声的悲剧命运,揭露了狐鬼横行的旧社会迫害艺人,摧残艺术的罪恶。该剧标志着田汉创作在现实主义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戴案纪略

戴案纪略

本书(一册六二面三七、二○○字)不分卷,蔡青筠撰。按同治初年所发生之戴潮春事变,前有林豪「东瀛纪事」(见第八种篇)及吴德功「戴案纪略」(见第四七种「戴施两案纪略」篇)记述其事。此书系作者征访耆旧,增补上述两书而成者;稿本成于民国十二年,今藏鹿港蔡氏本家,前未印行。书用编年体裁,与吴着略似。所可异者,卷首「前言」殆全取吴着「自序」之文,有「不知其何所指而云然」者;他如「添注」凌杂、人名互歧,缺失不一而足。今据传抄本(依稿本影写)排印,书首并刊一著者传略」

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

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与《大方广菩萨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