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髯客传

作者:杜光庭
虬髯客传

传奇小说。唐末五代杜光庭(850—933)撰。一卷。光庭字宾圣,号东瀛子,道士。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屡应举不第,入天台山修道。僖宗召为麟德殿文章应制,中和元年(881)随僖宗入蜀,遂留成都。后事前蜀王建父子,官谏议大夫,赐召广成先生、传真天师。道教著作今存二十多种。诗文俱佳,收入《全唐诗》、《全唐文》。写隋末权臣杨素侍妾红拂女私奔李靖,在赴太原途中结识侠士虬髯客。后虬髯客因见李世民为“真命天子”,遂以家财尽付李靖,自行奔往东南。作品宣扬唐王朝“应天而兴”的正统思想,旨在维护唐朝统治。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作文基本功

作文基本功

本书原名为《修辞概要》,作者为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全书分为“用词”“造句”“修辞”“篇章与风格”四章,例证丰富,引用鲁迅、老舍、赵树理等现代文学大家的经典著作为示范,又结合一般写作中的弊病对症下药,从理论到实践,详尽阐明了修辞学的若干问题。说理透彻,解析明了,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内在规律,提高语言运用的艺术水平。

喉科金钥

喉科金钥

喉科学著作。又名 《喉科金钥全书》。2卷。清袁人贤 (浏阳人) 编撰。刊于宣统三年 (1911)。是书上卷为喉科热证现象表、喉病寒证现象表等26篇;下卷为实火门、虚火门、热疫门、寒疫门。首先综述喉病诸证现象、脉象、病因、药性调度、针灸穴法及用药等;继从实火、虚火、热疫、寒疫四者入门,详述病证;治法则分内服药、外吹药两类。其方或承师传,或采时贤经验,亦有出自家藏秘本者。

安慧三十唯识释略抄

安慧三十唯识释略抄

《安慧三十唯识释略抄引言》,原载1926年12月《内学》第三辑,《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一收录。唯识三十颂释,梵名Trim!s/ika^-vijn~apti-bha^s!ya 。意译三十了别释。又称唯识三十颂释论。印度安慧造。解释世亲所著之唯识三十论颂。先叙造论之旨趣,次诠明各颂次第及字句意义。并援引阿毗达磨经、入无分别陀罗尼(梵Nirvikalpa - praves/a-dha^ran!i^ ) 及其他偈颂以广证其说。

天真毒峰善禅师要语

天真毒峰善禅师要语

参学门人悟深编集。上堂,普说,示五羊深禅人,示本空禅人,示徒悟玄,嘱大川关主,普说行脚。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梵名Upa^saka -s/i^=la-su^tra 。凡七卷,或五卷、六卷、十卷。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北凉昙无谶译(426)。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现唯存汉译本。系善生长者为大乘在家信者(优婆塞)说三归五戒等。乃由长阿含及中阿含中之善生?经(六方礼经),敷演成为一部大乘经典。本经分二十八品,说明菩萨之发心、立愿、修学、持戒、精进、禅定、智慧等。特别在受持品中,除说明在家菩萨应受五戒之外,更提出六重、二十八失意等,通于梵网经所说十重四十八轻戒之大乘独有之戒法。六重法即不杀生、不偷盗、不虚说、不邪?淫、不说四众过、不酤酒。二十八失意即包含有关不供养师长、饮酒、不看护病患等条文。经中除引用法华、大城、智印、鹿子等经外,并述及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六所说之生因了因说,更举出昙无德、弥沙塞、萨婆多等部派之名,故在经典成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以本经阐说大乘戒,因此特别受我国重视。

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

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

亦名《碧岩集》、《圆悟老人碧岩录》、《圆悟碧岩集》。禅宗临济宗偈颂、评唱资料汇编。十卷。宋克勤述,弟子普照等于宋建炎二年(1128年)春天编辑成书。克勤,俗姓骆,号佛果,赐名圆悟。生于宋嘉祐八年(1063年),卒于宋绍兴五年(1135年)。彭州人。宋代临济宗杨岐派禅师,嗣法于五祖法演禅师,长住成都昭觉寺。因克勤在夹山(湖南澧县东)灵泉院讲唱由门人记之而成,故以夹山别名“碧岩”名之。成书于宣和七年(1125)。收入《大正藏》第四十八册。为禅宗评唱体著作之滥觞。先有云门宗雪窦重显禅师从《传灯录》等书中选取一百则禅门公案,用偈颂形式加以品评,名《颂古百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