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阙史
作者:高彦休高彦休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老子翼[四库本]
明代评注老子的著作。三卷。明焦竑著。焦竑(1540—1620),字漪园。死后谥文端。江苏南京人,原籍山东日照县。二十三岁师耿定向,开始研习王学。二十五岁中乡试举人。二十七岁主教正书院。三十三岁与李贽交好。四十七岁问学于罗汝芳,以后逐渐偏离耿定向的正统说教。五十岁进士,官翰林院修撰,五十八岁被劾。《老子翼》是焦竑的精心用力之作,辑录韩非以下解《老子》者六十四家,附以自己的评注。仿李鼎祚《周易集解》,荟萃众家精语;其音义训诂则仿裴駰《史记集解》。全书是“博赡而有理致”(《四库全书提要》)。此书旨在根据三教本出一源的观点,力图调和孔、老二学。不赞成孔、老相互攻击,而认为二学可互补,指出《老子》乃“明道之书”,它“有以证无”,“则为无为,事无事,而为与事举不足以碍之”(《老子翼序》),《老子》并非弃绝人事,实际上是除心不除事,“所谓无为,不是郁闭,而是天门开阖而能为雌;所谓涤除玄览,不是晦昧,而是明白四达而能无知;主空虚,不毁万物为实,绝非独任虚无”(《老子翼》上篇)。一般认为,《老子翼》对于《老子》的清静自然之理的阐述和以往解老者有所不同。有清刻本和排印本。
三元参赞延寿书
养生学著作。五卷。宋末元初人李鹏飞撰集于1291年。作者自谓:宋咸淳四年(1268年)在杭州受官道人之教,始知人的年寿应有天元、地元、人元。三元共180岁。在此启发之下乃撰集此书。作者认为养生之要宜节欲,主张欲不可绝,欲不可早,欲不可纵,欲不可强。喜怒悲思忧恐皆应有所适度,不可过而伤之。起居顺应四时天地之气变化。饮食当五味调和,不可偏食。
陇蜀余闻
笔记。清王士祯(1634—1711)撰。一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成书年代不详,近万字。内容专载耳闻目睹陇蜀间之遗闻轶事。如《献贼乱蜀》、《宁羌州嶓冢山大禹庙》、《倣山楼》、《吴山》、《西番彝人》等条,或载陇蜀历史事件,或考其地理记载疏漏处,或记其人文之盛,或志怪异琐闻,保存了陇蜀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的重要资料。惠栋《精华录训纂》曰:“陇蜀旧游之地,具详《驿程记》中此又记其所未备者也。”故是书与《驿程记》并读,可了解陇蜀全貌。版本颇多,有《丛书集成初编》本,《王渔洋遗书》本,《昭代丛书》本,《说库》本等。
春秋属辞比事记
四卷。清毛奇龄撰。毛氏认为“属辞”是“史文之散漶者宜合属也”,“比事”是“史官所载之事畔乱参错而当为之比以类也”。既反对汉儒所谓“属合辞令,比次战伐”之说,亦不赞成后儒所谓“辞有褒讥,事有功罪,皆于书法乎例之,书人书爵书名书日并有义例”之说。此书仿宋沈梁《春秋比事》、元赵汸《春秋属辞》之体,分门隶类,条理明晰、考据精核。毛氏长于礼学,认为“鲁史记事全以周礼为表志,而策书则传谓之礼经。凡其事其文一唯乎礼,而从而比之属之”。故其书“以礼为志,而其事其文,以次比属,而其义即行乎礼与事与文之中,谓之四例,亦谓之二十二志,而总名之《春秋属辞比事》”。此书为毛奇龄门人所编,原为十卷,朱彝尊《经义考》载六卷,且云“未见”。原书二十二门,今本只有七门,且侵伐一门尚未及半,盖非完书。现存《西河合集》本、阮刻《经解》本、《龙威秘书》本。
释迦文尼佛金刚一乘修行仪轨法品
释迦文尼佛金刚一乘修行仪轨法品,一卷,失译,略云释迦文佛金刚一乘修行仪轨,尾题释迦文佛法。
大丈夫论
二卷。提婆罗菩萨造。北凉道谛译。有三十九品,广说悲心行施之相状及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