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春梦之四:血肉长城
作者:严庆澍
长篇历史小说。唐人著。五十年代初开始在香港《新晚报》连载,修改后由香港致城出版社分卷出版。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陆续翻印发行。这是一部以蒋介石一生为题材的长篇多卷现代历史小说,共二百多万字,分为八集:《郑三发子》、《十年内战》、《八年抗战》、《血肉长城》、《和谈前后》、《台湾风云》、《三大战役》、《大江东去》。作品从蒋介石出生、发迹写起,一直到南京政府垮台,逃退台湾。作者说,它既不是小说,也不是历史;只是把蒋介石其人其事,象说书那样加以描绘而已。内容凭据史实和传闻,采用传统的章回小说形式,许多人物形象鲜明逼真,对蒋介石的刻画更是力透纸背,文笔通俗生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作者续写了《草山残梦》,共八卷,三百余万字,描写蒋介石到台湾后直至老死的全过程。第四集《血肉长城》以民众视角切入,描绘抗战中普通军民的浴血抗争,包括台儿庄大捷、长沙会战的惨烈,以及敌后游击战的艰苦卓绝,讴歌中华儿女用血肉筑成的“精神长城”,凸显民族危亡下的集体牺牲。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背城借一 唐生智苦守南京 隔岸观火 蒋介石痛斥美国
- 第二回 争侨汇 反觉醒 于心何忍 比杀人 赛淫乱 此仇难忘
- 第三回 奸淫掳掠食人肉 日寇疯狂暴行 见利忘义卖军火 美京秘密帮凶
- 第四回 誓做真汉子 冯玉祥表明心迹 误信假警报 韩复榘自投罗网
- 第五回 心向敌巢 汪精卫周身皆贱骨 魂归桑梓 王铭章满腔尽冤愤
- 第六回 长敌人志气 中国人拖住中国人 灭皇军威风 好男儿终是好男儿
- 第七回 鲁南奏捷 瞧国共合作好处多 徐州突围 叹军事盲动吃亏大
- 第八回 毁河堤 水深火热哀苍生 炸老蒋 心狠手辣有余憾
- 第九回 江水呜咽 援华英雄逝川东 战志昂扬 抗日旌旗到江南
- 第十回 苦心为敌 锦绣羊城陷贼手 奋起抗战 华南健儿挥义旗
- 第十一回 撤退武汉 投降条件难透气 小住长沙 战斗气氛感窒息
- 第十二回 唱滥调 安内攘外失重镇 歌洪波 前赴后继卫祖国
- 第十三回 长沙一把火 名城毁于蒋阴谋 星洲几通电 华侨痛斥汪求和
- 第十四回 日寇陷泥淖 盼侵华之战速决 老蒋求称王 命搭线之人先行
- 第十五回 机场遇戴笠 陈璧君有恃无恐 会场赞胡适 汪精卫推崇备至
- 第十六回 领袖飞西安 蒋介石大开方便门 党魁到云南 龙志舟诧见不速客
- 第十七回 昆明摊牌 副总裁原形毕露 重庆击桌 委员长大光其火
- 第十八回 河内响枪声 曾仲鸣先充替死鬼 前方有奇闻 张荫梧如此走曲线
- 第十九回 侨团回国 陈果夫疲于奔命 政府反动 陈嘉庚痛心疾首
- 第二十回 推三阻四 无非是破坏团结 乱七八糟 莫奈何难掩丑恶
- 第廿一回 排万难 侨胞誓必访延安 述百态 老幼异口斥重庆
- 第廿二回 罪不容诛 何行健降日打内战 臭不可闻 陶希圣投蒋作密使
- 第廿三回 皇军胆寒 华北华中齐祝捷 神人共愤 日蒋日汪是一家
- 第廿四回 暗算新四军 日兵伪兵皆帮凶 赞扬蒋介石 东京南京齐喝彩
- 第廿五回 千古奇冤 中共悲愤提警告 一本万利 美国旁观为赚钱
- 第廿六回 德军攻苏 蒋介石心向住之 日阀袭美 郭泰祺意外丢官
- 第廿七回 ”剿共第一位“ 大批蒋军降日 ”中国之命运“ 全仗汉奸掌握
- 第廿八回 又来一汉奸 又见重庆迎贵宾 三次大反共 三军继续投日伪
- 第廿九回 日谍抵渝 瞧鄂西之敌忽撤退 美将入川 为延安抗敌抱不平
- 第三十回 图收残局 庞炳勋降日走曲线 自抬身价 蒋介石飞印碰钉子
- 第卅一回 媚敌人 新旧军官如此调动 杀勇士 美蒋扩大这般合作
- 第卅二回 游地狱 牛头马面皆神圣 招冤鬼 饭碗纸币尽陷阱
- 第卅三回 为钱闹重庆 国民党各派系吵架 应邀赴开罗 大师傅老妈子出马
- 第卅四回 金字塔旁 此人集数十代表于一身 祁连山下 此妇盼美国财团去开发
- 第卅五回 台澎还中国 开罗宣言墨未干 蒋宋赴埃及 改革汉字犹在耳
- 第卅六回 援华道真相 白宫与华人为敌 缅战创奇闻 统帅使盟军溃败
- 第卅七回 红旗卫乡土 日军胆寒表敬慕 白区筑机场 蒋党争权为图利
- 第卅八回 赞延安 西方舆论斥昏君 骂云南 边唾走私伤夫人
- 第卅九回 小姐操大权 李宗仁脸上冒火 大将变小偷 汤恩伯脚底抹油
- 第四十回 山城风雨急 谈判是假打击是真 湘桂烽火起 抗战属虚投降属实
严庆澍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是意大利作家托马斯·阿奎纳创作的政治理论图书,由商务印书馆发行于1963年4月。 该作主要讲述了阿奎那关于国家和法律的主要观点。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7—1274)是西欧中世纪一个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他的著作不但卷帙浩繁,而且把一切知识都纳入了他的神学体系之中,一个现代读者读起来很不习惯。这本《阿奎那政治著作选》摘录出阿奎那关于国家和法律的主要观点,对于初读他的著作的人是很方便的。
石隐园藏稿
明代诗文别集。八卷。明毕自严(1569—1638)撰。毕自严,字景会,淄川 (今山东淄博)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授松江推官,累迁至太仆卿,后改右佥都御史,官至户部尚书、进太子太保,致仕,卒。著有 《石隐园藏稿》。是集凡八卷。前有高 (珩) 序。集中有诗一卷,文七卷。自严为官数十年,以政事为重,而诗文非所留意。其文多为实用文体,其诗则颇有台阁之气,典重而死板。今存有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刻本,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年)刻本,《四库全书》本。
梦蕉亭杂记
陈夔龙(署“庸庵居士”)著。作者六十八岁时将一生经历和耳闻目见史事记为随笔若干条,由其子昌豫录之。于光绪、宣统两朝朝章国故、治乱兴衰之表现及原由记述尤详。有为他书所未载之内幕材料,具较高史料价值,可供研究晚清政局参考。有1925年刻本。
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
文艺论文集。1954年11月工人出版社第1版。收录写作于1950年至1954年的《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包括《不怕,不慌》《多改多念》《怎样运用口语》《写透一件事》《突出主题,安排材料》《谈人物的刻画》等6篇)和《怎样写快板》。收入《老舍文集》第16卷。
钦定平定台湾纪略
七十卷,卷首五卷。清乾隆五十三年 (1788年) 奉高宗敕令撰修。乾隆五十一年末,台湾彰化等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林爽文起义,这也是天地会历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武装反清斗争,给了清朝统治阶级以极大的震动。本书的断限是:自乾隆五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闽浙总督常青奏报台湾发生林爽文起义始,至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初八日清廷查明“叛产”(即清廷镇压起义,查收起义者的财产),酌定章程止。本书依据大量的档案资料,对林爽文反清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对这次起义与天地会的关系,对清廷为镇压起义而采取的方针、政策、军事部署及善后措施等问题,都进行了较为真实、全面、具体的叙述,是研究林爽文起义和天地会历史的重要史书。该书共七十卷,卷首五卷。卷首五卷刊载了清高宗有关镇压这次起义的谕旨、批答奏章、御制诗等。该书后收入纪昀等纂修的 《四库全书》 中。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
钱唐胡子浸云。问。于华藏单子曰。何谓道。单子曰。性是也。胡子疑焉。曰。修可废欤。单子曰。在璞之玉。匪剖弗见。在矿之金。匪炼弗纯。在缠之性。匪修弗显。必曰。性也。而可以废修也。彼芸芸者。熟无性耶。于是以灵峰老人所注南岳大乘止观。授于胡子而告之曰。修道之要。尽于大乘止观一书。而大乘止观之要。尽于转无尘智之一言。何也。心也者。万法之体也。华严云。三界无别法。惟是一心作。首楞严云。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