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随笔

作者:章衣萍
枕上随笔

随笔集。章衣萍著。北新书局1929年初版。除作者的《序》、《跋》外,均为札记。《序》说:“仿《世说新语》体,记载许多师友的丰采议论。”作品记述了鲁迅、胡适、冰心、陶行知、郁达夫、陈独秀、钱玄同、汪静之、周作人、茅盾、孙伏园、王鲁彦、王品青、章铁民、罗家伦等学者、作家的言谈轶事。《跋》记有当时一些作家读此书的感想:“读了这书,觉得很有趣味。”(胡适语)“这样著作,在中国尚未有过。”(林语堂语)

章节列表

升序↑

章衣萍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西游补

西游补

长篇神魔小说。清董说著。十六回。说字若雨,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少补弟子员,应考落第,乃受业于复社主将张溥,并注名复社,于时弊多所抨击。明亡后绝意仕进,落发为僧,更名南潜,号月函。写唐僧师徒过火焰山之后,孙悟空为鲭鱼精所迷,欲借秦始皇“驱山铎”使用,在青青世界万镜楼中见到古今之事,并当了半日阎罗天子,后得虚空主人一呼,始离梦境,寻着师父,化斋而去。崇祯间刊本,题“静啸斋主人著”,实为董说所作。据刘半农考证,此书作在明亡以前,作者年仅二十一岁,时值崇祯十三年。本书除崇祯间刊本外,尚有空青室刊大字本、申报馆排印本、北新书局排印本等。一九五五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崇祯本影印出版,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用前亚东图书馆的纸型印行,校以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并附刘复所撰《若雨传》。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

元代杨朝英编。《太平乐府》卷首有巴西邓子晋所作序文,文末署“至正辛卯春”,故此书编成时间应在1351年初或稍前。邓子晋序文中言“澹斋杨君有选集《阳春白雪》,流行久矣。兹又新选《太平乐府》一编,分宫类调,皆当代朝野名笔,而不复出诸编之所载者。且以燕山卓氏北腔韵类冠之,期于朔南同调,声和气和,而为治世安乐之音,不徒羡乎秦青之喉吻也。” 全书共分9卷,前五卷为小令,后四卷为套数,按宫调曲牌收录散曲作品。收录作者除无名氏外共计85人,均为元代作家。总计收有作品1210篇,其中包括小令1069首、套数141套。全书卷首附刻有燕山卓从之所作《中州乐府音韵类编》。《太平乐府》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元代散曲总集,其体例沿袭《阳春白雪》,而收曲数量较《阳春白雪》多出近一倍,且仅有少量作品重复。作为最重要的元代散曲总集之一,《太平乐府》不仅对于元代散曲文献有着重要的保存作用,并且对于考订元代散曲作家活动年代及作品之创作年代均有重要参考意义,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此书选曲范围广,择曲精当,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元代中后期散曲的整体风貌,对于考察元人的散曲审美倾向、散曲文体观念等提供了重要资料,是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元代散曲总集之一。此书在后世流传较广,不仅有多种刊本、抄本,且明代一些散曲总集如《乐府群珠》等也将其作为重要的辑曲来源之一,对后人认知元代散曲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主要版本包括元至正刻本、元刻细字本、铁琴铜剑楼藏明刊本、明大字本、清何梦华钞本、1923年武进陶氏影印元刊本、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元刊本、《万有文库》本、《国学基本丛书》卢前校订本、文学古籍出版社1955年重印本、中华书局1958年版隋树森校订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刻本等。

林肯

林肯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林肯》钱智修著。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 (1861—1865)。生于肯塔基州。9岁丧母,但得到继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未受过正规教育,靠刻苦自学,涉猎甚广。早年当过工人、水手、店员、邮递员和土地测量员。1836年在伊利诺斯州开业当律师。1834年步人政界,相继出任州议员、国会众议员。1856年加入共和党,力主阻止奴隶制的扩大。1860年当选总统,南方因此叛乱。南北战争期间,颁布 《宅地法》 和 《解放黑奴宣言》,使联邦政府稳操胜券。1865年4月14日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观剧时遭刺客布斯枪击,头部饮弹,翌日晨逝世。消息传出,举世震惊。

楞严经合辙

楞严经合辙

楞严经合辙,十卷,明通润述并序,吴用先序。佛典注疏。明天启元年(1621)通润述。是唐般刺密帝译《楞严经》的注释书。作者自序称:经数年之精研录成《私记》一文,后偶得《楞严正脉》,其指瑕摘疵处与《私记》大半相合。然其注解,无论易难,皆详释之,不便于初学者,故“将平日《私记》而与诸佛性相若合一辙者,裒成一帙,以付剞劂”。此书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

清福慧说,洪希等编。八卷。收上堂、法语、书问。记、历代祖图真赞、杂偈、补遗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三册。

诸法集要经

诸法集要经

诸法集要经 十卷(宋释)日称等译,(大正藏0728部) ,《诸法集要经》中讲了三恶趣的很多经历,经中云:“由先造恶业,堕饿鬼趣中,为狱火烧炙,长受饥渴苦。”(“狱火”是地狱之火,地狱之火烧炙它,长期感受饥渴的痛苦。)从这部经典中看,饿鬼不但感受饿鬼界本有的痛苦,同时还要感受地狱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