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升序↑- 序
- 第一回 演武场小英雄失仪 集贤镇老将军杀虎
- 第二回 西天王独霸清河县 东方亮称雄白水村
- 第三回 感怀旧事樽前放歌 缔结新交月下比剑
- 第四回 锦毛狮计取黄金车 绣花豹义结绿林客
- 第五回 唤风雨妖僧显神通 发雷霆老将斥鬼话
- 第六回 感旧德古寺供神灵 开香堂陈园收徒弟
- 第七回 翠姑娘房中媚客 黑老爷夜半追人
- 第八回 英雄末路身变肥豕 仙佛下场病倒秃驴
- 第九回 瘦书生月下读奇书 老头子庙中会好汉
- 第十回 上山头好友翻脸 盘海底醉汉挥拳
- 第十一回 刳心肝奸人遭横死 割首级侠客报深仇
- 第十二回 天花乱坠学究说谎 萍水相逢英雄聚义
- 第十三回 立帮规秀才造反 上军报统带冒功
- 第十四回 独角龙大败红羊军 四眼狗强抢黄花女
- 第十五回 丑态毕露金凤姐受辱 平地起雷玉麟楼逞...
- 第十六回 酒楼聚首畅话平生 湖海贩盐小试手段
- 第十七回 举头领公推盛春山 说鼻祖溯源少林寺
- 第十八回 威凛凛沥血祭神 闹烘烘散票捣鬼
- 第十九回 走湖海八大爷受惊 劫法场三麻子脱险
- 第二十回 投客店隔室听隐语 拜码头当面说来由
- 第二十一回 重友谊孙琪送银钱 依帮规李寅致封赠
- 第二十二回 磔尸身伸红帮纪律 惩淫恶逞绿林威风
- 第二十三回 同类相残巧施苦肉计 深仇不解兜拿断...
- 第二十四回 众叛亲离春保山失势 开山传檄李云龙...
- 第二十五回 丧龙头香堂哭英雄 执牛耳酒店会豪客
- 第二十六回 帮并帮山主起野心 毒攻毒提台施妙计
- 第二十七回 身首异处大圣受刑 血肉横飞统领被炸
- 第二十八回 娇啼宛转小王妃遭擒 倦眼朦胧老胡子...
- 第二十九回 蔡标制定带子招牌 孙琪排演茶碗阵势
- 第三十回 合青红两帮缔密约 分黑白全书下定评
猜你喜欢的书
蜀都杂抄
深有《南巡日录》,已著录。此乃深为四川左布政使时所录蜀中山川古迹。其论峨眉山当作蛾眉,又力辨禹生石纽为《元和志》之误,颇为有识。其他亦多随笔札记之文。
印说
印学论著。清陈鍊著。一卷。陈鍊,字在专,号西庵,又号鍊玉道人,福建日安人,后寓华亭(今上海松江)。精研印学,初得《朱修能印谱》,悉心师承,后与汪启淑交游,得睹秦、汉铜印数千钮,遂得心应手,遗貌取神,所作大变故态,篆法、刀法直追古人。著有《超然楼印谱》、《秋水园印谱》、《西庵诗抄》等。此文原刊《秋水园印谱》,成书于乾隆庚辰(1760),年方三十一,惜体弱善病,中年夭折,仅四十九岁。与所著《印言》均文简意远,半出前人,半出己意,颇可玩味研读。有《秋水园印谱》本、文瑞楼影印本(更名为《篆学丛书》),辑入《篆学琐著》、《历代印学论文选》。
黄帝阴符经注
一卷。南宋唐淳撰。唐淳,号金陵道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撰有《阴符经注》一书流传于世。《阴符经注》,全称 《黄帝阴符经注》。学者研究注释 《阴符经》,始于唐而盛于宋。唐宋注释 《阴符经》者多家,各家从不同角度解释经文。或以兵家、或以道家、或以丹术释之。唐淳赞成后者,以修丹术解《阴符经》。用经文三百字本,分三章注之。经文中有杜光庭加入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十六字。其注文先引李冲、施真人 (施肩吾)、杜光庭、吕真人(吕岩)、袁淑真等前人注语,然后再附以己见,阐释内丹修炼之术。书前有金哀宗正大己丑年 (1229)孟绰然序,谓注《阴符经》者,唯有唐公一人得圣人之旨。虽未免失于偏颇,但此书对于修身养生,不无参考价值。现存天一阁本,明 《道藏》本。
一字奇特佛顶经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现威德品第一,佛住三十三天,与四万比丘,八万四千菩萨,及天释梵魔八部众俱。说真言曰,南莫三漫多勃驮南,(引一)步林吽。(二合二)。印契品第二,曼荼罗仪轨品第三,先行品第四,成就频那夜迦品第五,说法品第六,金刚手菩萨之弟,名寂静慧,以偈赞佛。并问几法成就?佛以偈答。调伏一切障频那夜迦天王品第七,最胜成就品第八,菩萨藏品第九,后附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依忉利天宫所说经译。
陀罗尼集经
十二卷,唐阿地瞿多译。大神力陀罗尼经,释迦佛顶三昧陀罗尼品一卷。一切佛部一卷内有阿弥陀佛大思惟经(十纸欠应流通)大轮金刚陀罗尼,诵三七遍,即当入一切坛,不成盗法。金刚杵功能法相品。般若波罗密多部一卷。观世音部三卷半十一面观世音神咒。千转观世音菩萨心印咒。观世音毗俱知菩萨三昧法印咒品。马头观世音菩萨法印咒品。诸大菩萨法会印咒品半卷。金刚部三卷。诸天部二卷摩利支天经。功德天法。诸天等献佛助成三昧法印咒品。诸佛大陀罗尼都会道场印咒品一卷。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有五译,一唐杜行顗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二唐地婆诃罗译,佛顶最胜陀罗尼经,一卷。三唐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四地婆诃罗重译,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经,一卷。五唐义净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六宋施护译,尊胜大明王经,一卷。此六译中,不空三藏之弟子法崇,就第三译之佛陀波利本作疏二卷,流行于世。全一卷。全名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又称尊胜经。唐代佛陀波利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之缘起,乃善住天子于命终之后,将受七度畜生恶道之苦,帝释天愍其业因,遂诣佛所,乞求救济,佛乃为之宣说尊胜陀罗尼及持诵之功德等。所谓‘佛顶尊胜’,即为密教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五佛顶之一。五佛顶中,以释迦如来之佛顶所显现之轮王形佛顶尊为最殊胜,故密教以佛顶尊为本尊,而修持息灾、除病之法,称为尊胜法。佛顶尊胜陀罗尼即说佛顶尊胜之功德,由八十七句组成,古来有诸多灵验。禅宗亦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