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作者:范中林范中林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溪山卧游录
画论。清代盛大士。四卷。约1820年。一、二卷多论画法或抄录前人画论;三、四卷记载其同时代画家和友人的交游及题赠诸事。提出士夫画与画工画的区别。 指出画有“三到”:“理、气、趣”。认为“非是三者,不能人精妙神逸之品”。提出绘画的“七忌”。强调画家主观情思抒发和寄托, 如画“旅雁孤飞, 喻独客之飘零无定也。闲鸥戏水,喻隐者之徜徉肆志也。松树不见根,喻君子之在野也。杂树峥嵘,喻小人之昵比也。江岸积雨,而征帆不归,刺小人之追逐名利也”。反对画家“沈溺于利欲名场”,作画“初下笔时,胸中先有成算,某幅赠其达官,必不虚发;某幅赠某富翁,必得厚惠。是其卑鄙陋劣之见, 己不可向迩,无论其必不工也, 即工亦不过书画之蠢耳”。暂缺三四卷。
高上玉皇胎息经
高上玉皇胎息经,简称《胎息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另有唐幻真先生《胎息经注》注本,收入《云笈七签》卷六十。此经为七言韵文,全篇仅八十八字,论述胎息要旨。胎息为道家养生之术,渊源甚古,《抱朴子内篇》〈遐览〉已着录《胎息经》。在《抱朴子内篇》〈释滞〉中亦说:「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幻真先生在《胎息铭》中,也说「假名胎息,实曰内丹」。本篇所述胎息之法。以调息为主,使呼吸吐纳绵绵,不用口鼻,守神于内,若婴儿在母腹中,故曰胎息。《胎息经》以提纲挈领的方式提出了修炼胎息的基本原则,指出达到胎息状态的一般顺序:伏气─结胎─胎息,强调了达到胎息状态的关键,认为胎息的要领是固守虚无,神气相注。所谓「固守虚无,神气相注」就是要修炼者消除各种意识活动(包括潜意识活动),使高级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从而使修炼者进入纯净空无的精神境界,神和气在下丹田相注,使人的生命潜能得以合理发挥功效。
同姓之婚
叙述一对同姓夫妻的自由结合,经过坎坷不平、艰难悲苦的恋爱,冲破来自家庭、社会的种种封建习俗的压力,以及周围人们的根深蒂固的成见,并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小说揭示了来自不同阶层的人们的愚昧和麻木、卑劣和虚伪,对于农民的落后与愚昧、麻木与愚钝给予了着力的刻画与批判。这一对自由恋爱结婚的夫妻,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他们陷入了孤独无援的困难境地,哀愁像石块似地压在他们的心上。然而这种来自社会的压力,并没有把他们压垮,当人们惊讶于他们同姓结婚生出这么好的孩子时,这对夫妻是多么地欢喜和欣慰啊!生活的贫困,来自周围环境的压力,在这一对真心相爱的患难夫妻面前都得到了化解。只因为有了爱的支撑,才使他数年内能够制服在痛苦时不住缠绕着的自杀的念头。濒于崩溃边缘的精神与肉体,幸有爱的支撑,才能顽强地生活下去。现实的残酷与主人公的隐忍,透过自叙传故事的真实感人与情感的真切动人,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上海滩的春天
剧本。熊佛西写于1956年。本剧描写资本家王子明一家在上海解放前夕、解放初期、五反运动、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四个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揭示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新中国成立后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歌颂了党的政策的正确和威力。剧中的王子明,解放前夕因舍不得丢下自己一手创办的元丰纺织厂,把汤恩伯逃跑时送给他家的飞机票撕了。但资本家信奉的是钱、金条,认为只有“这才是真正的力量”,因此不可能很顺从地坐上社会主义的航船。解放后不久,他便犯下偷税、漏税、抽逃资金、棉花掺假等“五毒”行为。五反运动开始,他还同心腹赵国初订立攻守同盟、企图蒙混过关。他的弟弟王子澄在解放后抗拒改造,曾抽逃资金去香港、台湾,把华生橡胶厂的烂摊子扔给政府,由于碰了壁才重又回到上海。这一切描写都生动地刻画了未经改造的资本家形象。同时,剧作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有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可能性。剧中,党支部书记、女工田英的形象,刻画得相当成功。她正确执行党对资产阶级“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既严正揭露王子明的“五毒”行为,又通过他的妻子丁静芳、亲威丁慕之等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还利用赵国初的坦白交代宣传党的治病救人的方针。这样,在党的政策的巨大威力面前,在家庭内部的催促下,王子明终于接受了社会主义的改造。剧本反映的四个时期的斗争生活,都发生在春天,“春天”是新生命的季节,正是在这“上海滩的春天”中,资产阶级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开始成为社会的新人。这是最早的一部反映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剧作。
周礼集说
十卷。宋陈友仁因无名氏书本增修。陈友仁生卒不详,字君复,浙江湖州人。宋之遗民。《周礼集说》前有陈友仁序,称其友得书于霅(今浙江吴兴),编节条理与东莱吕祖谦《读诗记》、东斋《书传》相似,名氏则未闻,故携以归。训诂未详的,增贾氏、王氏之疏说,辨析未明的,附以前儒的理论。原本十二卷,其《地官》二卷已佚。《周礼集说》卷首《总纲领》一篇,《官制总论》一篇,《凡例》一篇分条阐说,极为赅洽。每“官”之前,又《总论》一篇,所引《注》、《疏》及诸儒之说,撷其精粹,对王安石《周官新义》采摘尤多。《考工记》后附宋俞庭椿《周礼复古编》,资料详全。陈友仁增修《周礼集说》诠释无穿凿附会,经文客观中肯,属上乘之佳作,对周礼研究有颇高之参考价值。版本有:元初刊本;元邱葵辑本;明李辑刊本;明成化年间张瑄刊本;浙江祥符田勤甫刊本。
佛学十四讲表
佛学十四讲表是李炳南老师特别为大专学生所编,把整个佛法做一个轮廓,简单的介绍。十四讲表共有十四个单元,具有完整的体系;前面七个单元是属于一般常识,后面七个单元是佛学。这个课程有很精密的体系,前后的顺序一脉相承,有层次、有条理;在思想上来说、在文章上来说,都是属于第一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