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地狱
作者:李伯元
章回小说。近代李伯元著。四十三回。由十五个各自独立的故事组成,描写了晚清中国山西、江苏、安徽、湖南、浙江、山东、陕西、直隶等省的十二个州县衙门,通过典型案例集中揭露了封建官府是“阳世的地狱”。有胥吏衙役两面讹诈,设圈套陷人于狱,逼得当事双方倾家荡产;有以清官著称的县官,惯用酷刑,遇讼案,无论屈直,均加毒打。酷刑逼供之下,冤、假、错案不断产生。书中还叙写了敲诈勒索的稿案、书办,横行无忌的捕头、牢子,乃至诡计多端的讼棍、地保之流的种种罪恶勾当。是书从审理诉讼监狱方面实录晚清官场的黑暗腐败,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暴露衙狱黑暗的小说,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初载光绪二十九年(1903)五月至三十二年三月《绣像小说》杂志第一期至七十二期。每回有愿雨楼评语。作者写至第三十九回,患病去世,由吴沃尧续写第四十回至四十二回,欧阳钜元续写第四十三回,未完。近有1956年上海文化出版社校订整理本,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版,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校订重印。
章节列表
升序↑- 楔子
- 第一回 刁代书情让十倍润 赵稿案计赚两家钱
- 第二回 买牌票猾役斗词锋 押班房豪奴堕骗局
- 第三回 入地狱家丁尝苦境 泄春光书办破奸谋
- 第四回 分等级班房讲价钱 苦欧打犯人索规例
- 第五回 王佃户贪眠受恶打 苟门政见色起邪心
- 第六回 贞姬苦肉拒奸徒 媒婆甜言骗犯?
- 第七回 遭讼累姑媳含冤 嗾反噬员外被?
- 第八回 销旧案钱可通神 接新官才长折?
- 第九回 遇酷吏简缺变烦难 受严刑良民负冤?
- 第十回 血飞肉薄民不聊生 威逼刑驱官真有味
- 第十一回 施辣手毒比蝎蛇 造奇刑酷逾炮?
- 第十二回 盼佳期巧锡嘉名 轻民命迭施峻?
- 第十三回 见公差鸡犬受虚惊 送使费虎狼饱欲?
- 第十四回 讲行情四人落饭店 做圈套一夜押班?
- 第十五回 挑淑女劣役竟坍台 探亲兄贞姬重入?
- 第十六回 见孽冤推情施小惠 做圈套同气起阴?
- 第十七回 咬耳朵藉儆淫徒 借尸身诬成冤?
- 第十八回 受官刑悔为缠足妇 和重案全赖孔方?
- 第十九回 惩谎告空填一条命 出心裁新造两般?
- 第二十回 童子无辜因疑成狱 老翁何幸垂死庆?
- 第二十一回 开寿筵撒手太无情 赠钱母有心恶取?
- 第二十二回 施诡计轻离亳州境 发毒疽惨死姑苏?
- 第二十三回 偷眼镜浪子习下流 染臂肉捕头教秘?
- 第二十四回 吃面条上板凳触目堪伤 顶贼案扳窝家良心休?
- 第二十五回 逼孝敬徐老八吃苦 诬窝藏周子玉被发?
- 第二十六回 钱可通神供词全假 灾生无妄狡计难?
- 第二十七回 游园拖磨切口须知 发路安家非钱不?
- 第二十八回 读批词上控总成空 入教会平反应有?
- 第二十九回 争继嗣族弟放流言 许酬金讼师授秘?
- 第三十回 剪羽翼故友远嫌 攻腹心老妪生?
- 第三十一回 算辜负三条妙计 急打点一纸呈?
- 第三十二回 有理无钱贪官枉断 山穷水尽故伙输?
- 第三十三回 闹除夕烈焰冲天 入地狱奇寒彻?
- 第三十四回 少年赌钱深入圈套 无赖服毒大起波?
- 第三十五回 大令养痈幕友缄口 匪徒雪恨乡董毁?
- 第三十六回 排单五百里蓦地通风 私橐九千金居然了?
- 第三十七回 办招摇借端明宿案 惩顶撞判定坐长?
- 第三十八回 强盗为官审劫案 捕头受杖逼诬?
- 第三十九回 追赃款冤囚定罪 认窝家店主逃发?
- 第四十回 制出新刑乡绅助虐 飞来横祸捕役栽?
- 第四十一回 巧言动听误入彀中 毒手频施冤沉狱?
- 第四十二回 用心思黑狱尽惊魂 动手脚黄泉难瞑?
- 第四十三回 生僻壤鲲鹏缚翅 入圜扉虮虱钻?
猜你喜欢的书
坎特伯雷故事
英国作家乔叟的一部韵文体故事集,发表于1386年到1389年。总共包括24个故事,除《梅利比的故事》和《牧师的故事》用散文体写成外,其他主要采用叙事诗体形式。内容大多是取自各种民间传说故事,包括“骑士传奇”、“浪漫传奇”、“圣母奇迹传说”、“短篇俚俗故事”、“童话故事”、“鸟兽寓言”、“实际生活的讽刺故事”等等。采用传统的“框架故事”结构,写一群到坎特伯雷去朝拜圣徒托马斯·柏刻特遗骨的香客,在三天结伴同行的旅途中轮流讲的故事。这些香客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有骑士、商人、学者、律师、游乞僧、侍从、女修士、手艺匠、船工、农民、磨坊主、客店老板等等。他们讲故事诙谐、幽默,叙事性强,寓意深刻,很多故事能大胆揭露僧侣的虚伪,严肃地考虑妇女的命运,从积极肯定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和爱情,表现了中世纪新兴资产阶级生气勃勃的乐观情绪和生活理想。此作无疑是中世纪文化中积极方面的全面总结,其中戏剧性的叙述、现实主义的描写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为后来欧洲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兴起开拓了道路,发生了巨大影响。
中寒论辨证广注
清·汪琥撰。成书于1686年。全书5.1万字。书凡3卷。上卷,辨太阳、阳明病脉证并治;中卷,辨太阴、少阴、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卷,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其注释发挥有如下特点:①病有中寒,证分六经。《伤寒论》一书,病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异,然“因仲景当日不明阴阳虚实寒热,而总为之伤寒”,致使“酷好仲景而不知变通”者,用药寒热混淆,屡屡致败。殷思于此,汪氏“于仲景书中,摘其所谓真阴虚寒之证”,按六经分证立篇,逐条辨解,每方注明,以发明仲景奥旨。②伤寒直中,病为真寒。其谓仲景论伤寒,传经病热,谓之“伤寒”;直中为寒,则是“中寒”。“病伤寒者,十居其九;病中寒者,十居其一”。寒邪直中之原因,乃中寒之人,三焦火衰,元气大虚,又受外来风寒之邪所致,故曰“伤寒直中为寒证”,即上所述之所谓“真阴虚寒”,其治则与伤寒热病不同。③中寒分经脏,治法有温热。他在《辨中寒为真寒论》中说:“中寒之证,仲景立法,中经者皆主温散,间有中脏者,亦主热发。所以诸汤中,附子生用者极多,而炮者甚少”。但若“胃气大虚,无热可发者,法当温补;更有里寒虽极,肠胃中实者,又宜温中消导”,而不可滥用补药。是书不足之处在于将仲景所论之里虚寒证,均以“伤寒直中之寒证”为解,而置疾病传变规律于不顾。此书有清·平阳季东壁刻本及上海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据上海卫生出版社影印本重印发行。现国内中医研究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藏有清康熙间(1680~1686年)平阳季子东壁刻本(附于《伤寒论辨证广注》后)。
载酒园诗话
诗话。清人贺裳撰。三卷。裳字黄公,丹阳(今属江苏)人。康熙初诸生。生卒年未详。著有《红牙词》,并有《史折》等历史著作。此编约十五万字,为清人诗话中之巨制。今本分为“卷一”(附补遗)、《载酒园诗话又编》(评唐诗)和《载酒园诗话》(评宋诗)3部分。书前有署为“通家教下弟眭修季”的序文。卷1分“诗不论理”、“用事”、“考证”等小题讨论诗理、评论诗话;“又编”以后则以大量的篇幅评点唐、宋诗人。正编一卷,又编四卷,凡五卷。正编以论述诗歌的艺术表现方法和技巧为主,兼评宋、明两代的诗论著作。又编则纵评唐、宋诗人诗作。论诗主张理与辞相辅而行,反对严羽的诗有“别材别趣”说和谢榛《诗家直说》中论诗“专重音响”的倾向。
续日本纪
日本纪(しょくにほんぎ)是日本平安时代编撰的官方史书,记载自文武天皇元年(697年)至桓武天皇延历十年(791年)之间的历史大事,菅野真道于延历十六年(797年)完成,总计四十卷。是奈良时代的基本史料,正史“六国史”中的第二册。《续日本纪》以日本天皇为主轴,〈上表文〉提到:“彰善瘅恶,传万叶以作鉴”意思是跟中国的《资治通鉴》一样,为帝王提供鉴戒。
阎锡山回忆录
此系阎锡山所亲述其思想与经历的第一手史料,对了解乃至研究辛亥革命前后剧烈动荡的中国历史,必将有所裨益。
春秋比事
二十卷。旧题宋沈棐(生卒不详)撰。又据嘉庆四年庐陵谭月卿《序》,则称为莆阳刘朔撰,并说他亲见刘氏家本,不知其依据何在。此书原名《春秋总论》,陈亮更以今名。前以周天王、齐桓、晋文二伯及鲁、晋、齐、宋、郑诸国类次,后以搜狩、郊、盟会、朝聘、侵伐、战、救、遂、夷狄等事迹相近者类比而为之说。如“齐桓公”条下列“会十五”、“诸侯十四国从齐终始”、“小白抑强楚、卫诸侯”、“小白侵伐并吞执大夫”、“救国城国”、“三伐戎”诸条论述分说。再如“会”条下先释“会”义,再详列“经书公会一国者十有八”、“经书称会公者三”等十一条,收集经文、分类排次,最后为“总论”。宋代经学受啖赵影响,主弃传就经,于经中直寻大义,此书即是迎合这一时尚而编纂的。故陈亮《序》称此书“即经类事,以见其末,使圣人之志可以舍传而独考,此其为志亦大矣。”但此书之编纂的确有助于《春秋》一书之研究,如果摒弃其陈腐之议,至今仍是一部研究《春秋》有用的工具书。此书于元至正年间初刻于金华,此本今存。