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药神书

作者:葛乾孙
十药神书

治肺痨 (肺结核)专著。葛可久编于元至正五年(1345)。最初附刊于清代周扬俊补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之后,后 《六醴斋医书》、《小耕石斋医书四种》均收有本书。清代陈修园对此书加以注解,林寿萱编歌,称《十药神书注解》,有刻本8种。此外尚有清代潘蔚增注刻本3种及《中国医学大成》汇集增订本。葛可久,名乾孙,姑苏 (今江苏苏州)人。家世业医,父葛应雷以医名世,可久继家学,治病多奇效,医名与朱丹溪相埒。据传可久与朱丹溪交谊甚厚,曾共同会诊病人。葛氏精针刺术,《异林》曾载其针狂犬病及瘫痪验案。凡病家求治,不问贵贱皆往医,且常资助贫病。医著有 《医学启蒙》、《经络十二论》,今均佚。据葛氏自序,《十药神书》乃葛氏将游历时遇一老人所授奇方,经试验确有奇效者编撰而成。因最早见附于周扬俊 《金匮玉函经二注》后,故有人疑为托名之著。本书内容仅载治肺痨方10首,以天干为序,列述了十灰散、花蕊石散、独参汤、保和汤、保真汤、太平丸、沉香消化丸、润肺膏、白凤膏、补髓丹之主治、药物组成、剂量、制服方法等。此10方之顺序,体现了葛氏治肺痨的经验,因而字数虽仅3000,仍为医者所重视。葛氏认为,肺痨血证,首重止血,因而以十灰散、花蕊石散列于前;次以补气,故独参汤列第三;再辅以止嗽宁肺、下气消痰之品,最后

葛乾孙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哈尔罗杰历险记

哈尔罗杰历险记

《哈尔罗杰历险记》以哈尔和罗杰两兄弟为贯穿整套丛书的主人公,每本书讲述一次探险活动,如追捕偷猎匪徒保护野生动物、考察大堡礁、猎捕某些珍奇动物等等。在这套丛书中,普赖斯塑造了哈尔、罗杰这两位勇敢机智的少年英雄形象。他希望青少年都能成为哈尔、罗杰那样的人:学识渊博,体魄健壮,正直、勇敢,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他在书中大声疾呼:要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不要把它们斩尽杀绝;他谴责人类中的某些分子的凶残、自私、狠毒,在他看来,这些人远远不如大森林中那些四条腿的野兽;他热情歌颂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整套丛书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家正直、乐观的精神,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三只瞎老鼠

三只瞎老鼠

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小说。讲述了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帕丁顿卡尔弗大街七十四号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凶手在死者身上留下了画着三只老鼠以及一小段《三只瞎老鼠》乐谱的信纸。在逃离现场时,凶手不小心从兜里掉出了一个笔记本,上面只记着两个地址:卡尔弗大街七十四号和蒙克斯维尔庄园。另一头,蒙克斯维尔庄园的新主人,戴维斯夫妇正为这处全新的家庭旅馆延揽顾客。当晚,四位奇怪的客人先后入住。恐怖的《三只瞎老鼠》曲调响起,凶手又要开始TA的捕鼠计划……

王阳明

王阳明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王阳明》孙毓修著。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和军事家。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一生仕途坎坷, 但治学不倦,成就卓著。先后提出了“知行合一” 、“致良知” ,创立“心学”体系,开创了“姚江学派” 。身为文臣,资兼武略,治军严明,娴于韬略,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先后平定了江西、两广等地的叛乱。 王阳明对文学、书法艺术造诣精深,颇具成就。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

陆氏南唐书[四库本]

陆氏南唐书[四库本]

十八卷,音释一卷,宋陆游撰。陆游(1125-1210)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号放翁。绍兴二十四(1154),应试礼部,因论恢复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陆游出任枢密院编修官并赐进士出身。乾道间入蜀为夔州通判,先后为王炎及范成大幕僚,居蜀八年东还,历提举福建、江西。嘉泰间,召入修孝、光两朝实录,书成后升宝谟阁待制,即致仕归家。陆游是南宋着名诗人,他的诗雄浑豪放而沈郁顿挫,多以表达力主恢复大宋江山的爱国热情为主。他的词熔纤丽与雄健于一炉,亦自成一家。着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撰修《南唐书》的在宋初有六家,大都十分简略。后来又有三家,胡恢、马令、陆游各成一家,现唯存马、陆两家。陆游的《南唐书》尤简核有法,元天历初年,金陵人戚光为之做“音释”一卷,程塾等校刊。书中陆游于烈祖、允宗、后主皆作《本纪》,且于烈祖论中引苏颂之言,以《史记·秦庄襄王、项羽本纪》为例。该书流行的版本为毛晋汲古阁本。另有《秘册汇函》本、《陆放翁全集》本、《述古丛抄》本、《南唐书合刻》本、《翠琅玕馆丛书》本、《芋园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部备要》本等。

懒真子

懒真子

五卷,北宋马永卿撰。书中多述其师刘安世语,以记载各种杂事,考证经史典籍之文为多。共一百七十三则。如据《汉书》所载王嘉封事,谓《尚书》“无教逸欲有邦”之教当作“敖”。谓陶潜《游斜川诗》“开岁倏五十”当作五日。与《殷晋安别诗》本十韵,传本误脱一韵,东坡亦误和九韵。谓杜甫诗“虬须”十八九字出《汉书·丙吉传》。谓韩愈《感二鸟赋》序,贞元十一年误作十五年。又考证《曹成王碑》衍文误字及笺释句读。谓《汉书·百官表》“少府之遵官”,据《唐百官志》当作导官。谓成玄英《庄子疏》不知其时已有县令,误读县为悬,解为高名令闻。谓古者席面之宾乃称客、列座之宾皆称旅,引《左传》为证。谓二十八宿中亢、氐、觜三星《韵略》皆误音。谓“河鼓”之河当作何。谓《唐中兴颂》“复复指期”,“复复”字本《汉书·匡衡传》等等,皆引据确凿,颇有说服力。谓《离骚》正则、灵均乃小名、小字,虽无可考,亦可备一家之说。书中也掺杂了一些佛理及道家之言,体现儒、佛、道三教合流之趋势。版本众多,主要有《儒学警语》本、《稗海》本、《四库全书》本、《子书百家》本、《百子全书》本、《养素轩丛录》本、《笔记小说大观》、《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观心论

观心论

全一卷。又作破相论。传系梁代菩提达摩撰,亦有唐代神秀撰之说。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内容说观心之法;以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简要。本书为禅门撮要卷上观心论(达磨大师观心论)、少室六门集破相论之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