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又译《瞬息京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林语堂著。旅居美国期间用英文写成。美国纽约约翰·黛出版公司1939年出版。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1941年曾出版过郑陀、应元杰合译的中文本、越裔的节述本。还有张振玉1977年译本。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年据张本重印,收入该社的《拿来参考丛书》。林语堂(1895—1976),中国现代作家。原名和乐,又名玉堂,福建龙溪(漳州)人。早年留学美、英、德三国,获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等职。先后创办过《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提倡过“幽默文学”。主要著作还有《剪拂集》、《大荒集》、《吾土与吾民》、《风声鹤唳》、《苏东坡传》等。本书分上下两本,是由几篇小说联成的长篇小说。以中国近现代社会为背景,叙述了一些人物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和思想的演变。如作家所钟爱的人物“道家的女儿”姚中兰,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越来越背离了庄子哲学,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和群众抗日的洪流里,实现着做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愿望。书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反映了中国封建王朝、官僚政治、吃人礼教的腐朽没落,以及民主要求的高涨、民族意识的觉醒等。本书是作者的代表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章 后花园富翁埋珠宝 北京城百姓避兵灾
- 第二章 遇乱兵骨肉失散 贴告白沿路寻人
- 第三章 曾大人途中救命 姚小姐绝处逢生
- 第四章 沐恩光木兰入私塾 探亲戚曼娘交新朋
- 第五章 母溺爱长子成顽劣 父贤达淑女富才情
- 第六章 长舌妇恃恩行无状 贫家女倾慕富家郎
- 第七章 平亚染疾良医束手 曼娘探病曾府栖身
- 第八章 病榻前情深肠空断 绝望中徒祈幻成真
- 第九章 拜天地孤独不成偶 入洞房凄凉又辛酸
- 第十章 马祖婆呼风唤雨 牛大人作势装腔
- 第十一章 训绔绔姚思安教子 食粘粽曾平亚丧生
- 第十二章 北京城人间福地 富贵家神仙生活
- 第十三章 乐郊游喜姚孔相遇 谈教育倡男女求学
- 第十四章 为饯行曼娘设宴 苦离别银屏伤怀
- 第十五章 沐书香寒门出才俊 别美婢绔绔痛出洋
- 第十六章 遇风雨富商庇寒士 开蟹宴姚府庆中秋
- 第十七章 听命运木兰订婚 逃圈套银屏出走
- 第十八章 离香港体仁回北京 隐陋巷银屏迎故主
- 第十九章 公子哥儿话时尚 莫愁妹子展辩才
- 第二十章 终身有托莫愁订婚 亲子被夺银屏自缢
- 第二十一章 木兰出嫁妆奁堆珠宝 素云吃醋唇舌逞毒锋
- 第二十二章 施干才姚木兰管家主事 遭恶报牛财神治罪抄家
- 第二十三章 牛家失势捉襟见肘 曾府燕居适性娱情
- 第二十四章 体仁向善华妓从商 木兰生子暗香遇救
- 第二十五章 遭子丧富商购王府 慕兄势劣妇交娼优
- 第二十六章 迁新邸姚家开盛宴 试对联才女夺魁元
- 第二十七章 红玉阿非纯情挚爱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 第二十八章 娼妓做夫人煞有介事 劣妇追时尚得意忘形
- 第二十九章 赏奇士莫愁嫁立夫 怀骨肉陈妈寻爱子
- 第三十章 贪利追欢素云甘堕落 因情应势木兰议从商
- 第三十一章 老多病遗臣却聘归隐 少年游才俊临水登山
- 第三十二章 北京城新学旧派人文荟萃 静宜园淑媛硕彦头角峥嵘
- 第三十三章 论中西辜老发奇论 悟签文玉女溺荷池
- 第三十四章 利欲薰心王府探宝 职责已尽四海云游
- 第三十五章 堕落无耻素云遭休弃 钻营有术怀瑜又高升
- 第三十六章 挥笔为文孔立夫结怨 爱国游行青少年遭殃
- 第三十七章 姚木兰痛悼爱女 孔立夫横遭拘囚
- 第三十八章 审案件法官发迂论 入虎穴木兰救立夫
- 第三十九章 素云伴舞银屏得祭 姚老归来木兰南迁
- 第四十章 老实人偏拈花惹草 贤父女知釜底抽薪
- 第四十一章 疯狂掠夺日本走私 病榻缠绵木兰探父
- 第四十二章 制毒牟利牛素云被捕 伤时忧国姚思安遗言
- 第四十三章 报国洗前愆香消玉殒 除奸生差误李代桃僵
- 第四十四章 日寇屠杀曼娘自缢 京华论陷经亚南逃
- 第四十五章 追随政府携稚小木兰入蜀 全民抗战汇洪流国力西迁
猜你喜欢的书
死人的殿堂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侦探小说。著名犯罪小说家阿里亚德妮·奥利弗在为乔治爵士、斯塔布斯夫人主办的节庆活动策划“追寻谋杀游戏”的时候,产生了一种极其可怕的感觉。尽管可以称为直觉,但却令她挥之不去,百思不解。情急之下,她请来了自己的老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而且她的直觉不久便变成现实,“装扮”的受害者居然在游戏现场成了“真实”的受害者,一根绳索紧紧套着她的脖子……
真仙秘传火候法
真仙秘传火候法,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南宋道士之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全书分〈时中火候〉、〈行水〉、〈方便真人露火机〉三篇,论述内炼金丹之火候法度。其丹法假借易象爻辞,日月盈亏,阴阳升降,以为火候抽添之纪纲。宣称:「炼丹之要,当以真铅真汞为基,火候为本。」所谓火者,乃君、臣、民三火,聚而为火,散而为炁,名曰三昧真火。以每年十一月甲子日起火,炼至九个月换鼎。或于每日子时之后、午时之前行火。书中又详述端坐闭息、弯背凑颈、摇肩塞耳、拄舌咽津等功法,疑为男女合修之术。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陈寅恪撰,1943年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1956年三联书店再版,此后,上海古籍出版社又重印。陈寅恪(1890—1969),中国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西欧,后到美国、德国钻研梵文,归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学识渊博、精于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宗教学等,通晓多种文字,尤精于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的研究,原书于1943年三联书店出版,以后又多次重版。此书前有作者自序,内容分: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下篇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其中上、下篇内容多涉及丝路民族关系及迁徙、融合等问题,对丝路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四朝闻见录
宋叶绍翁著。五卷。全书分甲、乙、丙、丁、戊五集,凡二百零九条,每条各有标题。记叙了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的朝章国政、名物制度以及时人轶事,尤其是对韩侂胄由得幸到被诛的缘由经过,记述颇详,为他书所不及。书中还记载了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陆游、杨万里、张孝祥、吕祖谦、辛弃疾、陈亮、叶適、刘克庄等人的一些事迹。此书成于南宋理学盛行之时,叶绍翁师承叶適,又与真德秀善。然《四库全书总目》称其“非攀援门户者比”,“所论颇属持平”。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亦云“足知其是非之公”。今有《知不足斋丛书》、《浦城遗书》、《丛书集成初编》、《四库全书》等本以及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的点校本。
尚书要义
十七卷,《序说》一卷。宋魏了翁撰。了翁贬居靖州时,着《九经要义》,凡二百六十三卷,《尚书要义》乃其中之一。《尚书》文词古奥,唐人已称该书“佶屈聱牙”,此书伪孔传随文作注,不少古词古义赖之以明,唐孔颖达依孔传作正义,虽诠释传文不肯与伪孔稍立同异,然原原本本,考据灿然。惜《正义》过于浩翰,学者难以卒业。了翁摘取注疏中精要之语,标以目次,便于检阅,使学者尽得《尚书》注疏之精华而不为其芜杂所烦扰。该书原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着录。《总目》据浙江郑大节家藏本着录,作十七卷,称“原目二十卷,中第七卷、第八卷、第九卷并佚,无别本可以校补,今亦姑仍其阙焉。”而文渊阁库书《提要》、文溯阁库书《提要》均称此书缺六卷,所缺者为七、八、九、十二、十三、十四卷,《总目》但云缺三卷,与库书实有卷数不合。此书现有清震无咎斋抄本,存十五卷,所缺者与库书同,今藏北京图书馆,该馆另藏一种清抄本,《尚书要义》二十卷、《序说》一卷俱完好无缺,《故宫普通书目》着录江苏书局刊本,亦全。
三身梵赞
一卷,宋法贤译。纯梵语,无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