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目醒心编

作者:杜纲
娱目醒心编

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十六卷,每卷二、三回不等,共三十九回。题“玉山草亭老人编次”,“云间(一作葺城)自怡轩主人评”。作者杜纲,字草亭,乾隆年间江苏昆山人,老不得志,著书自娱,有《近是集》、 《北史演义》、 《南史演义》等作,本书写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评者许宝善,字敩虞,一字穆堂,号自怡轩主人,江苏青浦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本书今存乾隆五十七年原刊本、道光九年达道堂镌藏本、咸丰二年三星堂刊本,同治十二年大德堂等。内容多宣扬因果报应思想或提倡忠孝节义等说教。自怡轩主人序谓是书”考必典核,语必醇正。每卷演一故事。叙曹士元艰辛寻父骨、唐长姑聘妹嫁衰翁、蔡节庵仗义周急救难、崔氏舍身救全家、李副将满门抄斩、王慕郭得继女佳婿、曾志广施恩终得善报、张女蒙冤昭雪等。

杜纲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和美学家博克的作著,1756年出版。全书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论崇高与美所涉及的快感和痛感以及人类基本情欲》;第二部分为《论崇高》;第三部分为《论美》;第四部分为《论崇高与美的成因》;第五部分为《论文学的作用与诗的效果》。再版时(1757)又加进《论审美趣味》一文,为全书《导论》。孟纪青、汝信将其中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有关章节译成中文,载《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五辑,博克把经验主义哲学原理应用于美学研究,在方法论上,他采用培根所制定的经验归纳法,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经验的事实为出发点来解释审美现象。在美的本质问题上,他认为美是客观的,即“美大半是借助感官的干预而机械地对人的心灵发生作用的物体的某种品质。”他把这种品质概括为七点:小、光滑、渐次的变化、不露棱角,融为一体、娇柔纤细的结构、色彩洁净明快等。崇高的对象的感性因素,其体积一般说来是巨大的,其力量是无限的,其表面是凸凹不平的,其色彩是朦胧晦暗的,其线条是径直的。不过,他还认为对象感性因素的可怖性仅仅是崇高的一个本源,只有对象的可怖性与主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人身安全不受威胁的情况下,才能成为崇高的对象。在美的观念和崇高观念的起源问题上,他以人类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为基础来探讨美感的根源。他把人的基本情欲分为两类:“自我保全”和“社会交往”。前者是由痛苦和危险引起的,只能引起恐惧的感觉,即痛感。但人和实际危险或痛苦间隔一定的距离,痛感亦可转化为快感,即崇高感。后者是由“爱”引起的,是美感产生的基础。社会交往又分为两性交往和一般交往。动物并不以美感为标准去选择异性,人爱异性固然以异性为先决条件,但同时亦由于异性的“美”,这种“复合的情欲”叫做爱,美感是爱引起的积极的快感。

正一醮宅仪

正一醮宅仪

正一醮宅仪。撰人不详,似出於南北朝或隋唐。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科仪,祭五方宅神、五土将军,求居宅安宁去灾。

谭曲杂札

谭曲杂札

古典戏曲论著。明人凌濛初著。这部著作共15则。本文以元曲的“本色”为其论述明传奇优劣的标准,开宗明义就说:“曲始于胡元,大略贵当行不贵藻丽。其当行者曰本色。”因而他认为梁辰鱼始为工丽之滥觞,并对王世贞盛赞梁辰鱼之作,以及对汤显祖、沈璟、徐复祚、李日华、陆采等人的剧作都有批评之词,这些批评皆有其独到之处。他又论述了戏曲结构、戏曲结尾、戏曲声律等诸多问题,强调:“戏曲搭架,亦是要事,不妥则全传可憎矣”。他反对扭捏巧造,不合情理之作。他认为戏曲结尾“大都以词意俱若不尽者为上”,反对狗尾续貂。对于戏曲声律,他力主以《中原音韵》为准。其他方面诸如对戏曲宾白、戏曲的改编等问题也有议论。虽然这些议论都是杂记形式,缺乏系统,但其中多有闪光之处。因此这也是一部了解明人戏曲理论的重要参考书。《谭曲杂札》原只附刻于凌濛初的《南音三籁》卷首,有明末刻本和清康熙间刻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将其作为专著的一种,编入书中。

台湾日记与禀启

台湾日记与禀启

本书分三卷,胡传撰。作者字铁花,号钝夫;安徽绩溪人。清同治九年,以岁贡就职训导。后由保奏,以直隶州知州补用,分发江苏。光绪十七年,台抚邵友濂奏调,旨发台湾差委。次年二月抵台,历充全台营务处总巡、台南盐务总局提调;十九年五月,委代台东直隶州知州,旋兼统镇海后军。迄二十一年台变日亟,始行内渡;时已病,至七月初三日殁于厦门。在台三年又五月,留有「日记」及「台湾禀启存稿」。民国四十年,曾由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印行,合题「台湾纪录两种」。后经作者哲嗣适之先生将「日记」与「禀启」按照时日合编,定名为「台湾日记与禀启」;今本所刊,即由适之先生所手定。卷一,自光绪十八年正月至八月,记渡海并巡阅全台防营;卷二,自同年九月至十九年四月,记提调台南盐务;卷三,自十九年五月至二十一年五月,记赴台东州任至在任上预立遗嘱止。由上述纪录,可知台湾在割地之前若干措施与东部情况。卷后附有作者遗稿「记台湾台东州疆域道里地方情形并书后」等篇。

山晖禅师语录

山晖禅师语录

清完壁说,宗上编。十二卷。卷一,住平越府龙门护国禅院语录——上堂。卷二,住平越府兴庆万寿禅寺语录——上堂。卷三,住瓮安县圣恩禅院语录——上堂。卷四,住黄平州高兴长松禅院语录——上堂、住扬州府高邮州福海禅院语录——上堂。卷五,小参。卷六,晚参。卷七,机缘、入室机缘。卷八、法语。卷九、杂偈。卷十,杂偈。卷十一至十二,尺牒。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九册。

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

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

佛教颂赞文。宋仁岳撰。一卷。据书首序称,本文是作者专为释迦牟尼涅槃日所作。赞文共十四章,每章八句,可分为三部分:(1)“初入道场,普礼三拜”,奉请诸佛菩萨;(2)礼赞佛、法、僧三宝,即十四章赞辞;(3)“至心忏悔”、“归命三宝”。此文见载于明清诸版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